【摘要】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關注高階思維不夠,高階思維是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的價值追求,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通過教學目標思維化、教學過程思維化和教學活動思維化,開展多種閱讀活動,在閱讀前自由對話、觀察預測,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閱讀中活學教材,鍛煉學生的分析和評價思維;閱讀后多角度對話,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此實現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高階思維;閱讀教學;初中英語
【作者簡介】宋永娟(1982.06-),女,漢族,黑龍江友誼人,文海實驗學校,中學一級,教育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一、引言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一線教師常常發現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時,信息查找類的題目得分率較高,而主旨大意題和判斷推理題學生容易理解偏頗,究其原因,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關注對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夠,這一現象違背了當前英語課程改革中關注學生思維發展的新動向。英語教學學術界已經達成共識: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助力學生健康成長。聶韶峰(2014)將語言學習中的思維要素分成三個層次:邏輯性思維、評價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安德森等修訂的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表中,高階思維包括分析能力、評價能力和創造能力(安德森等,2009)。以問題求解、決策、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為核心的思維方式被稱為高階思維(higher order thinking)(鐘志賢,2005)。李華(2013)提出,應重視學生英語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生高階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問題、閱讀、活動、任務型教學、認知與情感的融合途徑來實現。中學英語教學中,要強調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評價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筆者認為,在英語閱讀課上,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的設計,來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二、通過閱讀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意義
百度百科中提到:“所謂高階思維,是指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較高層次的認知能力。它在教學目標分類中表現為分析、綜合、評價和創造。”《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性質中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 “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初中生處于思維品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喜歡質疑,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具有一定的評判意識和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樂于表達。教師要追求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各種活動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根據初中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和閱讀主題的內容、思想和文本的邏輯開展一系列有層次的活動,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提升思維品質。因為閱讀素養的形成就是一個高階思維發展的過程。學生在預測、理解、判斷、組織、推理和綜合概括等活動中發展了分析能力;在核查、比較、評判、復述和論證等活動中發展了評價能力;在表達、改寫、協調、借鑒和創造等閱讀活動中發展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閱讀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意義在于:
1.為了將人口大國變為人才大國。當今世界的核心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我國是人口大國,必須成為人才大國,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 提升人口的綜合素質,走向人才強國之路。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需要更多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評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高素質人才,使我國有世界頂尖品牌,頂尖技術和頂尖人才,使更多中國智造的產品讓世界所熟知,種種現實需要更多具有高階思維的現代公民。
2.為了使學生關注what變為更多的關注how and why.當下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引導學生關注是什么,而非關注學習材料怎么樣和為什么,使得英語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疲于大量模仿、識記、背誦,英語學習叫苦連天,教學效果并非如意。教師過于注重語言技能訓練忽視了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導致學生后續英語學習動力不足,興趣不夠。
三、基于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閱讀課設計原則及應用
1.有的放矢,教學目標思維化。教學目標要涵蓋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不僅要注重語言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要注重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要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明晰作者寫作意圖,并把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比較、推理等思維方法作為具體的閱讀課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將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真正滲透到教學過程當中。
人教版八上Unit 4中的Reading Whos Got Talent?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
(1)掌握這一課時的相關詞、短語和重點句子的用法。
(2)理解并運用最高級來提出12月份學校才藝表演建設性的想法。
(3)在閱讀過程中培養概括文本中心內容。
2.層層遞進,教學過程思維化。教學過程要從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逐漸深入。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讓學生體驗思維爬坡的樂趣。從簡單的發現事實、理解字面含義到Read between the lines理解字里行間的意思,理解作者意圖,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評價能力,再過渡到Read beyond the lines聯系現實生活,學以致用地訓練學生表達與創造能力。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B中的閱讀課,話題是才藝表演(Talent show),閱讀文本以“talent”為主線,展開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達人秀”話題的閱讀活動。2a作為讀前活動引出達人這一話題,2b文本介紹了達人秀的流行、基本特點,以及它引起人們爭議的方面。本課采用任務型學習方式,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1)讀前——對話、預測,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研究表明:如果語篇內容涉及讀者熟悉的話題,他們就能更容易地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反之,他們就會在理解文本信息時有障礙。因此,在閱讀前,讓學生了解相應的話題的背景知識將助力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活動1:自由對話、自然導入教授生詞
T: 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Who do you like best?
S: I like…best./ My favorite singer is …..
T: who is the best actor / the funniest actor/ the best magician/ the most talented pianist?
T: Why do you think so?(開放式問題提高學生的判斷與分辨思維)
(Everybody has his own opinion. )
Thats up to you to decide.
T: How do you know these people?
S: We know them from the talent show.
T: Can I join the show?
S: Yes. All kinds of people can join the show.
T: Because of these, talent show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Do you like to watch it?
S: Yes. Its fun to watch.
T: Did you vote for them?
S: Yes/No
T: the teachers and the people who watch the show will decide the winner. The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eciding the winner.
What will the winner get?
S: The winner will get a good prize.
T: If you friend and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 about the winner, will you fight?
S: No
T: Thats right. Dont take them too seriously, its just for fun. Lets enjoy some talent shows around us.(欣賞學生身邊的師生的節目剪輯)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的自由對話,在自然而然的過程中習得語言,劃線部分都是生詞。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熟悉閱讀的主題,同時,實現了學生既有知識和閱讀文本的有效鏈接。
活動2:欣賞身邊才藝、創設真實學習情境
播放學生身邊的師生的節目剪輯之后,引導學生發現: We have so many talented singers and dancers, and we will have a school talent show in December. So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talent shows and come up with some ideas for our schools talent show in December.
[設計意圖] 學生看到自己的班主任跳舞,頗為開心,感到身邊有很多有才藝的人,針對學生12月份有才藝表演的事實,創造了一個真實的學習語言的情境,提出為12月份師生的才藝表演提出好的想法,學生會學得更加投入。
活動3:瀏覽插圖、預測文章內容。
[設計意圖]事先去掉文本標題,通過快速瀏覽文章插圖,培養學生的預測和推理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和文章內容達到碰撞和交流,激發閱讀的動機。
(2)讀中——活學教材,鍛煉學生的分析和評價思維。教師要像主持人,努力創設民主、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抱著開放的態度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身觀點,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對于作者的觀點,可以持贊同、反對或部分贊同部分反對的態度,補充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活動1:學生提問、教師梳理文章框架。改變以往教閱讀時,都是教師給出一系列問題,學生被動疲于回答的現象,在學習這篇閱讀的第一段時,我以身示范,提出How many show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at are they?教師及時板書答案American Idol, Americans Got Talent, and Chinas Got Talent.學生在學習第二段時,我請學生Try to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Paragraph Two with what, who, and how etc. 學生問題如下:Do these shows have anything in common? What is it? Who join these shows? Who play a role in deciding the winner? What do the winners get? 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本節課語法重點the best singers, the most talented dancers, the most exciting magicians, the funniest actors. Decision maker: People who watch the show.教師對Prize 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What prize? 引導學生答出money, fame, success, their dreams can come true, and they will get popular. 教師拿American Idol作為例子,前十名會獲得巨額獎金并和公司簽署明星合同,使學生理解Prize的含義。
[設計意圖]常態閱讀課中基本都是教師發問,學生回答,而事實上,學生自己提問,再自己找同學回答問題以激發同伴的思維,體現了評判性閱讀的質疑、分析、推斷、等多種策略,形成生生互動,活躍課堂。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細節,主動思考,找出相關信息,實現對文章更加透徹的理解,并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能力。
活動2:深入解讀語篇,發展學生的評價思維。教師要深入解讀文本,帶領學生分析其文本特征和結構框架,賞析好詞好句,把握其內在邏輯關系,深入挖掘其文化價值。
在第三段的細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Now that we know 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 who decide the winner, and what prize they will get. But what if people dont like the show,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people think? Lets read 2b again and answer:
What do people think of these shows?
They think the lives of the performers are not true.
B. They think these talent shows are fun to watch if we dont take them too seriously.
They think the shows are boring.
Both A and B.
當學生回答D時,再追問:Why do you think so? What is made up? 引導學生理解 be made up=be totally fake, not true.
接著,教師提問:What is the writers opinion? 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觀點,然后,再問:What do you think of talent shows?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教師給出自己的觀點:
Some talent shows are boring. Chinas Got Talent is cut because people dont believe many performers sad stories and they are really not talented. So its more important to be honest and true. It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be honest than to win.
[設計意圖] 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逐一閱讀文本,理解文章細節。任務鏈層層遞進,從內容到情感,使學生感受作者的意圖。
3.創設語境,教學活動思維化。教學活動要由淺入深,有針對性,體現思維發展的層次。教師要從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角度設計活動,保證活動的合理有效,重視創設主題語境,深層挖掘語篇意義,引導學生交流表達個人觀點,注重語篇的邏輯關系,分析文章內涵,比較文化差異,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讀后環節,可以多角度對話,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邏輯性思維是分析與理解所必需的思維活動,批判性思維是在語言意義的評判中發揮重要作用,創造性思維是語言分析、理解和運用中創新思維的產品。‘為思而教,關注思考的內容,關注思考的過程”(張惠娥,2015:49)。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活動1:復述文章,概括文章主旨。積極開展對話交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開展對話交流,利用板書呈現文章框架。板書如下:
[設計意圖] 提高教師的引導,自上而下梳理篇章內容和結構,篇章結構清晰展開,學生利用板書這個思維導圖復述文章內容,可以看出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本意義,也為學生提供了操練語言表達的機會。通過復述,學生把關注點放在意義的正確表達上,并能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讓語言學習和閱讀更有意義。通過教學生如何總結全文的主旨和各段大意,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將這些意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將所讀和現實進行對比分析,達到融會貫通。
活動2:設置標題,激發評判性思維。T: You see,the title of this text is missing. Can you tell me what would be your best title?
Ss: Talent Shows/...
T: I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in the form of “N+V+N”.
Ss: Who Is the Most Talented Performer?
T: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and the name of the talent shows,like Americas Got Talent and Chinas Got Talent. So..
Ss: Whos Got Talent.
T:What does the writer mean by saying “Whos Got Talent?”
Ss: ...
[設計意圖]設置標題的活動,先讓學生自由表達,允許學生的發散與評判等高階思維的翅膀任意翱翔,接著慢慢將風箏的線收攏。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設計問題凸顯思維支撐點,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教師的用意是要通過問題What does the writer mean by saying “Whos Got Talent?”引導學生質疑標題,做一個有思想的閱讀者。
活動3:利用開展討論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Now its time to share your ideas about our own school talent show in December.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he winner group will get a special priz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structure can help you:
[設計意圖] 結合12月份的學校才藝表演,不僅給語言提供了真實的運用環境,引導學生提出好的建議和想法,實現不同觀點的碰撞,有一定的開放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將文章中的目標語言靈活有效地輸出運用,達到了閱讀教學促進語言思維的目的,升華了情感主題。活動層層遞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評判性思維能力,真正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了思維品質的培養。
Assignment:
Level 1: Make sentences using the following phrases:
more and more…, play a role in, have … in common, be talented in, give sb. a way to do
Level 2: Write a plan for our schools talent show.
布置作業,延續課堂內容,使學生學后有所思所得,有所產出,培養學生利用課堂所學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創造和生成自己的思維產品。
四、結束語
英語課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閱讀是培養學生預測、分析、推理、歸納和質疑等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深化理解,不能僅停留在尋找表層意義上,而應著力培養學生對語言深層次意義的理解,打破原有的閱讀教學模式,有效進行多元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評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安德森等(著),蔣小平等(譯).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李華.中學英語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導刊,2013 (3):79-82.
[4]張惠娥.高中英語文學閱讀“為思而教”的導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3:49-54.
[5]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理論構建與實踐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