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培養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因素,這些因素遍布教材中的方方面面,從字詞到文章,從現代文到文言文以及詩歌,無不體現著作者的情感,無不對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促進作用。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需要與認知發展特點,從其興趣愛好出發,調動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磨煉其意志,煥發其情感,促進其心理健康的發展,使其具備豐富的情感、愉悅的情緒、敏銳的思維、豐富的想象等,為其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如何將心理學知識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中,實現心理健康的長遠發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創設正面心理環境
在小學生的成長中,學校教育占據重要地位。在小學校教育中,課堂教育占主體,課堂中的氛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需要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對于小學生優秀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在積極課堂氛圍的營造中,需要教師做出努力,例如更新教育觀念、正視新型師生關系等。教師應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是代替學生。教師應當努力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尊重,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給予孩子正面的引導,實現心育目標。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育理念強調“師道尊嚴”,更多地側重于教師的權威,而將學生放
在從屬的地位,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壓抑了學生的發展,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造成學生的依賴。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和諧的、平等的,一方面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尊重敬仰教師。這種師生關系有利于積極向上、活潑愉悅課堂氛圍的形成,有利于小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因此要注重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以民主的方式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以寬容的姿態對待學生的無意過錯,以微笑來緩解學生內在的心理壓力。同時,教師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為人師表,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教師威望,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給予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做出積極的行為。
(二)設定適當的學習期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作為教師,最希望看到的是學生
的成績優異,甚至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這些是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期望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為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因此應建立較高的學習期望。然而,事與愿違,過高的期望只會讓學生感覺遙不可及,甚至直接放棄。適當的學習期望應充分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
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成績,而忽視實際情況。只有當教師設定恰當合理的學習期望時,小學生才能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學習行為,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中實現既定目標。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多一份肯定與贊揚,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與求知欲。這就需要盡量減少一些命令性的語言表達方式,多一些討論的口氣說話,采用巧妙的語言表達,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自由空間,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
二、挖掘教材的心理內容,構建良好教學結構
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實際上,學習是學生最主要的工作,很多心理問題源于學習過程,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解決,而作為教師,應注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從教材本身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學內容,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教育。實際上,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與心理教育相吻合的素材,應在適當的情境下進行充分利用。例如:通過選擇典型課文,開發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想象能力;通過對故事情節的感悟,對所營造出的教學情境的深入體會,發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通過課文對人物語言、動作、品格的描寫,受到人文內涵的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通過鉆研課文,挖掘課文背后能夠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內容,實現心理教育效果的優化。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思維能力的開發,采取多種靈活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從情境設置到合作探究,設計有利于探索的教學結構,引導學生走出思維的怪圈,實現創造。有效的課堂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經過長期的教學,每個教師都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風格,但是應努力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建立開放性的課堂,讓學生自由發揮,給予學生思考空間的同時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不斷樹立自信心,使學生逐步獲得進步與發展??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中的每個環節,更好實現全面發展。
三、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實現學生互動體驗
當前的教育改革提倡學生發自內心的情感體驗,真正有效的課堂不應該是作秀,因此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特征,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主要的教學環節有以下幾個:第一,認真品讀,用心感悟。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正面積極的人物故事,從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其內在的精神品質,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細細品味,自然而然地產生向優秀榜樣學習的心態。第二,創設情境,角色扮演。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體現人物品質的童話故事或真實事件,引導學生通過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深刻體會這些品質的重要性,如《晏子使楚》《狐假虎威》等。第三,換位思考,不斷實踐??傊谡n堂教學中,通過設計一定的活動使得學生獲得真正的情感體驗。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這一評價不是籠統的好或壞,而應考慮建立多層次的評價體系,多一些鼓勵與支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求知欲,在寬松的環境中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實現發展。
積極的課堂氛圍、巧妙的課程設計、正確的學生評價等可以給學生創造樂于學習的氛圍,能夠幫助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并時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發展狀態,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昆山市周市鎮華城美地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