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鈺
摘要:文化底蘊以及個人的修養都離不開語文學習的積累,所以語文不僅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更是所有學科的基礎。社會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被運用在各行各業中,如今也被運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輔助老師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氛圍;興趣;積極性
一、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改中提出了新的教學思路,不僅要重視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是教學的主體,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對學生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但是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完全是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僅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不高,語文學習成績也不會達到老師的預期標準。所以初中語文老師就要與時代接軌,在語文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把語文的文字形象、生動地表達給學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語文知識,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我給學生介紹了作者魯迅的簡介和背景,讓學生初步感受一下作者的生活年代,這樣對課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幫助。然后我讓學生先進行閱讀,把作者生活的地方以及學習的地方有什么特點找出來,并且要留意作者的描寫方式,以及自己認為印象深刻的段落。等學生閱讀結束之后,我就讓學生抬頭看大屏幕,把提前準備好的網絡資源運用信息技術展示給學生。視頻中的魯迅故居以及三味書屋,都非常清晰、直觀地映入學生的眼簾,視頻中有課文中的鏡頭時,我就暫停下來,讓學生找到文中對應的文字,去深入理解文字中的描寫。這樣的語文課堂比較有趣味,學生也對課文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感受作者的寫作情感,掌握課文中的重點。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語文這樣的學科,有了興趣才能夠深入、自主地去學習,才能真正掌握語文這門學科。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專家們的深入研究,古今中外的名家著作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華,所以每一篇課文都很有深入學習的價值。但是語文的文字仍然屬于抽象的內容,一些語文學習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可能理解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也沒有那么深入,對于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捕捉不到。所以語文老師就要運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材緊密結合起來,把語文知識形象表達給學生,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植樹的牧羊人》這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就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阿爾卑斯山地的視頻,學生對于阿爾卑斯山的美景無不贊嘆。然后我問學生:“如果這么美麗的地方,沒有綠色的植物會是什么樣子,你們覺得還會美嗎?”學生被我問住了,于是我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中阿爾卑斯山是突兀的,稍有綠植,景色也大不如剛才那段視頻優美。學生看到了因為綠植多少,而改變的阿爾卑斯山,不禁為之感慨。然后我讓學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牧羊人種樹的艱辛和偉大,也找一下周圍的環境隨著作者三次見牧羊人發生的變化。很快學生就讀完了全文,并找出了環境三次的變化,第一次的環境描寫“無邊無際的荒野,光禿禿的山,毫無遮攔的高地上”,第二次的環境描寫“樹林分為三塊,最大的一塊有11公里寬,樹林很茂盛”,第三次的環境描寫“完全認不出曾經走過的路,高出傳來流水般的聲音,那是風穿過樹林的響聲,樹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冒出了泉水”,學生被自己找到的答案震撼了,植物就是有這么大的威力。學生觀看視頻后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立馬開始認真閱讀,如果沒有信息技術,學生是感受不到植樹的重要性,也不會理解牧羊人這種大愛的精神。
三、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出來,這就影響了學生對語文的掌握度,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會受到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是老師是否把教材講明白,也不是是否把知識點講全面,而是學生能否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才是有質量的課堂。所以語文老師要積極地學習信息技術,在課堂中運用好信息技術,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主動對學生進行研究,教學中的思路與模式都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貓》這一課時,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貓的視頻,里面有各種各樣的貓,我讓學生說一說,這些貓都是什么品種,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我也沒有想到學生對貓的種類這么了解,波斯貓、暹羅貓、折耳貓、埃及貓等,我也跟著學生對貓有了新的了解。然后我對學生說:“你們對貓這么有了解,那么請你們來看看,作者養了什么貓,這幾只貓都有什么特點,在家中的地位又有什么不同,看誰找得準確。”學生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了,一個個認真地閱讀課文,并時不時在課文中勾勾畫畫做著標記,很快就有學生舉手回答我的問題。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輔助老師進行教學活動,不僅打破了以往教學模式中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為學生掌握語文這門學科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志.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
[2]安勝煥.論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J].華夏教師,2018(2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