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玲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目標發生了改變,不再把學生學會課本內容當作教學目標,而是把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當作教育目的。在初中階段,生物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生物知識的基礎。就初中生物課堂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教學進行探索。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培養對策;理性思維
初中時期生物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構成內容,它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隨著新課改的到來,知識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目標,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學生掌握生物知識,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對此,教師應該通過新的教育教學設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教育目的。
一、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入實踐活動
教師要挖掘生物科目具備的科學性知識,然后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講解概念知識。教師根據自己的教育任務,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主進入實踐活動里,給予學生獨立找到生物問題且研究證明的時間,通過探究過程讓學生熟悉生物學科的知識規律。教師應用其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有利于讓學生自主進入學習活動中,進而高效地達到生物教學目的。為此,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生物理論知識時,也要給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維。
二、指導學生順應教學情節
在初中時期生物科目有著較難的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產生不適應心理。教師面對這種教學情況,要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順應教學情境。教師在課堂培養學生理性思維時,需要學生有著合適的思維能力,才可以把已學的生物知識應用于處理日常產生的生物問題里。教師在課堂中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通過情境使學生可以學習知識并處理問題,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動物的運動”時,采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生活中幾種動物的運動視頻,例如:馬兒在奔跑,燕子在飛翔等等。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學生在觀看視頻后學習到運動系統組成的知識,了解到運動對動物生存的含義,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還能夠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三、從系統性方面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生物學科有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不能預料在什么時間發生事情,而且還有著不能掌控的特征。系統性思維屬于復合知識,有著多樣化及沒有預料性等特征。初中生物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策劃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可以協助學生了解和思考在學習知識中產生的問題。這種教學手段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時,先組織學生研究“生物之間的關系以及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這個問題,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答案,例如:魚需要生活在水中,長時間離開水就會死亡,熱帶植物需要生長在高溫地帶,在寒冷區域栽種沒有保護的話,它們就會枯萎,通過分析生活情況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從理性方面研究問題且處理問題。
四、借助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理性思維
在初中生物學科中有著許多實驗知識,教師不但要在講解理論知識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還需要體現實驗教學效果,有效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觀察植物細胞”時,簡單為學生講解實驗注意事項,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習小組,通過小組讓學生獨立地設計實驗環節,讓小組選擇本組感興趣的植物,如西紅柿、黃瓜、洋蔥、蘋果等等。首先學生將植物放在顯微鏡下,想要看到植物細胞結構,但是不能觀看到。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因為材料較厚不能觀看到細胞,對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掌握在觀察植物細胞時,首先將材料切得薄且透明,再進行觀察。學生在實驗操作中,能夠根據已學生物內容完成實驗過程,然后分析小組的實驗過程和成果。這樣的方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育時期,生物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教師應該以較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融合全新的教學方式,提升生物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教育目標,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所以,初中生物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到一起,利用已學知識處理生物問題,誦過實驗實踐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其學習效率,為學生未來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曉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核心素養:以《細菌》一課教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4).
[2]孟慶勝,丁玉奎.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運用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5).
[3]金鵬飛.理性思維,培養形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核心素養[J].考試與評價,2018(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