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永波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和推進,教育更重視教學的效率,教學效率和效益正是衡量課堂質量的標準。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革新教育教學理念,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及綜合學習能力。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詳細的探究,并結合教學實例,創新教學方法,希望能為教學建言獻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思維能力、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能力及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品格。同時還要堅持立德樹人原則,挖掘學科文化內涵,利用一切有效的育人因素,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有效,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
一、創設能夠增強學生信息意識的教學情景
信息技術是高中生必須學習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時,要學會對不同的信息源進行比較,以此來獲取信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要學會結合自身學習需求,對信息工具進行篩選,培養高中生安全地獲取信息的意識。為了提升教學效果,筆者在課上給學生創設能夠使學生置身其中、增強信息安全意識的教學情景。
例如教學情景1:劉女士急需用錢,在網上找了網貸,對方說下款之前,需要向銀行卡里存四萬元錢,由于劉女士急迫地需要這筆錢,當她把錢存到卡里之后,第二天劉女士撥打對方電話卻是空號,再查自己的卡里,四萬元錢全部被人轉走。
教學情景2:有一天,董先生手機收到了這樣的信息:您好,您在建設銀行開的銀行卡,由于信息填寫得不夠完善,銀行卡會被凍結,您可以及時登錄×××網址,把信息填寫完整,否則銀行卡將不能使用。董先生看到信息之后,以為是真的,就按照信息提供的網站,把自己的信息又重新完善,沒有預料的是三天以后他卡上的8萬元錢被分了5次全部被轉走了。
通過創設這樣的教學情景,來引導學生分析以上二人都是因為缺乏信息意識,沒有對信息的真實與否進行甄別,就果斷地按照他人的說法做,才會使自己的經濟造成損失。憑借這兩個案例,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學會自我保護和防范,遇到問題要有冷靜思考的態度。可以親自到銀行大廳咨詢是否有這方面的問題,信息求證之后,再辨別信息的真偽。絕不能學習以上二人的做法,做事一定要三思。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有學習的欲望,而且整節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二、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和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是一門較開放、操作性強的課程,每一個教學環節都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在激勵的言語中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象和動手操作,這樣才能啟發學生思維,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創新。
例如,在學習《圖像信息的智能化加工》這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出示了三幅相似的圖,讓學生從中找出不同之處。給學生分成4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學生以競賽的方式,各自找出圖片中有區別的部分。每組每個學生都在積極地嘗試,之后每個小組安排一名同學闡述這個問題。緊接著,有的學生利用Photoshop工具把不同部分圈上,完成這個環節之后,我讓學生對這三張圖進行創新,思考怎樣才能把這幾幅圖變成相同的,此刻,學生開始充實起來,開始研究魔術棒工具,還有的學生對照教材自主研究,有的和鄰桌同學相互討論。
利用這種教學形式,來加強學生的思考、主動探究問題、創新知識及開發思維,使枯燥的教學氣氛變得生動,并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形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自主探究、思考、合作及交流的環境,整個教學課堂,學生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學科的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要想學生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學生靈活應用,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做出努力,讓學生無論是做題還是實踐操作,都會有較高的熱情。
例如,在學習《表格信息加工》這節內容時,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表格信息來表達,并熟練掌握表格信息加工的技巧。以最常用的Excel表格處理軟件為例,如果只給學生講解和學習教材的表格案例,那么學生會感覺到厭倦,學生的專注力也不高,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我選取了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案例。
案例:筆者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家水果超市一天的營業狀況,讓學生和我展開一次簡單計算比賽,任務就是統計出一天水果超市各種水果的銷量情況,并選出哪種水果銷售得最快,哪些水果需要補貨,同學們做得很仔細,大概30分鐘,同學們的統計結果陸續出來了,我用多媒體又播放了一個事先做好的成果表,讓同學們對比他們統計出來的數據,很多同學在對比中發現,他們統計的結果和我統計出來的成果存在差異,接著我又把我用Excel做的統計表播放出來,經過與成果表對比,結果沒有任何差異,有的同學就向我提問,老師,為什么我們統計的結果不準確,而且還沒您做得快,您是怎么做到的,同學們的好奇心來了,緊接著,我用Excel表對這個案例做了演示,學生都沉浸在多媒體Excel表的操作上,很快,通過下拉、插入公式等操作完成了這個水果店一天的統計。
總之,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正在發生新的變化,這是教師應該面臨的教學挑戰,教師要不斷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同時要做到與時俱進,并在課程結構上進行多元化的調整,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華.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教材分析與評佑研究:以教科版教材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
[2]馬小云.淺談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2019(9).
[3]劉璐.淺談“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育[J].學周刊,2019(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