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日本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加快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目前日本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已經居于世界第二的位置,發展速度較快,對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應全面對其進行分析,以此促使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改善。
關鍵詞:日本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特點
日本電子商務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帶動了各個行業的進步,尤其是物流行業,二者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發展速度較快。針對于此,下文分析日本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特點,提出幾點我國電子商務的改革建議。
一、日本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特點分析
(一)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雖然日本在電子商務方面的起步時間很晚,但是其發展速度很快,市場規模較高,在2014年,日本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在12.8兆日元左右,2017年增長到22.5兆日元,增長速度很快,市場規模也很大。
第二,在市場結構方面,日本的電子商務市場結構發展速度最快的為零售行業與服務行業,前者占有市場份額的53%,后者占有市場份額的18%。其中,樂天、亞馬遜等相關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速度很快,企業之間交通過程中,電子商務會起到一定的采購作用、供銷作用、資金流轉作用等等,屬于重要的市場結構與部分。
第三,從法律環境方面來講,日本在電子商務方面已經制定了互聯網交易方面的《消費者合同法》,并且為了打擊虛假廣告、維護消費者的信息權利、維護個人隱私等已經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在此過程中還能合理的預防非法競爭問題,營造了較為良好的電子商務法律環境。
(二)特點分析
第一,移動電子商務特點分析。日本在采用互聯網終端方面,主要依靠移動無線通訊系統,并非PC機,而是將手機作為主要的載體。例如:在日本“樂天”相關電子商務平臺中,有65%的銷售額都來自于移動終端,雅虎電子商務平臺的銷售額有56%都來自于移動終端。
第二,便利店特色化的物流配送模式。日本在電子商務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將便利店與電子商務有機整合,以此解決了電子商務中的物流配送相關問題,但是,在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土地價格較高、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力減少,會使得倉儲工作以及物流配送工作的成本提升,在此情況下,日本采用了連鎖便利店的模式,針對物流進行配送處理,節約成本。
第三,廠商主導類型的封閉電子商務模式。在電子商務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開始采用互聯網開展采購工作與分銷工作,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潛在供應商的收集,相互交流之后拓寬交易市場范圍,形成了較為良好的發展模式。
第四,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很快。在日本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已經開始于電子商務中融入了跨境交易內容,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支持,可以與海外的國家相互聯系以及合作,拓寬銷售渠道與范圍。例如:在“樂天”電子商務平臺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除了面向國內建立了相關的平臺之外,還面向南美、歐洲等各個區域拓寬了電子商務相關業務,其中kobo就屬于樂天集團旗下的電子商務平臺,除了能夠購買商品之外,還可以進行電子書籍以及其他產品的交易,交易額很高,經濟效益良好[1]。
二、日本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成功經驗對我國帶來的啟發
(一)因地制宜的制定戰略方案
各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特色,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存在差異,所以,不可以簡單的模仿其他國家成功經驗,例如:日本在創建電商平臺的過程中沒有完全的模仿歐美經驗,而是仔細針對其他國家做法進行對比,提出適合日本國家發展的電商平臺建設建議。因此,我國在對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改革完善的過程中,應總結豐富經驗,全面了解人們的需求與民族文化特點,根據人口結構特點與經濟發展規律等,合理的創建電商平臺,充分整合資金資源、技術資源、人才資源,為后續發展夯實基礎[2]。
(二)針對電信行業進行整改
在上個世紀中期日本就針對電信行業進行了整改,但是,市場準入條件沒有提出嚴格的要求,尚未形成科學合理的管控模式與體系,甚至會出現反競爭的現象,直到上個世紀末期,日本才通過電信行業的整改實現了電子商務平臺的普及目的,因此,我國在電子商務平臺實際建設的過程中,應積極借鑒日本的成功經驗,做好電信行業的整改工作,不斷的改革完善電信行業發展模式與體制,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3]。
(三)有機整合電商與傳統經濟優勢
在日本電商發展過程中,積極借鑒了美國的成功經驗,但是沒有照搬照抄的進行處理,而是將先進經驗與自身的傳統優勢相互整合,主要因為日本與美國的特點不同,日本的人口密度很高,零售業的發展速度較快,社區之內具有功能性很強的連鎖便利店,而電商平臺的發展需求強大物流體系的支持,勞動力匱乏與土地資源成本過高抑制了物流行業的發展,所以,日本采用連鎖便利店的方式進行物流配送處理,除了可以滿足電商平臺的物流需求之外,還能降低成本。我國在電商平臺實際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將電商優勢與傳統優勢有機整合,創建符合國家發展的物流模式[4]。
(四)改革完善法律法規
日本在電商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先后制定了很多規范性法律制度,有助于促進電商平臺的良好發展與進步,我國目前在電商平臺方面尚未完善法律制度,因此,需要根據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篩選最佳的法律制度與條文,提升電商平臺發展的規范性與約束性[5]。
結語:
我國在電子商務平臺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借鑒日本的先進經驗,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針對電商平臺進行整改與完善,創建科學化的工作體系,整合各類資源與經驗,促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方, 曹情.日本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特點分析[J]. 日本問題研究, 2016, 30(4):1-10.
[2]孫凝.日本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研究[J]. 全國流通經濟, 2016,14(24):17-18.
[3]楊光才, 李軍, 蔡小龍.國內外汽車保養電子商務平臺現狀與特點的比較[J]. 輕工科技, 2016,15(9):130-131.
[4]李陽, 李嬌.新媒體環境下吉林省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策略分析[J]. 青海農技推廣, 2017,25(2):43-45.
[5]朱秀芬.美國、日本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及對中國的借鑒[J]. 價格月刊, 2016,66(10):82-85.
作者簡介:
李秀霞(1973-)女, 廣東廣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跨境電商管理、營銷管理、戰略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