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瀟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通過調查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大學生的創業狀況,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的態度、優勢、困難及期待,發現大學生創業興趣濃厚,但面臨自身相關知識不足、缺乏創業初始資金、缺乏創業經驗、社會環境對網絡創業的認可度低、政府對網絡創業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經管類專業;創業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2.091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9)02-0-02
1 “互聯網+”背景下經管類專業創業教育研究的概況
本文以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統計有效問卷630份,基本能代表經管類專業大學生群體。
1.1 調查群體的基本情況
在本次調查中,男生占總人數的79.52%、女生占總人數的20.48%;畢業生占6.35%、在校生占93.65%;60%以上學生對“互聯網+”有一定的了解。
1.2 “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業狀況
(1)創業態度。關于創業興趣的調查結果表明:17.46%的大學生對網絡創業十分感興趣,36.83%的大學生比較感興趣,34.14%的大學生有點感興趣,10.48%的大學生不太感興趣,僅1.11%的大學生對網絡創業完全沒興趣,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還是對網絡創業感興趣的。
(2)創業現狀。在調查的630人中,其中僅有13.33%的大學生有過網絡創業的經歷,且13.1%的大學生創業效果很好、14.9%效果較好、44.05%效果一般、15.48%效果比較不好、13.1%效果不好。
(3)創業原因。大學生選擇創業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①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55.4%);②實現自我發展的需要(61.43%)、網絡創業比較自由(59.21%);③網絡創業多元化的優勢(51.59%)、緩解就業壓力(34.92%)、網絡創業門檻低(29.84%)。
(4)大學生網絡創業的優勢。在本次調查中,96.35%的同學認為網絡創業與學業是不沖突的,且認為大學生創業的優勢主要為: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79.52%)、年輕有活力、勇于拼搏(75.71%)、接受信息能力強(49.37%)和專業素質高(48.73%)。
1.3 大學生網絡創業的期待
(1)對學校創業教育的期待。在本次調查中,學生希望學校能夠給予支持,最為重要的是提供創業基金(59.05%)、創業場地和創業設備(53.81%),同時還希望開設創業課程(31.75%)和舉辦模擬大賽(17.46%)。
(2)對政府創業教育的期待。大學生關于政府對網絡創業的期待上和學校的期待基本相一致,最為重要的仍然是提供資金支持(免息貸款占64.92%)和創業指導(64.44%)。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是創業資金、創業場地和創業指導。
2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問題
2.1 資金不足
由于大多數學生的家庭條件一般,父母提供的生活費有效,除了最基本的日常開銷和學費之外,剩下的資金就很少了,從而會影響學生的創業規模。由于資金不足的問題,如果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挫折可能會選擇放棄。
2.2 經驗不足
大學生在剛剛步入社會時,由于缺乏創業經驗,因此在選擇創業項目時,可能會受到主觀觀點的影響,在選擇創業項目時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但是這種感受可能會與市場脫離。在校或者已經畢業的大學生,在工作方面還沒有經驗,而且也沒有管理方面的經驗,在創業過程可能會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互聯網創業中,對于大學生來說,成功創業變得更加困難。
2.3 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從而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有效支持,但無論是法律制度方面,還是從電子商務方面,都還需要不斷完善。由于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導致大學生缺少良好的創業環境,無形中增加了大學生創業的難度。
3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建議
3.1 做好“互聯網+”創業宣傳工作,營造創業氛圍
相關調查顯示,17.46%的大學生對網絡創業十分感興趣、36.83%的大學生比較感興趣、34.14%的大學生有點感興趣,但僅有13.33%的大學生有過網絡創業經歷。因此,高校要做好“互聯網+”創業教育宣傳工作,營造創業氛圍,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激情。首先,高校可以開展一些有關“互聯網+”創業的相關講座,其主要內容為分享典型成功的網絡創業故事,以近距離地向大學生傳授創業經驗,也可以傳達最新的創業政策,解答學生關于創業的各種問題。其次,通過網絡進行討論、宣傳。由于大學生最喜歡從網絡上尋找問題答案、獲得資源,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成立專門機構、抽調專職人員、建立專題網站,利用微信公眾號、論壇、微博等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要在網絡平臺設置創業方面的話題,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并進行探索和創新,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潛能,引導更多的學生勇于創業、樂于創業、善于創業,最終實現大眾創業。
3.2 努力做好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認為網絡創業的最大的困難是缺乏經驗、資金、人才、核心技術及社會關系。同時,學生希望學校在創業基金(59.05%)、場地、設備(53.81%)、專業機構指導(35.08%)、創業課程(31.75%)、模擬大賽(17.46%)上能夠給予支持。因此,高校應關注大學生的創業教育,開設一系列的創業教育培訓課程,以解決創業者缺乏創業知識、技能和信息的問題,幫助創業者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制訂科學的創業方案。
師資力量是高校開展創業的主要保障,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按照公共基礎教育的標準,選擇公開招聘形式從社會招聘教師。第二,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創業培訓,多讓教師參與到創業過程中,或者多積累一些工作經驗。第三,建立兼職的教師隊伍。學校可以從社會上聘請一些專業人士做知識講解,多舉辦各種知識講座,或者開展一對一教育。
3.3 政府要給予政策支持
政府要起到引導作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從而確保創業活動的開展。同時,政府應積極創建大學生創業信息平臺,為大學生進行創業提供相應的動態信息支持,定期向大學生提供本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分析預測結果,使大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創業信息,提升創業的科學性和成功率。
4 結 語
以創業推動就業,基于“互聯網+”的創業是當前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背景下經管類專業的創業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能夠為“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成功創業提供借鑒。然而,互聯網創業由于受個人能力、社會環境、政策法規等因素影響,導致成功創業具有復雜性、不確定性等特點,這也是“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挑戰。
主要參考文獻
[1]周素娜.“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研究——基于河南省大學生創業認知的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6).
[2]李祥斌.“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創業形勢與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管理者,2015(15).
[3]季燎原.“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生創業模式研究[J].探究實踐,2016(2):47
[4]王振,黃雪飛.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4).
[5]黃茂坤.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以黎明職業大學為例[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7(4).
[6]鄒偉民.“互聯網+創客教育”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探索和實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4).
[7]郭向紅.“互聯網+”時代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經貿實踐,2017(20).
[8]蘭國輝,陳亞樹.“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
[9]蘇杰,石莉莉,張利華.“互聯網+”背景下畜牧獸醫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J].經貿實踐,2016(7).
[10]支侃買,馬永輝.“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時代金融,2016(23).
[11]張曉琪,唐天國,王懷禹.“互聯網+”背景下IT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2017(10).
[12]周亮亮.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建筑裝飾設計專業創業教育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11).
[13]李虹,孫暢.普通高校經管類專業實驗課程考核背景下創業教育評估體系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14]王建筑,畢研平,李菲.“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和藥學專業教育融合路徑的探究[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2017(4).
[15]程艷,黎娜.ERP實踐教學在高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以滁州學院為例[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1).
[16]劉嬌嬈.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廣西教育,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