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
摘 要:水庫建設管理問題解決對策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根據水庫工程構建環境提供更舒適的管理統籌措施,由此降低工程事故與施工質量問題出現的概率;另一方面,借助管理體制的加強,更便于工程施工流程管控,由此提升工程施工水準的同時,更能夠降低外界環境對水庫結構的損害。本文基于水庫工程施工特點展開分析,在明確問題與對策同時,期望為后續水庫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1 水庫工程建設特點分析
1.1 生態環境影響因素較復雜
地方水庫工程體系構建通常會遠離城市居住區,并且更需要根據水域環境設定適宜的維護平臺,才能確保水庫建設功能與質量滿足需求。在此期間,水庫工程構建在巖土質量、生態環境、交通狀況方面都會存在較明顯的差異性,若不能對建設環境進行有效的調控,并提供完善的材料運輸平臺,則勢必會影響水庫構建質量。其次,由于地方環境交通等問題的限制,在水庫建設過程中經常會使生活飲食難以得到保障,長此以往技術人員極易出現消極態度,使工程施工水準難以得到保障。
1.2 水庫工程建設壓力較大
水庫工程構建主要是為地區水資源環境提供完善的管控平臺,避免自然災害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同時站在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水利發電系統已成為水利工程體系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水庫建設在工程量方面較大,并且介于周邊不同環境的影響,水庫工程施工普遍呈現出施工壓力大的情況。
1.3 水庫工程施工周期較長
水庫工程建設通常需要解決的環境影響要素較多,只有確保巖土質量與交通體系等問題被有效解決,才能在此基礎上構建水庫工程。在此期間,施工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周邊環境與氣候狀況擬定完善的補償措施,避免對工程施工流程造成干擾,同時還需要定期對水資源狀況進行調查,以便水庫功能更貼合實際使用需要,由此為地區環境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所以,比較其他建筑工程而言,水庫工程在施工周期方面較長。
2 水庫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工程施工素質與技術欠缺
首先,根據現階段我國相關水庫工程實際狀況來看,部分監理人員素質與技術能力存在不足的狀況,甚至部分監理人員借助職權優勢,為自身謀取經濟收益,使水庫建設監督工作難以正常開展,為工程整體的施工埋下風險。其次,部分設計人員業務水平不足,欠缺對水庫工程全面的考慮,同樣會導致水庫工程質量與結構穩定性受到影響。
2.2 工程材料檢驗與采購問題
工程材料是構建結構與功能體系的基礎,更是整體水庫工程構建質量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從現階段工程施工狀況來看,我國水庫建設項目較多,但實際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驗收的卻較少。而部分工程由于技術的多層轉包,也極易出現層層克扣工程成本的狀況,如此施工隊伍為保障經濟收益,便會選擇偷工減料的不正當措施,如此不但對工程質量埋下極大隱患,同時更極易對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損害。
2.3 水庫工程資金管理漏洞
工程資金是確保水庫施工體系正常運轉的前提,更是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站在當前水庫工程體系建設的角度來看,多數工程在資金管理工作上都存在問題,例如,在工程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工作時,經常會出現工程外包的情況,如此層層克扣項目工程施工的經費,勢必會影響整體工程施工質量,甚至可能出現經費不足的狀況使工程半途而廢。另外,從工程資金把控力角度來看,部分水庫工程也存在亂支出的情況,甚至內部人員有竊取資金儲備的狀況,使工程財產數據受到嚴重影響,也就難以保障整體工程質量。
3 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3.1 完善水庫工程管理體制
要加強對職工質量意識和管理知識的培訓,建立和完善管理機制。理順管理體制,編制水庫小型工程管理制度,以文件規范的形式落實執行,使工程管理每個步驟都有序進行。無論工程的規模大小,都應該用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待,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在制定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以國家的相關規定為依據,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管理體系。對于工程中各個參建單位,可以利用經濟手段對其進行制約,關于工程中的重點環節,要加強監督管理,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確保工程質量優異。
3.2 增強技術人員操作水準
工程施工技術水準是決定水庫工程構建質量的主要因素,更是確定工程使用壽命的必要前提。從工程構建質量水準能夠有效提升的角度來看,工程管理人員必須為根據工程實際狀況判斷適宜的施工方案,并提供完善的技術培訓平臺,確保員工操作水平滿足工程構建質量性要求,才能避免水庫工程風險出現。其次,在水庫工程施工期間,管理人員同樣需要將水土保持與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落實,以便工程改造或建設質量得以保證。
3.3 轉變傳統工程管理意識
水庫工程施工與其他建筑工程施工有明顯的不同,水庫施工的目標是更有效的管理地方水資源環境,由此為資源可持續與地方功能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保障。因此,在工程施工期間,管理人員需要更細致的審核工程結構體系的質量,確保在圖紙會審、材料檢驗、技術檔案與驗收工作中將工作重點抓牢,才能有效避免工程施工風險,以便水庫工程構建質量滿足地方經濟與功能體系構建需要。
另外,在施工管理工作開展期間,工程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工程狀況與技術流程詳細記錄施工日志,以便后續驗收等工作落實期間,能夠借助圖紙、日志等材料全面分析水庫工程構建的質量,為此及時找出潛在風險與問題,并將相應檔案資料存儲至地方管理部門,以便為后續工程改建或拓展提供詳細的參照。
3.4 構建嚴謹的監督管理制度
首先,管理人員在工程施工期間,必須根據水庫工程建設需求判定適宜的管理措施,并通過規章制度判定工程中可能潛在的風險,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可控性能夠得到提高,使工程施工質量得以保障。其次,水庫管理部門也應該構建行政監督管理制度,以此有效介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以便工程資金與施工技術能夠得到全面監控,避免劣質材料引入等問題出現,更可以構建詳細的究責制度,以便工程單位的經濟權益得到保障。
4 結束語
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優化對策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增強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的可控性,通過完善的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判定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影響要素,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水準,同時憑借水庫管理要求,更能夠有效提升技術人員施工水準,以便為后續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故而,在論述水庫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期間,必須明確水庫工程管理要素與潛在風險,而后再提供完善有效的解決對策,才能為后續水庫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龍欣,王彥紅.水庫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12):00114-00114.
[2]王國強,羅玉龍.水庫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6(8).
[3]呂寧.水庫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山西農經,2016(10):95-95.
[4]馮浩杰.水庫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大科技,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