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曦
摘要: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使得人們生活水平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向著更加便利和快捷的方式進行發展和變化著,受到整個經濟市場調節機制的影響,我國的航事業也飛速發展起來。由于空中交通的方面、快捷、高效等,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由于我國空中區域資源的限制,空中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但是空中運輸的需求仍在不斷擴大化,為了能夠順利保證空中交通運輸的安全、高效,更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安全可靠性,不斷降低空中交通的安全事故率和風險概率,因此整個空中交通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本文重點分析目前空中交通管理現狀,針對運行現狀及問題進行剖析,進而提出有效的改進政策,促進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空中交通;管理問題;對策研究
一、引言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形勢下,唯快不變,航空行業是我國乃至全球的運輸行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產業。在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時代,始終堅持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我國的航空航天科技飛速發展,在十三五規劃以及民航行業涉及的研究機構對民航空運做出了初步預測,預計在未來幾年時間內,我國的空中交通行業將會飛速發展,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每年將會實現凈增加200多輛,規模數量將實現進一步擴張,擴大到2750多架,實用待建在建民用機場實現超過240個。但是目前航空交通運輸系統內體系建設和組成成分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不論是系統管理,還是安全性保障方面,都有待提升與健全完善,和目前行業內人們對于空中交通管理的高需求,難以適應。
空中交通整個體系建設的關鍵組成環節就是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公司和機場建設,空中交通管理是航空運輸行業整個體系構建中最為重要的核心環節,管理模式的施行情況決定著運輸行業的安全性能以及具體收益。空中交通的根本要求就是借助于通訊聯絡、檢測監視、氣象變化播報、地點位置導航、收集搜集情報等途徑,對我國的航空領域進行科學嚴謹的管理,全面監察高空飛行安全工作,進而提升高空交通的安全、高效、舒適等。空中交通管理涉及到空中交通管制服務、空域管理以及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三點。隨著航空業務數量的增加,國家政府和消費者對空中交通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但當前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構建工作并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航空運輸的需要。
二、空中交通管理現狀和問題分析
近年來,我國航空管理系統正在進行一系列改革與完善,建成了民航空管局-地區空管局-空管分局三級管控的組織架構。采取如下變革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在如今市場形勢下,形成高端智能信息化統一管理的系統模式,整個空中管理系統統一集權管理,實現統一化、垂直和橫向一體化發展。整個航空部進行統一協調管理,下設地方和區域航空部,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進行統一管控,實現空中交通管理模式各項資源效用最大化,但是由于我國航空領域仍處于飛速發展階段,不論是整體管理模式、組織架構,還是從人才梯隊建設,航空管理體系構建方面,仍有很大可提升的空間。
2.1 管理模式問題
管理模式方面的問題此處從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在人事管理方面,目前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已經實行集團管理模式,但是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權,在人事任免方面仍然需要經過一系列繁瑣的審批環節。地區空管局、空管分局等一系列的中高層管理者人員變動,都需要經過民航局總部和航空局領導一級一級開展簽批環節。在組織架構調整、結合市場變動和行業發展形勢進行分析,但是由于過于繁重的簽批手續,導致錯失良機。
在財務管理方面,民航空管系統的預算管理模式為“以收定支”,空管系統提供管制服務的航路費,然后將其他收入如數上報到民航局財務處。但是整個費用支出預算環節仍然采用很久以前的標準,預估的費用難以滿足實際空管系統的運行費用。為了能夠保證整個空管系統正常運轉,出現“寅吃卯糧”的現象;由于其他收入必須上繳,致使很多單位和部門沒有相應的考核和獎罰的經費,大大打擊人們的積極性,出現資金缺口也很難補足,導致很多優良資產的流失。
2.2 投資管理問題
我國大力支持空中交通事業的發展,出臺有關政策,支持研發和創新研究。每年財政局也會撥出部分資金用于航空事業改善與完善,由于民航發展基金屬于國家財政資金的范疇,因此必須履行嚴格的管理與審批程序。
有計劃有章可循的開展有關工作,編制年度計劃以及未來五年建設規劃,然后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審批。出現如下問題:一、簽批流程繁雜,時間周期較為冗長。一個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少則需要一年,多則兩、三年。經費預算需經每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二、多級管理領導現象嚴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投資5000萬的項目須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800萬至5000萬項目上報民航局,800萬以下由地區管理局審批。導致項目管理多頭領導,出現資源的浪費。
2.3 運行管理問題
空管系統始終堅持確保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保證安全的根本前提下,各級空管單位都將工作重心過多的放在安全上,導致忽略了提高投資效益與運行效率。當前投資效益并沒有被納入績效考核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提高投資于運行效率。
三、空中交通管理完善對策研究
3.1 深化改革、健全機制
在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背景下,公司化運營體制能夠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航空系統發展速度。 空中交通管理行業具有對技術裝備需要高額以及高新技術的投入,高風險且肩負重大責任,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要想發揮該行業的整體功能,不斷健全機制,整合管理系統內的人財物各方面資源,完成優化配置。因此,建立和健全一個具有結構層次清晰合理、職責明確、合作流暢密切的空中交通管理模式志在必得。
3.2自收自支
要想實現自收自支,首先需要保證空中管理系統的實現集團化管理。空中交通管制服務通過航路費收入的形式實現自負盈虧化管理,不僅實現空管部門增收節支,增加經濟效益,還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政府負擔。有助于融合資金,實現快速發展,提高資金流動性。可引入其他的投資實體;可通過市場融資的方式來獲得空管設施設備更新改造與建設需要的資金,促進民航事業的整體發展。
3.3采用專業人才,提高整體人才梯隊建設素質
航空管理機構作為新型產業,需要注入大量新鮮血液,堅決響應“科技就是力量”的方針,堅持“人才梯隊建設”,只有形成學習型團隊,不斷提高團隊綜合素質,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各項資源利用效率。首先整個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實行人崗匹配原則,堅持崗位與人員相匹配,明確各項崗位職責,提高各項環節的工作效率與操作的精準度。其次出臺并實行賞罰分明,權責相當的激勵考核政策,成立監管督察部門,嚴格按照有關規章制度進行考核和治理,不斷提高精益生產和標準化管理,提高整個空中管理體系高效快速運轉。
四、結束語
在當今市場形勢下,空中交通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刻不容緩,能夠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從管理系統組織架構,集團化企業化管理模式構建,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從業人員素質技能提升,資金財務管理科學化等幾個角度出發,不斷完善我國空中交通管理體系,最終實現我國航空事業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少斌.關于我國空中交通管制體制改革焦點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3):53-56.
[2]李延.中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問題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10):12-13.
[3]趙春柳.關于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相關問題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人文科學版),2016(12):286-286.
[4]徐嘉懿.有關我國民航空管行業提升效率的政策工具選擇方面的問題研究[J].中國經貿,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