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妙凝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國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近年來,雖然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多面因素,依然存在著許多不足。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目前我國小學語文素養的現狀,指出小學語文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以期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語文素養;培養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比較注重學生字詞理解的能力培養,沒有將學生的語文素養納入到學生考核體系中。在當今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逐漸變成了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就必須提高語文素養的培養。學生只有具備了充足的語文知識,并能夠熟練運用,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語文學習,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所以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改革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1小學語文素養現狀
近年來,小學生語文素養整體水平日趨下降,學生逐漸對于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導致學生日常書寫不規范,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作文寫作沒有新意,多數學生不能將課堂所學較好地應用于日常實踐,甚至在語文課堂上,部分學生出現瞌睡、游戲等嚴重問題,不重視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習。相關教育專家預見到了小學生語文學習態度的變化,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就是語文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枯燥乏味,這樣的傳統課堂減弱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對于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然而,語文教師及相關教育工作者依然按照自己的教學習慣與經驗實施教學,導致學生厭惡語文課堂,導致學生一步步地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2小學語文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學生缺乏系統的語言訓練
語言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部分,但是現如今已經失去了應有的訓練意義,很多人都對這“訓練”二字過分計較,斟酌字眼后認為語文教學中的“訓練”過于“陳舊”,僅僅針對當今的應試教育,是純功利性、純工具化的,所以不假思索的摒棄了語言訓練這一環節,導致學生沒有將所學知識及時地熟練運用,語文基礎不夯實。
2.2學生缺乏對閱讀的訓練
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非常少,很多學校、許多老師和家長一直在告訴孩子們多閱讀、多思考,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量都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意識十分薄弱。如果學生不喜歡閱讀,對閱讀沒有興趣,這將使語文教學的最大攔路虎,因為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充實自己的有效發展途徑,學生只有通過廣泛的閱讀才能夠真正的積累足夠的語文素材,進而寫出好文章。
2.3學生缺乏系統的作文教學
在小學生的語文課堂中,寫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然而,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作文教學原則展開教學工作,對學生的指導存在著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他們的思維的發展,導致他們所寫的文章缺乏創新觀點。有關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教師僅僅使用自定義命題,然后對學生稍加指導就安排寫作,為趕教學進度而匆忙展開流程化的糾正和評論工作,這樣的寫作教學不利于提高學生語言素質。
2.4學生缺乏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
皮亞杰的道德發展理論將小學生的這一成長階段定義為他律道德階段,他們的行為和態度來自對周圍人的有意和無意的模仿,而在他們周圍出現最為頻繁的就是教師和家長,教師和家長所作出的任何一點小的行為都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家庭中的要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可以影響兒童形成積極的學習行為,按照我們所預期的方向發展。避免出現上課愛說話,坐不端正,不愛寫作業等現象,在家庭里孩子要得到一種很好的示范,這些行為就會正向的影響他們,進而培養良好的語文素質。
3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措施
3.1改變教師傳統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國小學生語文素養較低一個主要因素是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傳統,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與語文素養。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勢必不能順利展開,學生的語文素養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因此,要想提高中學生語文教學的語文素養,首先必須加強教師觀念的轉變力度,改良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積極研究學生的語文素質教育的理念,幫助每一個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文素。例如,在學習《生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小草在石頭縫隙中生長、科學家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等一些關于堅強生命的故事,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生命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2以情感教育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小學是學生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個人情感因素直接影響到談們對于某一事物判斷,因此在后期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給學生滲透積極向上的情感,借助文章指導學生的思想發展與行為。情感教育要堅持“興趣”和“互動”,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生動的情感氛圍,借助自身的實踐與體驗,在興趣的驅動作用下,將枯燥的課本內容編制成短劇,通過學生對角色的演繹,展示課文內容,讓學生體會世態炎涼與人間冷暖苦悲,幫助學生實現自身情感的升華。
3.3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
第一,學校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嚴格篩選小學語文教學教材,避免盲目跟風,教師要加強思想轉變,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第二,學校應該加強教師專業化的培養,切實走出語文教學的應試教育困境,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專題講座,給教師提供交流的平臺,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第三,學校應該加強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的專業培訓,邀請優秀講師向語文老師們講解應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手段切實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3.4完善語文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課程的開發影響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語文學習需要繼承和吸收傳統中的精華,所以在課程的設置上必須注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將現代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相融合,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平臺,將教學與課程兩者相結合,互相促進,共同進步,進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3.5不斷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環境
語文這一學科需要教學環境與語言環境,教師要確保能夠充分發揮教學環境優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語文素養培養工作。另外,對于語文這一學科而言,其學習的來源極其廣泛,其中,語文教學環境也包括了課內與課外兩種主要形式,課內教學環境主要是以學科教學內容為基礎,通過教材內容構建學生現實實際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教學環境中的人文因素與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課外教學環境主要是指學生的課外閱讀環境、家庭環境等,良好的課外環境能夠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上都變化較大,所以在后期的教學實踐中,相關教師就必須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清晰的定位與認識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出更多的社會創新性發展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娟.論小學語文教育中語文素質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37):281-282.
[2]吳恩志.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素質的培養[J].學周刊,2017(10):111-112.
[3]韓俊俠.對小學語文教育方式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