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
摘 要:繪畫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據相關數據顯示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并且發育最佳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習繪畫能夠帶給幼兒表達自我的空間,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基于此,文章主要是以繪畫教學方法為基礎,對如何調動幼兒在繪畫學習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幾點思考,希望給相關繪畫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幼兒學習繪畫;教學方法;思考
在基礎教育不斷改革與發展下,人們開始注重培養幼兒的全面發展,增強對幼兒的文化教育,例如培養幼兒繪畫能力,不僅能夠擴大幼兒的視野,同時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還在其智力開發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幼兒學習繪畫提出的幾點思考,對調動幼兒學習繪畫的積極性以及提高他們的繪畫技巧與興趣具有重要意義。
1培養幼兒學習繪畫的主要方式
1.1重視培養幼兒學習繪畫興趣
重視幼兒學習繪畫興趣的培養是激發幼兒主動繪畫的前提,因為繪畫本身是一項創造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幼兒只有積極主動的接觸繪畫才能喜歡并學習繪畫。如果是以幫助幼兒掌握繪畫為目的讓幼兒學習繪畫,而未能提前培養幼兒學習繪畫的興趣,就會導致幼兒被動接受繪畫技法,幼兒會因為繪畫技法訓練的單調枯燥而對繪畫產生厭煩的心理情緒,更不用說是在繪畫上進行創造了,由此可見培養幼兒學習繪畫興趣的重要性。
1.2重視培養幼兒繪畫的創造性
在常規繪畫技法訓練中為避免幼兒喪失對繪畫活動的興趣,應當重視培養幼兒繪畫的創造性,并引導幼兒多看、多說、多做,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另外,成人的不理解以及偏見往往壓抑了幼兒用繪畫表現自我的創造意識,因為成人慣以像或不像作為評價幼兒繪畫的好壞標準,這極大的影響了幼兒的創造發揮。總的來說,繪畫是幼兒對自己的思維活動以及知識進行靈活遷移的過程,創造性地繪畫能夠使幼兒盡情抒發自己的思想、表現自己的情感,對培養幼兒良好個性以及提高藝術品味具有重要的意義。
1.3將繪畫興趣貫穿于幼兒的繪畫創造過程中
在幼兒學習繪畫過程中,將幼兒的繪畫熱情融于繪畫創造中,既能更大程度上地激發幼兒的自我表現欲望,又能繪出具有豐富想象力的畫作,進而提升幼兒創造性思維。在日常的繪畫訓練當中引導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創造出來,并幫助幼兒在自我表現與所表現的事物之間建立關系,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幼兒學畫直線時,引導幼兒用繪畫表現類似于一匹兇猛的狼和幼小的羊的童話故事,讓幼兒用直線畫成一個鐵籠子把狼關起來,如果有的幼兒把直線畫成斜線時提醒其如果籠子上出現大洞,狼可能會從里面逃出來吃掉小羊,這樣不僅加深了幼兒學習畫直線的印象,也不會導致繪畫學習過程枯燥,還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創造能力,主動用畫筆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提高了幼兒對繪畫學習的興趣,為幼兒進一步創造奠定了基礎。
2對幼兒學習繪畫的幾點思考
2.1在幼兒繪畫教學上的思考
2.1.1教學目標
目前,多數教師在教導幼兒學習繪畫時只是將繪畫技巧傳授給幼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教學工作的要求,但是也忽略了對幼兒的個性培養和創造性發展。究其原因是對教導幼兒學習繪畫的教學目標認識不清,一味的傳授繪畫技巧難以調動幼兒學習繪畫的熱情。因為剛剛開始上學的幼兒大多還處于涂鴉階段,從教育的角度講,在幼兒尚未達到一定成熟年齡時,要求其進行較高水平的肌肉協調活動,不僅事倍功半,而且還會產生很多負面效應[1]。因此,教師首先需要正確認識到在幼兒繪畫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對幼兒進行繪畫指導教學先得注重培養幼兒學習繪畫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傳統的繪畫教學方式單一且缺乏新穎性,在現如今更是無法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教師應針對每個幼兒的繪畫知識基礎以及其生活環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雖然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是對幼兒學習繪畫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最后,增多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只是一味地講授會使整個繪畫學習過程枯燥,改變教學目標并增多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師應按照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的總目標,讓幼兒之間通過合作的方式參與到各種繪畫的活動當中,學會對繪畫的欣賞和評述方法,既豐富幼兒視覺、觸覺和欣賞與審美的體驗,也能使幼兒增加繪畫興趣,進而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1.2教科書編寫
在對幼兒繪畫教學課程進行編寫和設置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兒童心理學、教育學以及一些相關的科學知識,因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作。但是幼兒繪畫教科書對幼兒學習繪畫以及教師如何去教授繪畫知識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幼兒繪畫教科書的編寫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以基礎的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主要內容;第二,從實際出發并以促進幼兒主動且積極學習繪畫知識為目標,這樣能夠使幼兒在進行繪畫之前對自己經歷的事情進行構思,一方面培養幼兒積極思考的好習慣,另一方面使其將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情感體驗結合起來,更好的用藝術的表現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三,在教材的編制時要根據實地資源進行,發揮地區的優勢,使教材的編制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繪畫技法,還能讓幼兒從生活中體會技法的應用,重視對生活的發現與思考,實現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再創造。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幼兒對客觀世界的主觀理解和把握;第四,教材編寫要做到簡潔,但是內容要廣泛,要緊密地聯系兒童的實際生活。這樣有助于幼兒認真觀察和體會生活,從而在生活中獲取創作的原型[2]。
2.1.3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要想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就要掌控好課堂,幼兒繪畫教學對教師的個人教學素質能力有所要求,因此教師需具備專業的繪畫能力,不能因為是給幼兒講授就不嚴格要求自身專業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加強繪畫課程教學能力的培養,以高標準的教學行為為幼兒繪畫學習服務。另外,教師實施繪畫知識的時候要考慮到幼兒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從而保證幼兒的聽課質量以及提升教學成果。在提升教學成果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例如播放與繪畫相關的視頻,在擴寬幼兒繪畫視野的同時還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獲取良好的教學效果。
2.2關于幼兒繪畫的其他方面的思考
教師應注重對幼兒繪畫能力的培養,引導幼兒參與各種繪畫活動比如幼兒園組織的繪畫展、青少年宮開展的繪畫比賽等,為幼兒創造較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引導幼兒主動表達真情實感。還可以采取多種途徑來拓展幼兒繪畫能力:一,開展繪畫欣賞活動,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愛的形式欣賞繪畫反映的故事情節,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二,引導并評價幼兒的繪畫創造活動,教師應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了解他們想要表達的情感;三,對兒童的作品多給予鼓勵和肯定,增強學習的信心;四,創造輕松愉快的繪畫氛圍,誘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開展的野外寫生活動讓幼兒走出教室,多看、多聽,積累生活感受,提高觀察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對幼兒進行繪畫教學就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并使其感受到學習繪畫過程中的快樂。這一過程教師需要以幼兒的思維方式為主,并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繪畫并注重培養幼兒的繪畫創作思維。因幼兒本身就有豐富的想象力,學習繪畫便是幫助他們將這種能力完美的展現出來,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趙霞.對幼兒學習繪畫的幾點思考[J].小作家選刊,2017(8).
[2]俸金惠.讓孩子有感而發——關于兒童美術技法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