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冰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制造業企業傳統的粗放式成本管理受到巨大的市場沖擊,已經難以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想提高經濟效益,謀求長遠的發展,就必須重視成本核算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制造業企業加強成本核算,能夠規范成本管理,消除粗放式成本核算中不合理、不科學的成本內容,有效降低成本擴大企業的利潤空間,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目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揮成本優勢,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制造業企業實現長遠發展需要企業做到“開源節流”,對外重視擴大產品市場,對內重視節約生產成本,同時,降低企業產品生產成本能夠有效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擴大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然而,當前大多數的制造業企業將自身實現發展的重點過度放在開拓產品市場上,對企業內部成本核算重視不足,成本管理還是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企業成本浪費現象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由于企業對成本核算沒有足夠的重視,在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中還存在管理機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了在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理念過于落后,方法過于簡單,范圍過于狹窄,并且企業管理對成本核算的重視不足也導致財務人員成本核算不規范,核算水平不高。
在制造企業企業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企業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造成成本核算理念和方法落后,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利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一方面,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理念落后,成本管理意識不強,在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時,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要求,財務人員在進行成本核算時,只是將成本項目做賬,而不去進行成本管理。同時,還有一些制造企業成本信息滯后,不重視對同行業市場成本的調研,難以滿足現代成本管理思想的要求,阻礙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一部分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過于簡單,成本核算不能滿足成本管理要求。在制造業企業中,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品種法、分類法、分批法、分步法,其中最簡單最基礎的就是品種法,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核算基礎,這種核算方法適用于大批量生產步驟單一的制造企業,不能具體核算產品生產各步驟成本。當前大部分制造業企業都是用這種方法進行核算,其中也包括很多小批量、產品生產步驟較多的企業。這種核算方式過于粗略,不能將產品生產的各步驟成本具體核算出來,難以從細化的成本方面進行管理,做不到有效降低成本,同時也容易造成成本核算結果不準確,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在制造業企業中,成本核算的范圍往往只局限于產品生產制造的過程,忽略了對產品生產前的準備和生產后的銷售環節進行核算,核算范圍過于狹窄,也使得成本管理職能發揮作用受到了限制。在傳統的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中,主要將成本核算分為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費用三個部分,對于現代企業要求的制造成本法中的存貨成本和銷貨成本沒有明確的核算。當前的大部分的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內容都是只重視著三部分內容,將核算重點局限于產品制造的過程,成本核算的范圍只是在企業內部的消耗環節,對于企業外部各方面的成本環境沒有考慮進去,同時,由于成本核算理念的落后,成本核算還是注重對實物和資金成本進行核算,這也造成企業成本核算管理不全面。制造成本法包括了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生產成本都會被計入產品成本中,而期間費用往往是大部分企業忽略計入成本的。因此,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范圍狹窄,只有擴大核算范圍,將相關的期間費用計入產品成本,才能保證成本核算的精確度。
提高制造業企業管理對成本核算的重視程度,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并創設專門的成本管理部門,明確成本管理責任,落實成本核算目標。在企業中建立分層細化的成本責任中心,制定各層次成本核算目標,按照目標落實具體工作,為成本管理提供精確的核算數據。制造業企業建立責任成本制度,可以分為廠部、車間、班組三個層次的成本責任中心,將成本核算目標具體到個責任成本中心,由總目標細化為各個小目標,明確各層次中的成本責任,將班組責任中心細化的成本核算上傳到車間責任中心進行匯總整理,再由廠部責任中心對每個車間的成本核算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各層次成本核算目標完成情況,同時根據目標制定每個廠部、車間、班組的考核范圍,加強成本控制。
制造業企業加強成本核算,就需要轉變傳統的成本核算理念,采用適合企業產品生產特點的成本核算方法。一方面,企業要提高成本管理意識,加強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制造業企業需要轉變傳統成本核算理念,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由財務會計職能向管理會計職能發展,使成本核算不僅能提供財務數據,還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確性和全面性,為成本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根據企業自身的產品生產特點,選擇合適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生產規模和生產步驟的產品,所需要運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制造業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產品的生產特點對成本核算方法進行選擇,從而提高產品成本核算的精確度。因此,在企業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人員就需要掌握不同的核算方法,根據產品特點進行不斷的調整,從而不斷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現行的企業財務規定要求制造業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應當采用制造成本法對生產產品進行核算。這是因為制造成本法能夠將產品費用分為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各項與產品生產相關的費用都有各自的歸屬,生產成本最終計入產品成本,期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這種成本核算方法能夠將產品生產的成本信息全部包含在內,保證了成本核算的精確性。在企業成本核算中,可以將產品生命周期作為成本核算的全過程,將產品生產前的各項費用以及生產后的經營銷售階段的各項費用進行計算,保證能夠對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包含在內。同時,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還要全面考慮各個方面的成本支出,例如人力資源成本、機械設備成本等方面的支出,根據企業的發展不斷加深成本核算的內容,使企業的成本核算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
在制造業企業中,加強成本核算是當前每個企業都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這是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的基本要求。制造業企業通過提高對成本核算的重視程度,轉變企業傳統的成本管理思想,選擇適合企業生產產品特點的成本核算方法,確定成本核算范圍,從而加強成本核算,能夠為成本管理提供精確有效的成本信息,能夠讓企業進行精準的成本控制,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自身成本優勢,在同行業市場博弈中取得勝利,從而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