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發展背景下,人與人的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為此,小學體育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重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并將其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與競爭相比,合作可以促進時代的發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從而增強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提高小學生體育學習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學生;合作意識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5-0062-02
引 言
合作學習,是指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下,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保持和諧的關系,平等和民主地相處。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科學的教學模式。目前,我國大部分學生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比較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加強對小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體育教學是一項群體性的、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活動,在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探索培養小學生合作意識的途徑和方法,增強小學生的合作意識。
一、準確掌握合作的時機
我國部分小學體育教師錯誤地認為,合作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導致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著放手不管的現象。其實,合作學習不僅僅是簡單的形式上的合作學習,也不是小學體育教師隨便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就完成了合作學習的目標。如果小學體育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剝奪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那么將會阻礙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準確把握合作的時機和尺度。小學體育教師要有效利用分與合兩種教學形式。在使用“合”的教學形式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述實際教學內容,演示和講解相關動作,并制定明確的小學體育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小學體育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要有效利用“分”的教學形式,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權力,樹立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例如,在教學“跪撐爬行”這一課時,首先,小學體育教師要向學生詳細說明這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跪撐爬行過程中的要領和技巧等,使學生掌握在活動開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其次,小學體育教師要將班級中的學生合理地劃分為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并要求小組學生到指定場所完成學習的動作,進而親身體會跪撐爬行的技巧。最后,小學體育教師要將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跪撐爬行演示,要求學生根據本組實際的表現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進而有效地完成小學體育教學任務。
二、利用體育游戲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積極使用趣味性較高的語言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緩解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壓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合作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欲望[1]。同時,小學體育教師要摒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能力。在小學體育游戲設計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單人游戲改為集體游戲,進而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參與游戲的機會,使學生在游戲中積極地進行合作與交流,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開展“踢毽子比多”這一游戲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以學生實際踢毽水平為依據,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實力均衡的合作學習小組;并要求每個小組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比賽,哪一個合作學習小組踢毽子踢得最多,那么這個合作學習小組就會取得勝利。在體育游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和交流如何取得比賽的勝利,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合作小組的凝聚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小學體育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圓圈傳球”的游戲,班級中的學生需要圍成一個小圈,一名學生將球傳遞給下一名學生。這樣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輔的體育游戲,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權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體育游戲結束后,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交流和討論自己在游戲中的體驗和感受,進而深化學生間的友情,促使學生為下次更好的合作進行充足的準備。
三、積極轉變體育教學觀念,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目前,我國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然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沒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更沒有創新和優化教學方法。部分小學體育教師錯誤地認為,體育教學是以其他文化課為中心開展的,體育是一門趣味性較強的學科,因此不需要改革教學方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會要求學生在體育課程中自由活動,給予學生大部分自由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體育項目的順利開展。如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那么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更不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依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積極傳授一些有用的體育知識,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地交流與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完成和學習相關的體育項目,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前后滾動”這一課時,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升教學內容安排的合理性。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要求學生積極交流前后滾動的技巧,鼓勵學生共同學習和研究前后滾動這一動作。
四、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
如今,我國的獨生子女較多,他們大部分缺乏合作意識,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堅持以自我為中心,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小學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積極地發現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找到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要位置。小學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禮儀舉止方面的訓練,使學生文明、禮貌地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謙虛謹慎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善于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小學體育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體會到自己是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學體育教師要將合作精神積極地融入每一項體育活動中,讓學生感到合作精神就在自己的身邊。
例如,在教學“30米快速跑”這一課時,小學體育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邀請幾名學生到指定場所示范基本動作,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同時,在運動會比賽、課間操等體育活動開展中,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融入合作精神,重點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體育活動帶來的良好體驗。
結 語
在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合作意識是必不可少的優秀品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合作學習模式有效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指明方向。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小學體育教師要有效利用體育游戲,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準確把握合作學習的尺度和時機,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楊秀珍.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自主學練”教學模式[J].亞太教育,2019(10):117.
作者簡介:張繼承(1978.4—),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