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芬
很多人在患了中風(腦卒中)之后,要么陷在疾病的痛苦中自怨自艾,要么就是覺得治療效果不錯,中風就算過去了,自己絕對不會倒霉到還會有第二次中風。而2006年中國卒中事件急診登記數據庫顯示,我國22家醫院的中風患者中,有41.5%為再發,而以在1年內復發的最多。
是否有辦法扭轉這種局面呢?當然有!首先要認識到中風后預防再中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再加上合理的方法,就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具體來說,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中風來說,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血脂異常、高血壓、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的幾率是血壓正常人的6倍,大約80%的腦出血患者都是由于高血壓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性比正常者增加2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升高會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使血液變黏稠,血流緩慢,供應腦的血液量減少;同型半胱氨酸可使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導致脂質沉積以及血栓形成,進而增加中風風險。所以,一定要遵照醫囑,規律服用調脂、降壓、降糖、葉酸等藥物,控制危險因素。
對于中風,尤其是缺血性腦卒中,常常存在一些血管病變,比如嚴重的血管狹窄,處理這些血管狹窄,可以顯著降低再次出現缺血性卒中的風險。
有些中風,雖然表現是腦卒中,但是根本原因可能不在腦血管,而在其他地方,這時候要注意尋找其他可能引起腦卒中的疾病并給與治療。比如風濕性心臟病和冠心病都能誘發中風,風濕性心臟病最容易形成栓子,一旦栓塞在腦部,就會引起中風;而冠心病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一旦脫落栓塞腦部,也會發生中風。
(1)健康飲食。健康飲食主要有兩個原則,一個是平衡,就是不能偏食;另外一個是適量,就是什么都不能吃太多。具體還有很多細節,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或者咨詢營養科醫生。
(2)規律鍛煉運動。進行一些輕到中度的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量訓練,有助于維持心腦血管的良好狀態,也有助于降低中風風險。每周至少保證3~5次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次運動30~60分鐘,也可以以10分鐘為單位,累積每天達到30~60分鐘;每周進行2~3次抗阻力量訓練,以鍛煉全身的大肌肉群。
(3)維持健康體重。肥胖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的危險因素,因此,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能量攝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維持健康體重。那么,什么樣的體重算健康體重呢?可以通過BMI來計算,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國際上認為18.5~24.9算正常,而我國認為18.5~23.9算正常。維持健康體重的具體方法,其實就是上面的兩條,管住嘴和邁開腿,健康飲食+規律鍛煉。
(4)規律作息。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久坐,避免情緒波動等一切有可能誘發中風發作的原因。
(5)戒煙。吸煙不僅會影響腦血管,還會影響心血管,還是很多癌癥的危險因素,因此,吸煙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應當徹底戒煙。
(6)限制酒精攝入。目前對于酒精的認識,普遍的觀點還是大量飲酒影響身體健康,少量飲酒對健康的影響不大,因此,普遍推薦的是限制酒精攝入。那么要限制到什么程度呢?每日不超過25克的酒精量。對于白酒來說,那就是大約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