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小學語文必須面對的難點之一,如何使中年級這個過渡階段的習作教學,既能繼續(xù)使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又能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亦很難把握。開放式的習作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文字。作文目標的開放,使學生易于表達;作文訓練形式的開放,使學生有所表達;作文過程向有聲語言開放,使學生善于表達;作文評價方式的開放,使學生樂于表達。
反思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弊端,學生不愛寫作文的主要原因是寫不出教師要求寫的那些既有意義又符合章法的命題作文,只好千篇一律的按照標準化的要求去編造?!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中年級的習作目標,是一個貼近學生實際的、強調(diào)學生主體性的、開放性的習作目標。它指出:向?qū)W生的感情和內(nèi)心世界開放,讓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心?!毕蛉w學生開放,重視了個性差異的存在,強調(diào)“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毕?qū)W生的思維開放,提出要“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p>
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實際,應該認識到作文是一個充滿人性美的、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活動。要樹立新的作文教育理念,力求作文教學向“真”(體驗真、感情真)與“新”(思維新、表達新)的方向邁進。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還處于幼稚的發(fā)展初期,認識生活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再加上單調(diào)的“學?!彝ァ眱牲c一線的生活學習軌跡,使學生缺乏寫作素材,無“米”下鍋。《新課程標準》向我們提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因此,要拓寬作文訓練的思路,建立靈活多樣,立體多邊的訓練形式。
如何才能使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呢?一是引導他們觀察生活,提高他們發(fā)現(xiàn)和捕捉生活細節(jié)的能力;二是要他們參與實踐,體驗生活。例如,組織學生做一回“小小采購員”,也就是讓他們?nèi)マr(nóng)貿(mào)市場買菜,用10元錢買一桌菜,看誰買的菜價廉物美。實踐之后的作文沒有哪個學生說不會的。觀察、體驗為學生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同時也為學生的寫作帶來了永不枯竭的源泉。
在活動中學生總是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張揚著生命的活力。學生在活動的基礎(chǔ)上作文,不但覺得容易,而且作文還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顒拥男问绞嵌喾N多樣的。
(1)繪畫式作文。例如,寫景狀物的作文,可以先畫圖再作文。在畫圖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觀察,有了寫作的順序和思路。
(2)游戲式作文。例如,組織一次“運物接力賽”后作文,學生既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快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3)表演式作文。例如,續(xù)編《小山羊和小灰兔》,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把課文內(nèi)容用課本劇的形式表演出來。他們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不僅深入理解了習作材料,激發(fā)了想象力,還很自然地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例如,表演《會搖尾巴的狼》這篇課文時,學生不僅對課文語言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還注重了對對話語氣的體會和面部表情的觀察。表演之后再引導學生寫讀后感或參與表演的發(fā)現(xiàn),真有水到渠成之感。
(4)動手操作式作文。例如,做一個小實驗或完成一個小制作后,把過程、感受、發(fā)現(xiàn)寫下來。
以上這些開拓學生寫作空間的方法都能減輕學生寫作的壓力,讓他們有所表達,也樂于表達。
根據(jù)有關(guān)心理學實驗,小學二、三年級通過口頭談話而后寫作,可以明顯地提高書面語言的表達質(zhì)量。因為這一學段的兒童觀察力還不強,感知事物時,往往是籠統(tǒng)的或不正確的,加上受遺忘的影響,對事物的印象、認識往往是模糊地。因此,如果只憑他們感知的印象來寫,就會產(chǎn)生脫漏、含糊甚至錯誤的現(xiàn)象。而經(jīng)過互相談?wù)?,就能通過口頭語言的幫助,與感知的印象更加明確和完整,就能補充感知不清或遺忘的東西,糾正感知錯誤或混淆的東西。在此基礎(chǔ)上把它寫出來,自然就能使寫的東西比之前豐富具體、正確周到。
作文教學中,教師評改作文時習慣用“糾謬法”,只看到或只強調(diào)學生失誤或不成功的地方,挫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據(jù)心理學家分析,缺乏肯定和鼓勵的批評會使人情緒低落,而情緒低落會直接影響人的行為。一句鼓勵的話,會使人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情緒狀態(tài)就會提升,整個大腦的神經(jīng)活動水平提高,從而更好地完成任務(wù)。作文教學評改開放的宗旨就是讓學生獲得創(chuàng)新成功的樂趣。
首先,作文評改中多用激勵性評價,通過給高分,給予鼓勵性評語,提供“發(fā)表”機會等形式,讓學生樹立“我能寫好”的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生新的創(chuàng)新動機,使作文教學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其次,把評改權(quán)下放給學生。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個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卑才鸥鹘M一起閱讀小組成員的習作,進行討論和交流,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這樣得評改,學生不但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而且平等交流的意見,學生易于接受;另外,分層評價,建議性評價和延時評價等開放性評價方式,都有利于創(chuàng)設(shè)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使學生的寫作充滿生機。
開放式的作文教學能使中年級學生的作文回歸到抒發(fā)個性、自由表達的本真,讓一度枯燥、機械、僵化的作文教學趨向自主、活潑、生動的發(fā)展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