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的深入進行促進了情景化教學方式的盛行。情景化教學要求把教學內容置于一定的教學情景中,并和學生的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構建出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形式呈現多樣性和靈活性,從而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探究,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教材有很多課文具有很強的年代氣息,而且文質兼美。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和教學內容導入相應的影視資料,將課文的時代背景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進而有效增進學生與所學課文的情感,促進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邊城(節選)》一文時,由于小說寫成于1931年,書中描述的愛情觀與目前人們的愛情觀有著較大的出入,學生在學習時會產生很多疑問,或者難以理解。因為,現在高中生接觸到的是“快餐文化”,喜歡直白和快捷的表達方式,對于含蓄的表達不能有效地理解。學生也很難理解翠翠的性格特點,翠翠天真無邪,集真、善、美于一身。因此,如何讓學生深入地理解翠翠的愛情觀和性格特點就成為了閱讀教學的難點。在學生預習了本課的基礎上,教師可給學生播放凌子風在1984年執導的電影《邊城》,電影的開頭就呈現了安靜平和、清新自然、風景美麗的邊城,畫面優美清新,猶如世外桃源;這里的人們勤勞、淳樸、善良。這樣的美景孕育的翠翠肯定有著無比善良的性格和單純質樸的愛情觀念。
只有學生樂學而想學,才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高中學生對他們喜歡的影視或文學作品有著很強的探究意識和熱情。因此,把閱讀教學和影視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給學生帶來些許未知的期待,進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這就是利用影視資料構建閱讀教學情景所產生的效果和最大魅力。
對于所學習的課文,如果學生能提出有見地的問題,說明學生認真研讀了文本。因此,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能有效解決問題,就成為教師必須研究的課題。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提問題的能力,可擴散學生的語文思維,可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在閱讀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提問,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學習過《荷塘月色》一文后,讓學生結合朱自清的其他作品,總結出朱自清散文的寫作風格和特點,然后查找資料,了解《荷塘月色》的寫作背景,并提出自己的問題。高中學生有非常強的主見,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容易受到學生的喜愛,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展示自我的才能。學生提出了下面的問題:“朱自清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而非要去荷塘?”“作者在荷塘周圍散步的過程中想到了什么?”“作者寫這篇文章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情感?”這些問題的提出說明學生對文章的時代和文化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這樣學生就很好地抓住了《荷塘月色》的主題所在。
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主提問,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構建起一定的教學情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并通過深入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而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是戲劇和小說,小說具有很強的故事情節,學生一般都喜歡閱讀,但是很多學生并不喜歡戲劇,原因是無法有效理解文本內容。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戲劇,如何有效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和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情感呢?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角色來創建教學情景,這是很好地引導學生快樂閱讀的方法。
比如在學習《雷雨(節選)》一文時,學生對周樸園、魯侍萍、周萍重逢的情節不能很好地理解,因為三人之間的關系復雜,而且情節曲折,三人的心理沖突非常強烈。本文所處的社會背景和學生所處的年代相差太大,這就給學生理解本文的精髓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可利用角色扮演法開展教學活動,在學生熟讀課文和了解了相關的寫作背景和文化背景后,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的扮演者熟悉所扮演人物的情感變化后,要求學生用適當的語言、語調、表情、動作表現出來。每個小組表演完后,可讓學生發表看法,最后老師總結,對于好的地方要表揚,對于欠缺的地方可指出來,避免后面上臺表演的小組重蹈覆轍。這樣的角色扮演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掌握了課文的精髓。
很多高中學生都有舞臺夢,給他們創造機會,把他們難以理解的文本內容通過角色扮演的模式化難為易。這樣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提升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總之,創設情景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激活高中生的語文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進而使語文教學變得輕松和快樂起來,使學生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