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作為社會交際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視,是現代社會公民在社會中生存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作為語文中實踐性最強的口語交際教學也被提上了日程。在當前網絡普及的背景中,網絡環境將口語交際教學提上了一個新的層次,因此,面向學生的未來,著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是現在高中口語交際教學所承擔的重要任務。
網絡為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巨大、海量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最大范圍的資源共享,整合口語交際教學體系,發展口語交際新的教學題目、新的內容、新的教學手段,實現口語交際教學的優化。
例如,在朗誦教學中,首先,教師利用功能強大的網絡技術整合朗誦教學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并結合網絡資源庫中最新的教學資源對朗誦教學內容進行相應補充,并把朗誦教學進行小單元的分割。其次,發揮網絡技術的教學優勢,讓學生在一定的朗誦教學任務下進行一項一項的朗誦技巧學習,直到最后完全掌握朗誦的所有技巧。
如以第一冊的《雨巷》、第二冊的《采薇》、第三冊的《蜀道難》、第四冊的《雨霖鈴》、第五冊的《歸去來兮辭》建立詩詞朗誦教學體系。首先教師講解第一冊《雨巷》的朗誦技巧,然后在之后的詩歌教學中滲透朗誦教學,讓學生能夠向著朗誦的更高層次不斷學習,在不斷鞏固舊的朗誦技能的同時學習新的朗誦技能,最后通過五冊朗誦的體系性教學,讓學生完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的口語交際知識體系,掌握基本的理論和技能,能夠朗誦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感情,使自己成為在口語表達中獨立、創新的個體。
將網絡技術的多種方式與口語交際學習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進而提高學習口語交際效率,增強口語思維能力。
例如,在討論教學中,利用網絡技術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深刻的表現力,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教學,活化口語交際教學,優化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一方面,在閱讀寫作訓練中,進行相關的口語交際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表達積極性,讓學生在閱讀訓練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在寫作訓練中讓學生討論寫作思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如以《勸學》為例,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論述的角度和設喻的幾種形式后,通過討論的形式,利用與課文相關的閱讀寫作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利用信息技術展現初中學過的《勸學》,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擴展口語交際的視野;或是圍繞《勸學》中的一個分論點,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討論,讓學生在寫作討論中理清表達思路,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1.以網絡為切入點
以網絡為切入點展開口語交際教學,可以降低口語交際教學的難度,豐富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讓學生在富有新意的教學活動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辯論教學中,教師將網絡資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語言表達范疇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體會口語交際教學的樂趣。如以《寡人之于國也》一課為例,教師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重點解讀文章中孟子的辯論技巧。在《寡人之于國也》一文的辯論解讀基礎上,教師利用網絡開展辯論教學,通過下載網絡上傳播率高的辯論視頻,比如《奇葩說》《未來說》《我是中國好少年》等視頻,來補充辯論教學的內容,開放教學結構,然后再選取在學生中關注度高的話題進行正反雙方辯論比賽,讓學生根據自己支持的正方或是反方引經據典展開自由辯論。以網絡為契機展開辯論教學,讓學生在辯論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辨,提高表達能力。
2.構建教學情境
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信息資源來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轉換口語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快速調動學生情緒感知,讓學生快速進入口語交際角色,有助于學生理解、感悟和增強口語交際的學習目的性。
例如,在演講教學中,讓學生在與演講相關的教學情境中不自覺地把自己的角色帶入進去,更加深刻地體會演講者所要表達的情緒。以《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教學為例,在學生了解演講的一般結構,能夠聯系時代背景感知文章所表達的自由、平等、民主的主題的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提供幾種不同的語境,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寫演講辭并嘗試演講,利用網絡技術構建與演講內容相關的情境,可以搭配相關的圖片或視頻。通過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使他們不自覺地帶入自己的角色定位,來加深對演講教學的認識,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以網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時代給傳統的口語交際教學帶來了挑戰。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來探索口語交際教學的途徑,不僅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必然,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教學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