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繽
摘要:在城市化背景下,我國城市人口快速增長,規模不斷擴張,致使城市地表水流量顯著增加,從而導致內澇問題頻繁發生。海綿城市的建設,則可以有效緩解城市地表積水問題,減少城市內澇的發生,促進城市水循環系統的完善。本文通過淺談海綿城市對社會發展的意義,希望對人們了解海綿城市有所幫助。
關鍵詞:海綿城市;社會;水流
引言:
內澇是現階段城市常見問題之一,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會發生內澇、地下水污染和生態系統受到破壞等問題。而建設海綿城市則是解決這些城市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對海綿城市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行解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建設海綿城市的必然趨勢
(一)海綿城市概述
海綿城市也被稱為水彈性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水時將蓄存的水“釋放”然后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是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這種城市類型是我國大力提倡的城市發展內容,其本質是建立一套集雨水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于一體的水循環系統。
(二)海綿城市的特點和優勢
海綿城市的優勢在于對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在下雨過程中進行吸水、凈水和存水,等到缺水時,再將水進行循環利用,繼而推動城市水的可持續發展[1]。在現代城市水污染問題十分嚴峻,想要確保水污染的治理效果,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治理理念,而建設海綿城市則是重要的途徑。
與傳統城市雨水治理方法相比,海綿城市的治理方式更具科學性和可行性。下水道排水是傳統城市雨水治理的主要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不僅排水量差,且容易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果下水道堵塞,將會引起城市內澇問題的發生。并且雨水流經下水道,無法得到凈化。而海綿城市則采用了先進的積水治理方法,應用了現代科學技術,能夠對地表積水進行回收和儲存,并在需要時補充,真正建立了完善的城市水循環系統。尤其是對于北方干旱區域的城市來說,建設海綿城市對其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設海綿城市的意義
(一)建設海綿城市是發展觀念的轉變
傳統城市的發展理念為高樓大廈和水泥街道,在這種理念下,城市雖然看似十分壯觀,但卻變得十分堅硬,人們在這種環境下生存,既冰冷又生硬。究其原因,主要是水泥建筑成為了城市的主要顏色,城市內缺少綠色植物,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這也是導致城市諸多問題發生的重要原因。而建設海綿城市是樹立以生態理念為基礎的城市發展理念的體現,可以改變城市人群的生存環境。
(二)建設海綿城市有利于凈化城市污水
排污工程是海綿城市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城市需要將先進的排污技術作為依托,構建排污體系,以此來凈化城市地表的積水[2]。由此可知,海綿城市一旦建立,將會對城市污染物進行有效處理,促使城市污水得到徹底的治理。
(三)建設海綿城市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
建設海綿城市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還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首先,建設海綿城市能夠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城市的運行效率會因此得到提升。同時,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對綠地、園林等生態工程進行完善,不僅可以凈化城市空氣,為城市居民體閑娛樂提供場所,還能夠實現雨水的可持續利用,繼而在最大限度上緩解城市缺水問題,這一點對于北方干旱地區的城市尤為重要。其次,建設海綿城市需要重視對天然水的保護和利用,要求城市減少下水道的數量,這在無形中就減少了管道材料和人工的成本。一旦綠地、園林與基礎設施進行連接,即可對自然水進行凈化和保護,從而減輕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治理壓力和成本,可以說,建設海綿城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民眾的偉大工程。
三、建設海綿城市的建議
建設海綿城市的要點在于對水進行控制。城市自古至今都是人們的聚集區域,也是人類改造自然界最徹底的區域。現代城市不僅對地表進行了改造,同時也改造了地下,這就導致人們在建設城市過程中,不能出現任何疏忽,一旦存在問題,將會對整個城市的安全造成影響。
最近幾年,經過業內人士的多年研究和試驗,對于建設海綿城市已經初步達成共識,且制定了管理海綿城市的理念,提出了建設海綿城市的方法。例如:對城市現有下水管道系統進行源頭控制、在改造城市過程中,需要將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通過科學的規劃,對設計方案進行貫徹落實。因此,建設海綿城市不是一句空談,而是具備充足理論依據和實踐證明的。
目前,我國政府已經逐漸意識到構建海綿城市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制定政策,要求一線城市發展海綿城市,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些城市的環境和空氣實現了有效改善,且內澇次數明顯減少。由此可知,雖然建設海綿城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但其取得的效果卻不是用金錢和時間來衡量的。
現代城市在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需要做好科學的規劃,這也是基礎所在。同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促使多種功能實現融合,構建海綿城市系統,以此對水進行智慧化的管理。
此外,城市還要把握PPP的發展機遇,拓展PPP融資渠道,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以此來解決海綿城市建設成本高的問題。并且將PPP作為建設海綿城市的模式,可以達成城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發展。
最后,海綿城市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各職能部門應達成合作,共同參與其中,例如:園林部門、水利部門、氣象部門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海綿城市建設的質量,其效果才能充分發揮。
結論:
綜上所述,建設海綿城市是城市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政府部門需要重視海綿城市的發展,并且采用合理的方法,建設海綿城市,繼而充分發揮海綿城市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英.淺析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排水系統建設中的應用[J].居舍,2018(35):8.
[2]劉少由.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給排水建設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8(12):168-169.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