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芬 郭瑞瑋 許宇博 劉馳 田金玉 趙增黨



【摘 要】 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是解決合作社資金不足和金融產品短缺難題的重要方法,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三大風險:資金風險、信用風險和管理風險。文章以內蒙古為例,基于層次分析法對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判斷選擇。研究發現:資金風險對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影響程度最高,特別是資金籌集渠道和資金流動性;其次為管理風險,重要的是管理機制的制定和運行?;诖?,提出防控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風險的對策建議,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 資金互助; 風險控制; 層次分析法; 農民合作社
【中圖分類號】 F321.4;F27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9)02-0065-04
農民合作社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資金不足、金融產品短缺成為關鍵制約因素[ 1 ]。部分規模較大、發展比較規范的農民合作社內部社員之間開展資金互助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短缺問題。但由于社員風險意識淡薄、操作欠規范、風險防范意識缺乏等,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活動存在資金風險、信用風險和管理風險[ 2-4 ]。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進行全面有效的風險管理,對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的順利有序進行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5-7 ]。為有效防控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筆者以試點省區內蒙古為例,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研究影響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重要因素,以期有效防控風險,從而促進農民合作社和農村金融的健康發展。
一、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分析
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主要反映在資金籌集與投資、信用的安全、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落實等環節,主要存在三大風險:資金風險、信用風險和管理風險。
(一)資金風險
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資金風險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資金流動性、資金籌集渠道和社員收益機制。
1.資金籌集渠道
考核合作社內部有效資金來源,不僅包括籌集資金的數量而且包含資金來源是否有效且穩定。資本的充足率是合作社提供資金互助服務的前提,若資金充足率低,則很難支撐起資金的放貸速度,易造成資金困難的局面,引起資金風險。
2.資金流動性
互助資金流動性的高低直接影響資金鏈能否正常運行。一旦資金流動性降低,缺少有效資金補充,極易產生資金鏈斷裂,導致資金風險。
3.社員收益機制
考核社員從合作社資金互助中獲得的收益和合作社資金互助是否對社員有足夠吸引力。收益利率高低直接影響社員參加資金互助的積極性,建立相應的社員入股收益機制,吸引更多社員加入資金互助,有助于降低資金風險。
(二)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在農村借貸中是導致正規金融組織以及合作社出現財務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信用風險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擔保抵押情況、借貸申請制度和借款回籠制度。
1.抵押擔保情況
考核借款的資金債務者是否有足夠的還款能力,若還款能力薄弱,易導致資金鏈斷裂,從而帶來信用風險。大多數社員擁有的土地房屋抵押權不明確,再者抵押物與貸款金額不具有相應的對價,使得抵押擔保存在風險。
2.借貸申請制度
目前,合作社資金互助借貸制度設計有欠缺,對部分不合法行為未起到制約作用,損害了資金互助的正常運轉。特別是對借貸的申請制度審核不夠嚴格,缺少對貸款者歷史信用記錄以及借款用途的審核[ 8 ]。
3.借款回籠制度
主要包括借款逾期情況、還款方式以及資金周轉的速度。借款的逾期發生越頻繁,資金周轉速度越慢,導致貸款不能按時償還造成信用風險。
(三)管理風險
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管理風險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操作人員素質、內部監管力度和管理機制。
1.操作人員素質
操作人員主要指管理者和財務人員。主要考核管理者是否具備組織協作能力以及現代化經營管理的思維,財務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
2.內部監管力度
主要考核合作社內控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內部監管制度是否被切實應用于日常資金互助活動中還是流于一紙空文。
3.管理機制
主要考核是否制定系統有效的資金借貸管理制度。資金借貸管理制度是預防、處理管理風險的重要保障。
二、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合理控制內部資金互助風險的關鍵在于找到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層次分析法是通過對評價目標進行逐層分解,細化指標,再對相關指標進行評判得分,并乘以相應權數后得出最終結論的分析方法[ 9 ]。筆者以內蒙古為例,在實地調研和專家訪談的基礎上,研究分析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構建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影響因素層次結構模型
層次分析法關鍵的第一步是構建好的結構層次模型。利用層次分析法對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可建立三個層次的分析結構,即目標層、準則層和決策層。資金互助風險為目標層A,資金風險、信用風險以及管理風險為準則層B,資金流動性、資金籌集渠道、社員收益機制、擔保抵押情況、借貸申請制度、借款回籠制度、操作人員素質、內部監管力度和管理機制為決策層C。決策層是準則層因素對影響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更為全面的量化。詳見表1。
(二)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影響因素指標評價標準
基于已確定的層次結構模型,對處于同一層次的各指標分別進行兩兩比較評分,通過賦值方法將定性研究轉為定量研究,從而判斷下層元素對上層元素的重要性程度,確定各層次中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根據分析的需要運用yaahp軟件,設計1到9九個標度的指標,標度分別為:“差”“較差”“一般”“較好”“好”以及各中間值。綜合考慮專家意見,得到資金互助風險中各因素指標的權重,根據權重大小得出各因素指標對于資金互助風險的影響程度。
(三)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的各因素影響度分析
準則層分析得出:資金風險因素對資金互助風險控制影響程度最高,管理風險次之,信用風險最小。通過對內蒙古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風險調查分析,如表2,資金風險權重最高為0.5936,因而其對合作社資金互助風險的影響程度也相應較高;其次是管理風險權重指數,為0.2493;而信用風險影響權重最小,僅為0.1571,但根據分析其影響程度仍不可忽視。
1.資金風險
影響資金風險的細分因素中,資金籌集渠道對資金風險影響程度最高,資金流動性次之,社員收益機制影響程度最小。
在資金風險方面,基于對內蒙古農民合作社調查數據,見表3,資金籌集渠道對資金風險具有重要影響,權重為0.6267;資金流動性對資金風險的影響為0.2797,影響程度次之;社員收益機制的權重為0.0936,影響程度較低。農民合作社互助資金籌集渠道狹窄是導致資金流斷裂而產生資金風險的重要因素。
究其原因歸納為三方面:一是資金主要來源于農戶參與入股,缺少政府、企業等股東的投入。如果這一狀況持續下去且在合作社本身發展不佳的背景下,僅依靠社員投入的資金難以維持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的穩定有序運轉,從而造成資金風險。二是由于農業生產周期較長,畜牧養殖種牛種羊購買等前期投入資金量大,且資金回收期相對較長,降低了資金流動性。三是農戶難以在短時間償還借款,加大了資金互助的風險系數,導致資金風險。
2.信用風險
影響信用風險的細分因素中,借款回籠制度影響程度最高,擔保抵押次之,信貸申請制度最小。
在信用風險方面,以內蒙古農民合作社調查數據為例,如表4,借款回籠制度影響權重最高為0.6955,應該予以特別重視。值得關注的是擔保抵押情況的權重為0.229,應考慮到信用風險控制中。借貸申請制度的影響權重僅為0.0754,影響程度較低。
究其原因,從農民合作社和社員兩個主體角度分析如下:
一是基于合作社角度。從主觀因素方面來看,由于制度缺失、經營管理不善等,易造成合作社資金互助的信任危機;從客觀因素方面來看,由于農業生產受天氣影響、飼養周期長、風險不確定性較大,導致信用風險。二是基于借貸農戶的角度。主要原因是社員普遍缺乏信用意識,對社員還款缺乏強制性約束,懲罰力度普遍偏低,加大了合作社回籠資金難度,因而借款回籠制度和擔保抵押情況對信用風險存在較大的潛在影響。
3.管理風險
影響管理風險的細分因素中,管理機制對風險的影響程度最高,操作人員素質與內部監管力度影響程度基本持平。
在管理風險方面,以內蒙古農民合作社調查數據為例,如表5,管理機制影響風險的權重最高為0.6586;操作人員素質與內部監管力度兩方面因素權重影響程度基本相同,分別為0.1852和0.1562。
人力資本是管理的第一要素,管理人員的水平決定了管理機制效果的高低。合作社管理人員大部分是從內部社員選舉產生,文化素質和管理能力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基于農村特有的親緣地緣,日常經營管理中常出現以人情替代制度的現象[ 10 ],容易產生內部人員因謀求私利而非法操作,影響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的正常健康運轉,從而帶來管理風險。
(四)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主要影響因素的確定
判斷確定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控制主要影響因素是防控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的關鍵。
以內蒙古農民合作社為例,資金籌集渠道對決策目標的影響權重最高,為0.372,說明其對資金互助風險的影響程度最大;資金流動性和管理機制的影響權重較接近,均在0.16左右;借款回籠制度的權重在0.1以上;社員收益機制、操作人員素質、內部監管力度、擔保抵押情況以及借貸申請制度影響權重較小,見表6。
綜合上述分析,資金風險對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的影響程度最高,特別是資金籌集渠道和資金流動性。其次為管理風險,要側重對管理機制的制定和運行。同時,也不能忽視社員收益機制、操作人員素質、內部監管力度、擔保抵押情況以及借貸申請制度對資金互助風險產生的潛在影響。
三、對策建議
綜合上述分析,筆者針對有效防控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資金扶持儲備機制
一是政府可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減免稅等多種方式加大對農民合作社的扶持投入力度,同時將正規金融機構、銀行等與合作社鏈接。二是合作社通過建立公積金累積制度和社員利益分配制度等相對靈活的資金來源方式,從總收益中按固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積金,作為內部互助資金的資金儲備。
(二)健全資金信用和預算機制
一是強化信用意識。通過教育宣傳、建立誠信檔案等提高農戶信用意識。在借款回籠制度和資金流動性風險控制方面,主要針對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信用風險的類型、成因等特點,著重強化農戶的信用意識并提高專業文化素質。二是加強經營管理。建立資金預算機制,合理安排資金經營使用計劃,保障資金流動率處于合理區間。
(三)完善資金監管機制
一是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建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綜合協調機制。二是制定切實有效的內部資金互助管理制度,強化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的學習,確立董事會、監事會職責,防止出現以人情替代制度的現象。如借款各環節的監管:發放借款前應對借款人歷史信用記錄、借款資金用途、借款周期、擔保方式等全面系統地了解;借款中隨時關注借款者是否有嚴重的經濟波動;借后通過建立相應的損失賠償機制,使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于凌霄.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行為及風險探究[J].中國商論,2016(19):63-65.
[2] 李明賢,周蓉.社會信任、關系網絡與合作社社員資金互助行為:基于一個典型案例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8(5):103-113.
[3] 楊智玲,鞠榮華,楊汭華.農民資金互助社的自律行為與監管選擇[J].農村經濟,2018(1):69-75.
[4] 李瑞芬,許宇博,郭瑞瑋.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風險現狀調查分析:以內蒙古為例[J].會計之友,2018(4):98-101.
[5] 張培,王愛民.社會資本影響農戶參與資金互助社意愿的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8(1):53-57.
[6] 佘松濤.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管理與運營[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4):88.
[7] 劉娜,趙慧峰,陳紅.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的思考與分析[J].會計之友,2011(7):51-52.
[8] 舒利敏,楊琳.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實施現狀研究[J].會計之友,2015(23):44-50.
[9] 申志東.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國有企業績效評價體系[J].審計研究,2013(2):106-112.
[10] 雷鵬,韓山,賈偉.資金互助組織如何實現風險防控:基于河北、山東調研案例[J].銀行家,2017(1):106-109.
【基金項目】 農業農村部軟科學項目(2018098);北京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D171100002117002);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16JDYJB017)
【作者簡介】 李瑞芬(1966— ),女,陜西榆林人,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北京新農村建設研究基地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財務;郭瑞瑋(1991— ),女,山西太原人,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財務;許宇博(1992— ),女,內蒙古包頭人,中國兵器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研究方向:農村財務;劉馳(1996— ),男,陜西渭南人,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財務;田金玉(1996— ),女,北京人,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財務;趙增黨(1976— ),男,河南南陽人,南陽市農業干部學校,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