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職業高級中學 江文淵,王瑞君
隨著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及產業結構的升級,汽車維修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培養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索研究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方法,不斷創新改革教學模式。得益于我校與德國柏林職教集團(GFBM)共同合作的汽車機電維修項目,我校已經建立了實訓、實習和生產相結合的生產性實訓教學體系,并開展了全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研究。
全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學校生產性實訓教學鏈的基礎上,服務于汽修專業實訓課堂的教學需求,對整個汽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全程行動導向是以企業實際工作任務為學習任務,以企業工作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其具體教學模式結構如圖1所示。
全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教學環節是以企業實際工作過程為基礎,結合教學規律設計而成。整個過程包括任務引入、信息資訊、制定計劃、合作實踐、情景答辯及崗位交接等6個環節。從任務引入開始,每個環節都是學生個人或小組自主完成學習,直至最終崗位交接,完成任務。整個教學過程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管理協作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其每個教學環節的詳細說明見表1所列。

開展全程行動導向教學項目,讓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經驗基礎上逐步開展學習,整個實施過程以學生或小組自主式管理模式展開,整個學習主體將真正轉變為學生,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自主式組織管理模式從學習任務引入到最終的崗位交接,學生始終處于自主分工、小組討論、合作協助及相互監控的學習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引導和指導的作用。自主式的組織管理模式符合汽車維修企業中的工作方式。通過開展自主式組織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組織協調及崗位分工等職業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解決學生個體學習能力差的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全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將直接影響學習的進度和效果。因此,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采用了遞進式問題導向學習策略,如圖2所示。
遞進式問題導向學習策略是當學生遇到學習問題無法解時,先通過學習小組內部討論,試著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再通過小組之間的互助討論來解決問題,還是不能解決,再向教師求助。如果教師也不能解決則向行業企業專家進行求助,直到解決問題。遞進式問題導向學習策略中的問題求助的4個階段中,組內、組外、教師及專家各階段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產生的問題類型、難度及特點都不盡相同。因此,在解決問題后,要對問題進行分析反饋。不論問題是在組內、組外、教師或專家哪一階段解決的,都要將所有的問題進行分類,建立問題檔案。將問題產生的原因、問題討論的過程、問題解決的方法等進行記錄存檔,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表1 全程行動導向每個教學環節的實施

圖2 遞進式問題導向學習策略
通過遞進式問題導向學習策略的實踐和運用,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有了解決的途徑和方法,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知道,問題或障礙永遠伴隨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而解決問題能力是學生今后成長和發展的關鍵能力之一。
全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借鑒學校中德國際合作項目汽車機電維修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的優勢。同時,結合我校原有的以項目為載體的理實一體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和生產性實訓的教學體系中進行的教學改革。全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學校原有教學基礎,借助國際合作來進行深度教學改革,深入推進專業內涵建設的一次創新性嘗試。
學的基礎上,以職業需求為學習目標,以工作任務的學習任務,以工作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學生學習環節主體,開展整個學習過程,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改革。以學生的角度來學習從業者所需要的能力,將學習者和從業者進行了深度融合,使學生的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實現無縫對接。
為保證全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在整個教學模式中開創了基于學生學習組織的自主式行動導向組織管理方式,從而保證了整個全程行動導向學習活動有組織、有秩序、有效果。另外,還創建了基于學生學習問題解決的遞進式問題導向學習策略,從而解決了在全程行動導向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的解決,保證了學習活動地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