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吳書龍
變頻器是控制動力電池組與驅動電機之間電量傳遞的設備,既可將動力電池組的直流電(DC)逆變成交流電(AC)以給驅動電機供電,也可將制動回收時驅動電機產生的AC整流成DC為動力電池組充電。它是整個電驅動系統的核心部分。不同汽車制造商常常用自己的專業名稱來命名變頻器,例如,通用的“驅動電機功率變頻器模塊”、現代的“電機控制單元”、豐田的“帶轉換器的逆變器總成”及梅賽德斯-奔馳的“電力電子模塊”等。
在有的新能源汽車上變頻器還會與其他的小型高壓部件組裝在一起,成為集成式的變頻器總成。本文將以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上的逆變器總成為例,介紹其結構和原理。
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逆變器總成外觀如圖28所示,其內部結構如圖29所示。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逆變器總成內部為多層結構,結構緊湊,主要由電容、智能動力模塊(IPMs)、電抗器、電機控制單元(MG ECU)及DC/DC轉換器等組成,如圖30所示。
(1)逆變器和升壓轉換器。逆變器就是變頻器。由于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上有2個電機,發電機MG1和電動機MG2,所以有2個逆變器總成,分別用來控制MG1和MG2。當MG1和MG2用作電動機時,動力電池組的DC(201.6 V)先經過升壓轉換器轉換成高壓DC(650 V),然后逆變器將經過升壓轉換器增壓后的高壓DC(650 V)轉換成AC(650 V)來驅動MG1和MG2。當MG1和MG2用作發電機時,電機中產生的AC(650 V)通過逆變器轉換為DC(650 V),然后經升壓轉換器降至201.6 V的DC以對動力電池組充電。
在一個給定的功率輸出要求下,如果電壓升高,電流則會相應減小,這樣可以減少電阻損失,提高系統的效率。這也就是為什么在逆變器將DC轉換成AC之前用升壓轉換器來提升電壓水平的原因。

圖28 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逆變器總成的外觀

圖29 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逆變器總成的內部結構

圖30 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逆變器總成內部組成
(2)DC/DC轉換器。DC/DC轉換器是將來自于動力電池組或電機的高壓DC(201.6 V)轉換成低壓DC(14 V),從而為車輛的低壓電器供電,為12 V輔助電池充電。
(3)MG ECU。MG ECU用來控制逆變器和升壓轉換器的工作。
(4)電容。新能源汽車變頻器都會使用高壓電容器,因此在變頻器工作或任何高壓組件連接變頻器之前,其高壓電容器必須先安全放電。電容器是通過變頻器自身內部的電路進行放電處理,自放電過程可能需要5 min~10 min的時間。對于需要在車輛的變頻器或電機電路上進行作業的技術人員而言,必須等電容器完成放電作業后,方能進行工作。
變頻器的控制原理基本一樣,均為控制一系列的功率晶體管接通或關閉,從而將DC轉換成AC、將AC整流成DC。最常用的功率晶體管為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但一些汽車使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效應晶體管(MOSFET)。豐田Prius混和動力逆變器總成的原理示意如圖31所示。
7.2.1 增壓原理
增壓操作是由升壓轉換器完成的。升壓轉換器主要包括智能電源模塊(IPM)和電抗器,IPM內置IGBT,如圖31所示。由MG ECU輸出頻率為5 kHz的脈寬調制信號(PWM)來控制相應的IGBT的導通或截止。當相應的IGBT導通時,電抗器被連接到動力電池組的高壓正、負電路之間,動力電池組給電抗器充電,此時電抗器自感線圈將電能轉化為磁能并存儲。當相應的IGBT截止時,電抗器就被切換連接到向逆變器的IGBT進行供電的高壓正、負電路上。此時,由于電抗器中的充電電流消失,其自感線圈內部磁場發生變化,磁場增強,從而由電抗器轉換給逆變器的電壓就升高了。
7.2.2 電機驅動原理
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的電機是三相交流永磁同步電機。所以,必須將動力電池組提供的高壓DC轉換成AC才能驅動電機,這個工作是由逆變器來完成的。為了完成DC轉AC的逆變功能,逆變器至少需要6只IGBT。之前已經提及過,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上有2個逆變器,所以該車的逆變器中共有12只IGBT,如圖31所示,每只IGBT都與1只二極管并聯。這是因為,逆變器不僅具備DC轉AC的逆變功能,還具備AC轉DC的整流功能。其中的二極管就是逆變器處于整流功能時使用的,這將在后續發電機充電原理部分會進行介紹。下面先介紹電機驅動原理。

圖31 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逆變器總成原理示意
電機有U、V、W3個定子線圈,每個定子線圈需要2個IGBT被觸發產生磁場,而IGBT是由MG ECU輸出的PWM信號來觸發的。MG ECU只有準確地知道電機轉子的位置,才知道觸發哪一個IGBT。因此,MG ECU通過判斷轉子位置傳感器信號來觸發相應的IGBT接通。此時,動力電池阻的高壓電經相應的IGBT到電機的定子線圈,定子線圈通電產生旋轉的磁場。利用右手法則判定磁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使電機轉子的磁鐵隨之轉動。
假設此時定子線圈W的IGBT導通,通過控制加在定子線圈V的IGBT上的PWM信號來控制電機的電流大小和頻率。當定子線圈V的IGBT導通時,電流上升,導通時間越長電機轉速越快。當定子線圈V的IGBT截止時,電流下降,截止時間越長電機轉速越慢。電機扭矩由電流大小控制,電機轉速由電流頻率控制。圖32所示為某一時刻的局部逆變回路。
7.2.3 發電機充電原理
在電機作為發電機作用時,轉子中產生旋轉的磁場,定子線圈切割旋轉的磁力線,從而定子線圈中產生電能。轉子每轉180°定子線圈產生的電壓方向改變一次,最終產生三相交流電。然后經逆變器二極管單向導通性和優先導通性變成直流電壓輸出。
此時由逆變器轉換的DC偏高,無法直接給動力電池組充電,仍需要通過升壓轉換器進行降壓。降壓原理和前述的升壓原理正好相反,當升壓轉換器中相應的IGBT導通時,電抗器將電能轉換為磁能,如圖33所示。當升壓轉換器中相應的IGBT截止時,電抗器將磁能轉換為電能給電容器充電,并進行了降壓。當升壓轉換器中相應的IGBT重新導通時,電容給高壓動力電池組補充充電。
7.2.4 DC/DC轉換原理

圖32 局部逆變回路

圖33 降壓原理(電轉磁)
DC/DC轉換器是將高壓DC(201.6 V)轉換成低壓DC(14 V)的裝置。由于不能直接將高壓DC轉換成低壓DC,因此這個降壓過程包含高壓DC轉高壓AC(逆變)、高壓AC轉低壓AC(變壓)及低壓AC轉低壓DC(整流)這3個過程。DC/DC轉換器的內部控制電路如圖34所示。晶體管橋接電路先將201.6 V的DC轉換為AC,然后經變壓器降壓,最后經整流和濾波電路轉換為14 V的DC輸出。

圖34 DC/DC內部控制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