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嵐,劉彩蘭,賈建芳,楊愛萍
(1.上海健康醫學院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上海 201318;2.上海市松江區婦幼保健院,上海 201620)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及健康的要求愈來愈高。妊娠期為特殊生理時期,家庭對產婦及胎兒的關注度較高,尤其重視孕期營養。由于缺乏科學指導,孕婦易出現營養過剩,特別是初產婦,既往無孕產經歷,巨大兒、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貧血、難產等發生率明顯升高,嚴重影響母兒健康。妊娠護理管理可有效減少不良妊娠結局,提升產婦及其家庭幸福指數[1-3]。雖然絕大部分孕婦進行正規產前檢查,但醫院排隊等候時間很長,實際得到醫護指導的時間十分有限。為明確妊娠護理管理對分娩方式、妊娠結局的影響,本研究利用微信對初產婦進行針對性護理管理,指導初產婦控制體重、準備分娩計劃等,增強了自然分娩信心,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1—12月在上海市松江區婦幼保健院建卡的初產婦600人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0例。對照組21~37歲,平均年齡(25.56±4.57)歲;觀察組21~38歲,平均年齡(26.03±4.34)歲;兩組初產婦年齡、學歷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納入標準:初產婦>20歲,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自愿進行研究;排除標準:經產婦,有精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功能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產前檢查和護理。孕12周后建卡,進行系統檢查,告知產前檢查時間、孕期注意事項。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利用微信進行妊娠護理管理。具體為:(1)指導初產婦加入微信群,通過微信群進行孕期相關知識宣教,緩解初產婦緊張情緒;護理人員對初產婦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講解,取得其信任;指導初產婦定期產前檢查,進行個性化心理護理,疏導不良情緒,做好妊娠期心理準備。(2)孕中期指導初產婦合理健康飲食、制訂科學運動方案,叮囑其多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質食物,攝入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多食新鮮瓜果蔬菜,實時監測體重、血壓及胎心變化;指導初產婦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振臂前走等,提高其身體素質。(3)孕晚期加強心理護理,向初產婦講解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根據初產婦情況幫助其選擇適合的分娩方式;指導初產婦學習分娩技巧與呼吸方式;叮囑產婦保持充足的睡眠[4-5]。
分娩后向兩組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共5個選項: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分別計 5、4、3、2、1 分。
記錄兩組并發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合并貧血、胎兒生長受限、產后出血、巨大兒)發生情況及分娩方式,比較滿意度調查結果。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合并貧血、胎兒生長受限、巨大兒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情況比較[n(%)]
觀察組平均得分為(4.78±0.27)分,對照組為(3.56±0.23)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t=8.56,P<0.05)。
妊娠護理管理是指從孕前或孕早期開始至產褥期結束的一系列保健管理措施,強調以科學管理代替經驗管理,能夠及時發現高危妊娠并進行干預,以達到改善母兒結局的目的。其主要內容包括營養指導、體重管理、孕期常規產前檢查、篩查高危妊娠、及時發現合并癥和并發癥并干預[6]。妊娠護理管理旨在增強孕婦健康意識、改善孕婦行為、提高孕婦生活質量、促進孕婦健康水平提高,是一種前瞻性的衛生服務模式,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好效果,提升醫療服務效益。在圍生期進行妊娠護理管理不但可以降低妊娠并發癥發生率,還可以降低病殘兒出生率,提高我國人口質量。針對初產婦自身情況制訂個性化妊娠護理管理方案,能夠有效減少不良妊娠結局,提升初產婦生活質量[7-10]。
初產婦沒有孕產經歷,缺乏孕產期保健知識,雖然定期產前檢查可以及時發現一些妊娠期并發癥,但目前我國人口較多,醫護人員缺乏,產前檢查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排隊等待上,且現行孕產期保健內容較籠統、形式單一,醫患互動少,教育時效性較差。初產婦中存在兩種情況:(1)孕期飲食結構不合理,部分初產婦偏食、不重視合理補充營養素,易導致營養不良;還有一部分初產婦則認為營養越多越好,結果導致營養過剩,增加了巨大兒、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發生率,間接導致剖宮產率上升。(2)部分初產婦對剖宮產不了解,一心想選擇剖宮產,這也是導致難產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一種干預早、孕產婦參與程度高、醫患互動性強的產前教育模式是提高孕產期教育有效性,降低剖宮產率,保證孕產婦和圍生兒健康的必要手段。
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網絡醫療帶來契機,使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醫患溝通和健康教育平臺成為可能。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發布的免費即時通信服務軟件,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接收和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具有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微信對人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與傳統醫療模式相比,網絡醫療具有及時、易獲得、針對性強、經濟的特點。利用微信對初產婦實施規范的孕產期健康教育,通過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和妊娠護理管理幫助初產婦全面掌握孕產期保健知識,提高遵醫行為和自我保健能力。
除此之外,利用微信進行妊娠護理管理時,可以根據孕婦情況提供個性化指導,監測孕期體重增長,篩查孕期危險因素,及時發現高危孕婦,進行專案管理,防止妊娠相關合并癥及并發癥發生,同時還可以緩解孕婦焦慮情緒,選擇合理分娩方式,保障母嬰安全,降低高危妊娠、難產發生率。
綜上所述,利用微信在妊娠期對初產婦進行針對性護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妊娠期及分娩期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及護理滿意度,此舉契合國家醫療體制改革政策,可以降低醫療成本,發揮社區一級醫院的作用,是解決孕婦“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有效措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