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健健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也在不斷更新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國互聯網產業逐漸成為社會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同時在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如何協調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成為了重要的問題。互聯網資源的合理應用和配置,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傳統區域化和差異化的轉變勢在必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生活工作的方式,而以往區域經濟發展的局限性也因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很大改善,區域經濟的發展能夠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突破,互聯網資源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互聯網資源能夠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的發展也進一步帶動了互聯網技術的更新發展。對此,本文分析了互聯網下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而探討了互聯網資源促進區域經濟的優化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資源 區域經濟 關系
互聯網技術不僅使人們的生活工作更加方便,而且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各行業對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企業都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轉型和升級。不過,由于區域經濟受到了行政區劃分的影響,互聯網資源的應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區域經濟對于互聯網資源的利用由于存在一定的行政壁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充分的利用互聯網資源,這就導致區域經濟的發展與互聯網資源共享之間存在很多的問題。雖然互聯網資源表面上指的是互聯網絡中的信息資源,但是反映在現實中就是原材料、產品、人力資源等經濟發展所需的實際資源。只不過這些資源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變現和獲取的方式途徑發生了轉變,可以成為互聯網資源,這些互聯網資源如何更好的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資源的優勢,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互聯網下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互聯網減少距離成本
通常情況下,傳統產業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距離問題是主要的問題,距離的增加會導致傳統產業的衰減,這也是傳統產業發展主要的影響因素。而互聯網資源的應用雖然不能徹底消除距離影響,但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緩解距離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減少距離成本。互聯網資源的出現,壓縮了經濟運行的成本,地域之間可以實現無差別,時間地位逐漸提高。互聯網資源的應用,使人們的消費觀念和傳統的認知方式得到了改變,消費者和企業之間互動更加方便,不同行業的產品與服務聯系更加緊密,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距離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制約。
(二)互聯網消減了集聚效應
集聚效應使優質資源過于集中,這對于區域經濟尤其是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區域來說十分不利,這種現象是長時間形成的,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各區域經濟發展由于集聚效應的影響,差異會逐漸增大。互聯網資源的應用,能夠使經濟資源更加平均的在各區域間分配,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也能夠得到平等的經濟資源,這樣就會削減集聚效應的影響,各區域間經濟產業布局也會更加合理,各經濟實體間的競爭也會建立在更加公平的基礎之上。傳統的區域經濟發展,如果該地區交通不便或者地理位置偏遠,就意味著失去了得到優質資源的機會,區域經濟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這種情況如果長期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而互聯網資源的應用可以發揮各地區自身的優勢,加強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各區域也能夠借此機會因地制宜,發展自身獨特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
(三)互聯網提升區域產業結構與經濟結構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新型產業不斷出現,而且發展速度很快,而傳統產業也在互聯網資源的推動下有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思路。企業通過互聯網資源的應用,更加了解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規律,對自身的產品進行更加合理的設計,銷售渠道也得到了拓寬,企業內外部溝通更加方便,物資流和資金流也實現了相互結合,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而傳統企業與新興產業的協調發展,也是趨于產業結構得到了提升,區域經濟發展過程總,傳統技術設備可以通過高新技術的應用不斷的更新和改造,提高生產效率,使企業生產逐漸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這樣就能夠使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區域經濟發展也有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區域經濟中的農業和工業生產通過互聯網資源的應用,還能夠緩解對于資源和資本的高度依賴,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區域經濟發展的格局也逐漸想著信息化發展。
二、互聯網下區域經濟面臨的挑戰
(一)互聯網淡化了區域的概念
傳統區域經濟由于多年的發展基本上已經形成固定的商業模式,而互聯網資源的應用對于這種傳統商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區域經濟中的地理位置差異逐漸縮小,區域的概念也會逐漸淡化。雖然長遠看這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過于迅猛,區域經濟對于互聯網資源的應用幾乎沒有緩沖期,傳統商業模式短時間內受到了很大影響,區域內很多企業無法適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生存情況堪憂。而且互聯網資源的應用,使空間距離縮短,區域經濟逐漸呈現動態化和開放性,在享受資源共享帶來的機遇時,同樣面臨著其他地域經濟發展的挑戰,需要各區域要迅速適應這種變化,盡快利用互聯網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快速適應和調整這是區域經濟發展中對于互聯網資源的應用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二)互聯網改變了區域經濟眾多內容
區域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內容眾多,涉及到了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互聯網對于區域經濟眾多內容的影響幾乎是全方面的,在這種情況下,區域經濟中的各項內容在合理布局,形成聚集經濟的過程總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多內容需要不斷改變以適應當前互聯網的發展,這也是互聯網環境下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挑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打破了傳統模式的時空限制,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能夠通過互聯網了解各區域的產品并購買產品,人們的消費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變,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些變化發展自身經濟,發揮區域的優勢,消除區域劣勢,是區域經濟發展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三、互聯網資源促進區域經濟的優化措施
(一)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
互聯網資源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同時也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沖擊,如果區域經濟發展中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就可以緩解沖擊,利用互聯網資源使區域經濟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而對于互聯網資源的利用需要專業的人才進行具體的工作,這就需要各區域不斷引入互聯網方面的創新性人才,各區域一方面要引進相關人才,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使本區域經濟發展能夠利用互聯網資源發展自身經濟。另一發面各區域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建立和完善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對于互聯網資源綜合利用的能力,而且能夠根據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進行創新,能夠使區域經濟在互聯網環境下有更多的發展思路和方法,從而時區域經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二)實現互聯網資源的數據透明
互聯網技術使區域經濟具有了開放性,而信息也更加透明,也逐漸形成了各區域間的信息共享,開放性也是區域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是互聯網資源的開放新增加,建立和完善相關的發展機制,區域經濟才能夠實現長遠的發展。因此在互聯網環境下發展區域經濟,公共資源信息數據的透明和共享屬性要進行明確和維持,順應互聯網資源發展的原則,逐漸打破個區域經濟實體信息封閉的現象,強化互聯網資源的共享理念,完善區域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建設基礎設施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需要基礎設施作為發展的基礎保障,對于,各區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推動區域經濟中網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要認識到互聯網在改善傳統產業方面的作用,提升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效率,將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實現互聯網資源與區域經濟的相互整合。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互聯網資源的應用,不斷加強互聯網資源和區域經濟的結合程度,利用互聯網資源帶來的發展機遇,同時能夠應對互聯網技術的更新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挑戰。從而使各區域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提高區域內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燦.互聯網發展與經濟增長:機理與實證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7,(07).
[2]張旭亮,史晉川,李仙德,等.互聯網對中國區域創新的作用機理與效應[J].經濟地理,2017,(12)..
[3]陳璇.互聯網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J].財會學習,2018,(08):137-138.
[4]鐘艷.基于“互聯網+特色經濟”的區域經濟創新發展路徑探索[J].商業經濟研究,2018,(05):149-151.
[5]全勝躍.“互聯網+”與區域經濟發展思路創新[J].中國市場,2017,(32):40-41.
(作者單位:青島市即墨區市場建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