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蘭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教學知識,更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放到重要位置,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充分利用發散思維來拓展數學知識。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創新能力 培養
1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從高中數學教學改革創新的方面上看,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較為薄弱,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無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如果教師在這個時候,立刻進行講解,學生就會失去自我思考的時間,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依賴性。但是,教師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讓學生主動的思考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點播、引導的作用。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會體驗到不一樣的快樂,也能夠將過往知識聯系到一起,形成出創造性思維,下一次在遇到問題時,也會有主動探究的興趣。第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傳統教學活動中,面對例題,教師一般選擇固定的講解方式,很少會在例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式,但是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講解了例題過后,要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變化、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如,教師在設計某一章節的教學例題時,要針對性的選擇具有一題多解的例題,加強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也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2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2.1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作為高中數學課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主導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悉心的指導,提前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在課后也要進行及時的反思。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過程。因此,發現問題并且有效解決問題,而且要采取多種方式去解決問題,這些都是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發展的。經過多年的應試教育,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了高效率的被動學習模式,其學習主體作用沒有被很好地激發出來。轉變了教學理念之后,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教師可以有效采取多種方式去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教學當中,可創設數學問題情境,讓學生自身去發現新知識,產生強烈的創造沖動,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思維,有效培養其創新意識。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從創新意識的培養升華為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2.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氣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必要條件之一。如果教師居高臨下,權威至上,學生是不會有思考、質疑的欲望的,更不會有闡述自己見解的勇氣。沒有學習主體的參與,就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成功的教師,總是和藹可親,循循善誘,沒有偏見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在課堂上學生會一定敢想敢說,善想善說,對知識的獲取是主動的,創新思維的火花會不斷地閃現綻放。興趣源于好奇,好奇來自未知。在學習“二項式定理的性質”時,教師先要用富有啟發性的語言,介紹“楊輝三角”是我國古代數學家楊輝發明的,早于法國數學家帕斯卡五百年左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教師應以此為契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展示出“楊輝三角”。緊接著教師設疑:同學們,你能從表中找出幾條規律?學生積極思考,仔細分析觀察,教師適時地加以引導、點撥,掀起學習的氛圍,人人爭當發明家,你一條我一條,很快找出規律,教學內容圓滿解決。這樣,激發了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3鼓勵交流,營造課堂創新氛圍
對于學生來說,能力提升并不是其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而是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實現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多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某一數學問題展開合作探究,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在思考、探究過程中的自主性,形成屬于自己的數學理解與數學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夠營造出和諧、積極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就會不由自主的主動尋求創新,并在這一過程中產生成就感,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知識后,教師就可以以教學樓高度測量為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所學知識尋找有效的測量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利用剛剛學過的相似三角性知識,以大樓高度與影長為直角構建三角形,并在樓下構建與其相似的三角形,通過二者的比例來計算出大樓高度;而有的同學則可能會想到利用三角函數知識,通過大樓影長與太陽角度來計算大樓高度;甚至還可能有同學會借助物理知識,通過樓頂墜物的落地時間來計算大樓高度。這些測量方法都是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學生在與小組成員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能夠對數學知識產生全新的理解,而創新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同時在學生想到測量方法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各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實現創新思維的進一步拓展。
2.4強化教師培訓,拓寬教學視野
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方法有很多,首先就是要強化教師的培訓,拓寬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本身的視野。例如:在進行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之前,學校和上級教育教學主管部門應該著眼于教材每年的變化和課程大綱每年的更新和變化,對于教師進行提前的培訓,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短期或者長期的培訓班,讓老師能夠在課余時間有機會,有時間來充實自己,用不斷的教學和培訓來提升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讓老師在實際工作當中能夠有職業有方向,有創新的依據。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上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切實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探索更優良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健.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7:32.
[2] 楊軍智.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方法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04:35-36.
[3] 劉會南.談高中數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養成和創新能力培養[J].學周刊,2015,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