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阿呷
摘 要:當今社會,教育在不斷地發展。在職業教育中語文學科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但是,有些學生學習不積極、不認真、不努力。針對學生不想學、不愛學的情況,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克服困難、對癥下藥,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促進中職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逐漸增強,從而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問題 實踐 教學 積極 后進生
在長期的中職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我自己發現存在一些導致語文教學成績難以提高的因素,只有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后,語文教學的效益才會得以提高。
一、現狀分析
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一部分中職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不強,這與語文學習的枯燥無味有關,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語文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圍繞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思考、回答,逐步解決課文中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學習語文的樂趣,學生就會專心致志地學。可是,假如教師照本宣科地上語文課,那課堂上的教學上得干巴巴的,一點“味道”也沒有,學生學習起來也就顯得懶洋洋、心不在焉的樣子。還有就是與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再加上有的教師安排學生死記硬背,比如要求學生背誦整篇課文或者課文中的有關段落、句子,眾多的背誦、抄寫、朗讀等,是要讓學生完成的語文作業。學生長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語文,就會感到厭倦,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學到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為沒有真正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思路,課文內容的意思等,所獲得的效果是會令人失望的。相反,這樣長此以往,就難以提高中職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目前,學校、社會對中職學生繼續升學、就業的宣傳不夠。學生畢業以后,存在就業比較困難的情況,導致一部分中職學生認為,學得好與不好,畢業以后都面臨著要找工作,學得好不一定就找到好工作等。有的中職學生常常耍手機、打游戲、耍朋友,自己管不住自己,很多業余時間都被網絡所“誘惑”了。同時,社會上出現的有關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中職學生。
我們知道,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可是現在很多家長愛孩子的方式方法不佳,如有的家長怕孩子吃苦就很溺愛孩子,一旦孩子有不良現象發生,就采取打或罵的方式進行教育。沒有與孩子進行良好的交流、溝通,就采取粗暴的態度進行教育,更何況有的孩子是單親家庭、留守孩子等。還有就是,有的家長有不良的行為習慣,諸如喜歡打麻將、抽煙、喝酒,長時間玩手機等,給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結合實際,狠抓教學
對中職學生,教師要結合實際,狠抓教學。比如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對未來的規劃等進行指導。當中職學生剛剛入學的時候,可以進行一次摸底測試。這進入中職學校的第一次測試,主要是摸摸底,了解學生的大概情況。教師要依據此次測試的成績和學生考入中職學校的成績進行對比、進行劃分。教師可以根據測試的結果,將學生分為優、良、中、合格及后進生等多個層次。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擬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及奮斗目標。對于優生而言,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得好,學習的基本功很扎實。這些優生,教師就要通過觀察,交心、談心了解他們有哪些特長,按照他們的特長進行培養,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對良好的學生,應該說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他們的基礎并不牢固,學習方法還欠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對他們的不足進行指導。對于僅僅只是合格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不算好,教師還要給他們補補課。對于后進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就比不上優、良、中、合格的學生了,這部分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一般來說,后進生是得過且過地過日子,學習目的不明確。因此,對班上的后進生,教師要從最基本的地方做起,讓學生多看書、多學習,積累好詞佳句等。不管是對中職學生中的優、良、中、合格的學生,還是后進生,教師都要在聽、說、讀、寫這四個大的方面下功夫,促使學生掌握好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
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對學生的激勵是很重要的。當學生聽到教師善意的激勵,就會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內驅力”,這種“內驅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教師善意的引導、鼓勵。由于每個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了解自己的時候,教師的激勵會讓他們找到朝哪方面去努力。比如,當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時,我就會稱贊他們,“真棒”,“很好”,“只要你動腦筋了,肯定會有進步的”等。所以,中職學校的教師,要結合實際,認真地加以分析、判斷,找到切實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積極、主動地努力學好語文知識。
三、嚴于律己,積極向上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要讓學生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判斷,若沒做對,要立即改正,不然時間長了,就會有不良的行為發生。有的學生只考慮自己,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冷靜,容易做錯事。因此,語文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要松懈、不要退縮,要有恒心和毅力去努力、去克服;同學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為班集體的榮譽而加油!即要有團隊精神。
在中職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愛好,正確把握中職學生面對新事物時的好奇、好探究竟、好表現的特點;要想方設法設計不一樣活動及開展各式各樣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參加到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去,親身感悟學習語文知識的快樂。另外,教師在教學及學生課余時間搞活動的時候,要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并通過競賽、獎勵、批評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努力探索。
培養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由于許多中職學生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在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習慣帶到中職學校來,比如缺乏自主學習的精神,缺少獨立思考的習慣,還有依賴性等。因此,教師就要教學生學法、知法、守法、護法,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如果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學習的幫助會很大,尤其是要使學生具有專心學習、積極向上、努力探究知識奧妙的精神,切實使中職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不斷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