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梁佳
摘 要: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作為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方向,翻轉內涵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優勢體現于教學時空的延展性、認知規律的合理性、師生互動的緊密性、考核評估的科學性四個方面,通過不斷完善“教學資源準備”“課前知識傳授”“課上知識內化”“能力拓展提升”四個環節,努力構建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才是對高校教育改革起到“革命性影響”。
關鍵詞:翻轉課堂 MOOC 高校教育改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正在深度融合,翻轉課堂(Flipping Classroom,或譯作“顛倒課堂”)與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MOOC)的出現,更是點燃了高校教育改革與創新的熱情,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利用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方式用好優質數字資源。” 因此,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理念,對探討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的發展概述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顛倒了傳統課堂“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過程。其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他們為不能按時上課或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學生錄制視頻上傳網絡,從而使“課上聽講、課下做作業”的傳統教學模式發生“翻轉”變成“課上做作業、下課聽講”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對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1、教學時空的延展性。由于MOOC平臺是一種針對大眾人群開放的在線課堂,支持大規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因此,學生可以突破傳統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依托互聯網隨時隨地即可學到來自世界各地著名高校的課程,使教學時間從白天拓展到全天24小時,使教學地點從固定的教室延伸至學生所在的任何地方,從而使課程內容更為豐富、學習環境更加開放,更有利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2、認知規律的合理性。傳統課堂往往只注重知識傳授,知識內化則交給學生課下通過做作業來完成,形式單一,效率不高,導致內化效果不佳,而翻轉課堂則把知識傳授放到課外進行,讓學生通過MOOC平臺獲取更優質的教學資源,重點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到課上進行,老師面對面、手把手地幫助學生進行深度的信息加工、主動的知識建構、批判性的思維訓練和有效的知識轉化以及實際問題解決,這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認知。
3、師生互動的緊密性。MOOC平臺提供多樣化的交流工具,將師生互動交流從線下課堂延伸至互聯網,翻轉課堂則將課堂從知識傳遞的場所轉變為知識相遇、問題探討、思想碰撞的師生互動交流的場所,使教學重心和時間放在組織課堂互動學習和探究學習上來,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師生平等對話平臺,促進學生知識內化。
4、考核評估的科學性?;贛OOC的翻轉課堂的評價機制與傳統課堂的評價完全不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評價主體由系統、同伴、老師和學習者自己共同構成,評價方式由MOOC平臺的參與度、課堂交流互動的積極性、課后實踐任務的完成情況及期末考試結果等各個部分組成,評價內容既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如對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進行期末測試,也強調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如查看學生的學習日志、活動記錄及撰寫的心得體會,評價過程中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相結合,從而建立起全面科學合理的多元評價體系。
三、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對高校改革教學模式的構建
1、教學資源準備。面對海量的MOOC資源,老師必須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和篩選,老師必須提前制定出詳細的教學目標、實施計劃、課程進度、方法策略和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在海量的資源中不迷失方向。如何有效預防學習資源失控而導致學習過程失序現象是此環節老師最應該注意的問題。因此,信息加工是該階段老師必備的能力,一是尋找“固定點”,即新舊知識在邏輯上的關系點,老師必須在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搭建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鏈條,以達到新知識在記憶中得到長期有效保存的目的;二是“組塊”原理,對在MOOC課程中找不到現成合適視頻的知識點時,則需要老師在不同課程之間進行識別、分析、歸類、總結,重新排列組合成為新的課程,從而使學生學習的內容更為“緊湊”。
2、課前知識傳授。此環節學生通過MOOC平臺上按照相關教學計劃,自主學習老師選定或制作的視頻課程,并完成平臺自我測評練習題,以檢測學習效果,若遇有疑難復雜問題,學生可反復播放視頻,借助教學工具或網絡資源開拓思維,也可以在互動社區發布問題,與老師、學生交流探討,同時老師通過平臺智能診斷系統,進行學情診斷,了解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和做練習過程中遇到的的問題,從而調整教學設計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課上知識內化。課上學生參加老師組織的課堂活動實現知識內化,是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高校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因其直接關乎到翻轉課堂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如何設計課堂活動,充分利用情境設置、師生互動、同伴協作等要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實現學生知識內化的最大化是每一位實施翻轉課堂的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4、能力升華提升?;贛OOC的翻轉課堂正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問題能力而設計的。課前學生通過MOOC平臺獲取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知識傳授環節;課上老師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化;課后學生可以再利用MOOC平臺中的教學資源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和建構,反思學習中的不足和漏洞,促進新舊知識的遷移,從而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框架。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 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 電化教育研究,2014,35(07):5-16.
[2] 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徐洪智,董堅峰,覃遵躍,郭鑫.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1):41-49.
[3] 汪基德,馮瑩瑩,汪瀅. MOOC熱背后的冷思考[J]. 教育研究,2014,35(09):104-111.
作者簡介:王沛,女,1976年出生,河北經貿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梁佳,女,1979年出生,河北經貿大學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本文為2016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MOOC背景下高校翻轉課堂的構建與實踐》(項目號:2016GJJG08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