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艷紅
摘 要:隨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一場詩詞界的饕餮盛宴呈現在我們面前。“唐詩宋詞”也因此成了很多小學生談論的熱門話題。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標》中列出小學生必背優秀古詩75篇,促使小學語文課堂加強了對古詩詞的教學,重視小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但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往往落入只注重講析不注重興趣的窠臼,體現不出古詩詞應有的特色和韻味。針對這一現象, 我大膽嘗試,將古詩詞教學從誦讀理解、想象感悟、教學資源整合、古詩讀寫訓練等四個方面進行探究時間,并逐漸形成了一些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理解古詩的教學策略,促進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瑰寶——古詩詞的積累。
關鍵詞:古詩詞 誦讀 想象 整合 讀寫訓練
中國古代詩詞對兒童的文化熏陶和長遠影響,一直為學校和社會所重視。《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附錄中就列出75首《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新增了很多課外優秀詩詞,這讓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充分認識到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隨著古詩詞入選教材的增多,古詩詞教學的研究也越來越具有勃勃生機。下面,我就小學古詩詞教學談一些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做法:
一、注重誦讀,凸顯情趣,培養學生學習、積累古詩詞的興趣
詩讀百遍,其義自見,其情也自明。誦讀,不僅能感受到古詩詞的旋律美,還能體悟出古詩詞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能促進學生從詩詞文化中汲取知識營養,提高賞析、審美、文化等綜合素養。由讀引情,由讀養趣。反復朗讀、吟誦,才能引導學生入境、察情,生發濃厚的學習、積累古詩詞的興趣。
每學習一首古詩詞,在指導學生誦讀之前,我都會認真揣摩作品的內涵,掌握誦讀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和學生一起探究誦讀方法,并適時進行示范。通過探究和示范誦讀讓學生感受到:在音調強弱方面,表示悲壯或快樂的文句,句子的頭部應加強;表示熱情或堅定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強;表示莊重或滿足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強。在韻味緩急方面,含有沉郁、悲哀、疑惑等情味的文句,要緩讀;含有歡快、驚愕或氣憤等情味的文句,要急讀。
在課堂教學中,我不僅注重誦讀方法的傳授,還靈活運用各種誦讀的形式,力求變化。個人讀、齊讀、表演讀、分角色讀,接力讀、師生配合讀,各種形式,交互運用,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還有效地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領悟古詩詞的內涵,提高了學生誦讀古詩詞的能力,培養了他們學習、積累古詩詞的興趣。
二、發揮想象,融情于景,引導學生體會、感悟詩詞的內涵。
六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宋代大詩人陸游的兩首詩,分別是《示兒》 和《冬夜讀書示子聿》。這兩首詩都是詩人囑咐兒子一些話語。為了加深學生對這兩首詩的理解,我將兩詩進行對比教學。在兩首詩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ppt課件,展現詩中的一些畫面,引導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示兒》詩中,詩人是如何率眾殺敵,如何“仰天長嘆”;詩人又是怎樣臥病在床,“含淚囑托”。理解了詩人的內心世界之后,再引導學生想像詩人的兒子是如何承諾的,在祭祀的時候又是如何含悲告慰父親的亡魂的。通過這樣的想象,體會到詩人臨終前的真情流露和內心真摯的愛國情懷。而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一詩的教學中,我則引導學生們通過對《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等故事想象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是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勤奮努力的;再想像自己的父母、老師又是如何循循善誘、情深意切的,想像我們自己是如何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的。我不僅僅讓學生根據文本想象,還激勵學生,回憶自己的父母的殷切教誨,從而理解詩句中所表現的慈父形象,是讓學生得到啟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不僅要持之以恒,還要勇于參加生活實踐,做一個刻苦求學、身體力行的人。
三、整合文本,拓展思維 ,促進學生賞析、積累優秀詩詞作品。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非常相似。在學習元代大畫家王冕的《墨梅》詩的時候,我激勵學生整合同類詩詞,拓展思維,從更廣的角度來感悟梅花身上所具備的品格。王安石和陸游筆下都有“梅花”。王安石的《梅花》通過白雪映襯,不畏嚴寒的品性躍然紙上,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則是通過環境的襯托,展現“孤寂”“憂愁”的心境及“矢志不渝”的剛毅品格。我在講析梅花詩詞的時候,先結合這兩首進行剖析,讓學生感悟到兩位大詩人筆下的梅,一個是純潔、沉靜的堅韌,一個是傷痕累累的執著。兩詩都是對梅花的禮贊,同時又將自己的心跡巧妙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通過比較學習,學生們很容易就理解了王冕眼里的“墨梅”,既有相同點,抒發內心的堅定情懷;也有不同點,后者是一首題畫詩,托物言志,志在“潔身自好”。這樣的歸類整合,容易引導學生入情入景,有助于他們對同類型詩詞的理解和積累,增強他們賞析古詩詞的能力,同時,能夠更高效的幫助學生積累優秀詩詞作品。
四、巧借東風,推波助瀾,激勵學生感受古詩詞文化的無限魅力。
竇桂梅說:“一篇篇經典的文章,一部部經典的書籍,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前人創造的積淀,她涵詠著人性的華彩,提純著人類的靈魂,同時也是語言藝術的典范。這些積淀了各民族以及人類精神的有效載體,應該成為學生基本的閱讀教材。這樣的閱讀,這種精神上的營養關愛,會使學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生命狀態。”
古典詩詞是中國悠久文化的精華,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古詩詞的學習。學習古典詩詞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終身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教材中的古典詩詞數量不多,但可以很大程度上為孩子們打開學習古典詩詞的大門,讓他們走進更為廣闊的古典詩詞世界。
從五年級開始,我就在語文教學中設立了一項活動,模仿“詩詞大會”進行課堂古詩知識競賽。既有一些簡單的競賽題:古詩天空,古詩改錯,古詩連線;也有一些高難度題目:同一主題古詩接力背誦,同一作者作品背誦。
為了在比賽中展示實力,很多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背記《唐詩三百首》以及宋代詩篇。這些課外背誦不僅拓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增長了古代文學作品的積累,還有效地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讓他們更多地感受到中國詩詞文化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 2011版語文課程課程標準;
[2] 《如何進行有效的古詩詞教學》;
[3] 清華附中語文特級教師趙謙翔詩詞聯賞評課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