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耿清
【摘 要】本文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論述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建設,提出從“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內容體系、考評體系、組織管理體系、制度體系等方面構建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框架,闡述“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 實踐育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C-0051-03
2016年11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印發《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圍繞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務,在引導青年學生堅持學業為主的同時,針對學習就業創業、創新創造實踐、身體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會參與等普遍需求,借鑒‘第一課堂的做法,加強與學校相關部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以及社會機構合作,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促進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成為學校人才培養評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單位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因此,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的積極舉措,是學校適應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學生發展服務體系、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助推高職院校“雙高”建設的主動作為和生動實踐。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穩步推進和落實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共青團改革部署,切實抓好以黨建帶團建工作,以凝聚青年、服務青年、引領青年為共青團改革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以“強三性、去四化”為重點,強化政治引領,講好“電院故事”,豐富校園文化。尤其注重將深入實施大學生“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作為持續推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堅持做到主動作為、頂層設計、規范開展,扎實推進“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改革,引導廣大學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四個自信”,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框架的構建
為切實發揮“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在服務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人才培養中心工作,推進“三全育人”過程中的積極作用,2017年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頒布《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辦法》,從服務育人大局、融入教育改革的思路,構建學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認識高度自覺、各方面聯動推進的工作局面。
(一)內容體系構建。本文所稱的第二課堂主要是指在第一課堂外,全日制在校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利用課外時間獨立或在教師指導下參與講座培訓、社會實踐、文藝體育、志愿公益、創新創業、學科競賽等各類活動。尤其突出強調以“電力工匠品格”特色文化理念為指導,以“五位一體”實踐育人平臺為依托,以“到夢空間”第二課堂管理平臺為抓手,以打造“‘小青星電亮計劃”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特色品牌為牽引,協同“第一課堂”,共分為思想成長、社會實踐、志愿公益、文藝體育、工作履歷、創新創業、技能特長和其他等8個課程類別,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思想成長”項目,強調學生參加“電院大講堂”、“團苑講壇”、“書香電院”讀書活動、資助征文比賽、資助政策網絡知識競賽、誠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月等思想引領類活動經歷及獲得的榮譽;“社會實踐”項目,突出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寒假社會實踐、“社區助理”掛職實習、企業考察學習、境外訪學等實踐活動的經歷及獲得的相關榮譽;“志愿公益”項目,著力引導學生參加社區服務、公益環保、無償獻血、八桂義工(“龍獅文化傳承”義演、“兒童平安—減災小課堂”義教),以及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地鐵運營等之類重大賽會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的經歷及獲得的相關榮譽;“創新創業”項目,旨在激勵學生參與專業技術革新、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尤其是鼓勵學生落地并實施創業創新項目,以及發表論文、取得專利等情況。
(二)考評體系構建。“第二課堂成績單”學分評價體系主要針對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情況,開展系統的記錄和評價,并進行學分核定、管理和使用。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專門成立“第二課堂”學分認證中心,具體負責“第二課堂成績單”活動的統籌規劃、指導、考評和網絡系統管理培訓。在系部、班級、社團組織設置“第二課堂”專人,負責“第二課堂”活動發布及管理工作,實現學院各部門學生活動平臺發布和管理全覆蓋。
為積極穩妥推進“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泛深入開展了對不同層級的系統管理員“第二課堂成績單”網絡管理平臺使用培訓,以及2018級新生“第二課堂成績單”手機用戶平臺使用培訓。同時,出臺《第二課堂學分認證細則》,明確了活動種類、等級、參與方式的不同,獲取相應的課程學分,以及學生需修滿6個“第二課堂成績單”學分方可畢業的規定。為激勵學生一專多能、全面發展,課程學分采取“4+2”認定模式,即“思想成長”“社會實踐”“志愿公益”“文藝體育”等每個項目至少1學分,其他類別至少2學分,各項目學分申請不設上限。同時,將“第二課堂成績單”學分成績作為“五四評優”、獎助學金評選、推優入黨、優秀畢業生表彰等活動的重要參考,切實發揮“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在服務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三全育人”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三)組織管理體系的構建。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工作指導委員會,組織領導全院“第二課堂成績單”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建設、學分認定與審核機制的頂層設計,統籌教育教學資源、部門協同,監督“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等。委員會下設第二課堂學分認證中心,由團委書記兼任中心主任,配備專職干事,負責具體實施全院“第二課堂成績單”課程管理、學分核定、考評培訓和系統維護與管理等工作。
與此同時,各教學系部成立第二課堂學分認證工作組,負責本系“第二課堂成績單”課程管理及其學生學分的申報、核定、公示、上報等工作。各教學班級成立由輔導員、團支書、班長和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學習委員等組成的第二課堂學分班級認定小組(3~5人),負責班級學生“第二課堂成績單”成績的認定、公示和上報等工作。“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框架的構建,使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緊密結合,促進“德技并修”的實踐育人工作。
(四)制度體系構建。“第二課堂成績單”是高校共青團深化改革的龍頭項目,必須在思想認識上深刻理解在學校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重要意義,要求全體師生準確把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實施原則,堅持服務育人大局、堅持融入教育改革,始終做到以提升立德樹人育人效果為核心,以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載體,以健全相關長效機制為保障,以學分認證為牽引,積極引領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
基于此,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工作指導委員會,全面統籌指導“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改革工作。開宗明義,強化責任落實,將“第二課堂成績單”開展情況作為教學系黨總支書記抓黨建述職和共青團組織評優評先的重要內容,推進正向激勵。突出重點,強化混合式教學改革,將“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納入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健全“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深度融合、相輔相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育人合力。抓住關鍵,強化制度保障,以學校頒布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辦法》為統領,先后出臺了《“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工作組織機構》《第二課堂學分認證細則》《第二課堂到夢空間使用建議及使用指導》《“到夢空間”網絡管理系統使用說明》等配套制度,有力地促進了“第二課堂成績單”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建設。
二、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的成效
(一)推進了基于真實崗位“雙融、分級、五崗并施”的校內實踐育人運行模式。近年來,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著力推進基于真實崗位的“德技并修、工學結合”校內實踐育人模式研究和實踐,創造性地提出了開發校內真實實踐崗位與專業實踐教學結合、與學生資助結合、與學生創新創業結合、與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四結合”理念,搭建了校內經營性的實訓基地、“校中廠”學徒制實踐基地、凸顯專業技能的勤工助學崗位、專業性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活動等五大實踐育人平臺。“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實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加校內實踐育人各項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力地推進了基于真實崗位的“雙融、分級、五崗并施”校內實踐育人運行模式的形成。
“雙融”是指第一課堂學與第二課堂相融,與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相融;“分級”是指不同年級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選聘相應的不同崗位;“五崗并施”是指“五大實踐育人平臺”的實踐崗位同期并存和實施。大一學生可以參加志愿服務、普通崗位的勤工助學和生產性實訓崗位;大二學生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通過“勤工助學雙選會”參加專業技能突出的勤工助學崗位、專業性志愿服務、生產性實訓崗位、“校中廠”學徒崗、創業經營等;大三學生參加專業性勤工助學、“校中廠”全職崗“上班”等。校內實踐育人運行模式的構建,確保學生在校內真實崗位“學做一體”常態化,學生通過指導老師的言傳身教,實現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德技并修”,有效解決了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欠缺的問題。
(二)提升了學生成長能動性,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為穩步推進和落實高校共青團改革部署,全面推行“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使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緊密結合,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構建了“一個統籌、三個延伸、四個保障”的工作機制,“一個統籌”即學院統籌,“三個延伸”即教師指導、實踐內容、實踐場所隨著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延伸,“四個保障”及組織保障、政策保障、經費保障和條件保障。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改革工作自2017年啟動、2018年全面鋪開以來,建立和完善了學院《“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辦法》《基于真實崗位“工學結合、學做一體”的實踐育人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已初步形成組織管理、課程項目、學分認證、運行保障等四大工作體系和多維度實踐育人機制,成為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已初見成效,學生主動獲取各類活動信息,踴躍參加各類文體活動和實踐鍛煉。據統計,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第二課堂成績單”系統激活學生數7424人,激活率達到100%(2017級、2018級),活動舉辦次數302次,活動參與人次10724次,基本達到了全員參與的目標,從中涌現出了榮獲“挑戰杯—— 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二等獎、全國高職學生“勁牌陽光獎學金”暨“踐行工匠精神先進個人”優秀獎、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廣西選拔賽工業控制大賽一等獎,以及享譽區內外的“獅王”等優一批秀學子。同時,也成就了一批明星學生:機電2019屆畢業生吳同學兼職“易班”應用技術開發及其APP線上平臺建設,精益求精,業務嫻熟,榮獲“廣西易班達人秀二等獎”;機電2016級龐同學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頂崗實習”,結合工作鉆研信息網絡技術,提高軟件應用能力,較好地解決學校多媒體教室信息化管理問題,也極大地(下轉第55頁)(上接第52頁)提升了自身的專業能力,他與同學研發的“一種3D打印機的螺旋噴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入選2018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
(三)促進了育人項目精品化,提高了學院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推行“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初見成效,初步形成了認識高度自覺、各方面聯動推進的工作局面,“三全育人”氛圍更加濃郁。尤其是學校積極與自治區體育局、共青團南寧市委、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和廣西八桂義工協會等部門共建、共享社會實踐基地,創建了南寧地鐵志愿服務基地、大學生“社區助理”社會實踐基地、廣西八桂義工協會首個高校義工站,以及廣西首個“大學生舞龍舞獅訓練基地”、“廣西龍獅文化研究基地”等一批品牌工程,形成暑期“三下鄉”、“電院大講壇”、“電院書吧”、“校園三走”、“七進社區”、“校園文化藝術節”等一系列第二課堂活動品牌。三年來,實踐育人碩果累累,足球、籃球和乒乓球等各種體育運動蓬勃開展,競技水平高居廣西高職高專之首,多次代表廣西參加全國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因為積極將開展龍獅運動與傳統文化教育、體育競技、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起來,有力地推動了龍獅運動高水平、快速發展,學校成為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舞龍舞獅分會會員單位,為廣西唯一一所參加過南獅世界三大專業賽事并獲得名次的學校,2019年,獲教育部邀請赴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進行春節慰問演出。
總之,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建設的新規律、新實踐、新做法,深入推進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互動互補、互相促進,將第二課堂打造成為鼓勵學生知識實踐、技能拓展、素質養成的育人平臺,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立德樹人工作成效顯著,2016、2018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兩次獲得共青團中央表彰,并獲得2018年廣西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第一批試點高校、2018年廣西高校資助育人品牌項目、2018年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人民網、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等10多家新聞媒體對學院實踐育人成果進行了宣傳報道,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參考文獻】
[1]劉惠芹,王曉紅.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構建[J].中國高等教育,2018(21)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