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
【摘 要】本文論述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闡述高職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的意義,結合當前高職體育教學實際,提出明確素質拓展訓練內容與流程、強化學生的安全教育、優化傳統體育課教學方法、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創新課程測評體系等建議。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 素質拓展訓練?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C-0170-02
作為近年來體育教學所倡導的訓練模式,素質拓展訓練興起于歐洲國家,側重于戶外場地運動,且將典型活動、趣味化運動視為極限條件,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實現強化身心素質的目的。盡管高職院校對素質拓展訓練給予足夠重視,但受多種限制因素影響,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保證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充分發揮,是當前體育教學活動需考慮的重要問題。
一、高職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的意義
關于素質拓展訓練,可理解為是一種心理素質鍛煉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形式,以運動、培訓方式為載體,通過感悟,激發個人潛能,培養堅強的意志與樂觀的心態,相比以往機械性訓練方法或理論知識灌輸,更注重訓練者自身的體驗與感悟。從素質拓展訓練的目的看,主要體現在身心素質加強、人際關系形成、正確價值觀樹立等方面,是現代素質教育中常見的形式。將素質拓展訓練引入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中,其意義表現在:一是推動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進程,傳統高職體育教學側重于基礎理論灌輸、專項技能訓練,對學生精神層面、心理層面的關注較少,這與體育教學的目標相背離。在引入素質拓展訓練方式后,各項訓練活動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記憶或訓練層面,更注重在訓練中獲得相關的體驗與感悟,教學層次因此提升,符合體育教學改革要求。二是與現代教育發展要求吻合,當代教育事業發展主張個性化、人性化,特別對于高職院校,以復合型人才培養作為目標,所以更需要不斷拓展學生的素質,鼓勵學生敢于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二、高職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現狀
高職體育教學活動逐步引入素質拓展訓練,幫助提高教學質量,職業院校和體育教師均能認識到素質拓展訓練模式的應用優勢。然而從素質拓展訓練實際開展情況看,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涉及較多影響因素,主要表現為:一是學生因素,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多以“90后”群體為主,該類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由于家長過于溺愛,他們的獨立能力相對較差,過分依賴家人或朋友,且有明顯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將素質拓展訓練活動引入體育教學中,大多學生存在不肯吃苦、不與他人合作等表現,對各項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這種情況的存在,直接導致素質拓展訓練效果不理想。二是教師因素,與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不同,素質拓展訓練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對教師綜合素質有嚴格要求,教師不僅需具備心理學知識、教學技能與體育基礎知識,還需充分掌握素質拓展訓練理論,把握學生變化,且能夠解決拓展訓練中的突發事件,這是保證素質拓展訓練有效開展的關鍵。三是安全因素,各類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開展多集中在戶外,較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場地環境、溫度、天氣等,或項目自身強度較大、難度較高,均可能產生隱患問題,這些安全因素的存在,是影響高職體育教學素質拓展訓練效果的關鍵。
三、高職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的應用建議
根據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現狀,可采取有效的活動開展策略,包括明確素質拓展訓練內容與流程、強化學生安全教育、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加快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創新課程測評體系等,具體如下。
(一)明確素質拓展訓練內容與流程
高職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包含的內容較多,主要以身體、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為主。在訓練目標上,素質拓展訓練目標表現在多方面,如參與者身體爆發力、身體協調性、身體耐力等,在訓練活動中,參與者的自信心得以強化,同時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團隊合作、人際交往等。對于高職體育教學,常見的素質拓展訓練項目較多,如水上課程中的劃艇運動、潛水運動等,也有其他戶外課程,如溶洞探險、戶外生存等,同時包括其他場地課程,如雨中穿越、高架繩網等。另外,目前高職院校軍訓中的部分項目也被納入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體系中,對幫助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可發揮重要作用。
從素質拓展訓練開展的流程看,表現為:熱身環節,該環節是師生構建團隊的過程,避免因環境氛圍過于緊張而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團體項目、個人項目設置,其中個人項目一般為考驗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而團隊項目則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進行考核;點評與總結環節,項目活動結束后,學生需總結活動經歷,分享拓展訓練成果與心得體會,與教師或同學溝通,感悟哪些知識、技能與精神可被應用于學習、工作、生活中。
(二)強化學生的安全教育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引入素質拓展訓練活動,應將安全作為首要原則。首先教師自身需在安全意識上強化,確保在組織與管理學生各項活動中以安全為第一。教師應在訓練前做好針對性的安全意識教育工作,講解項目活動開展的要點,確保學生在訓練操作中游刃有余。同時,注意做好器材檢查工作,核查并處理器材安全隱患。若訓練項目有一定的危險性,除檢查設備設施與場地外,還需做好負載保護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隱患事件的發生概率,有效應對安全隱患。
(三)優化傳統體育課教學方法
作為體驗式教育活動模式,素質拓展訓練強調將學生作為主體,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式,應選出其中可與傳統教學模式融合的內容,優化教學體系,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從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看,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師生關系、學生心理素質、學生體能意識培養方面。針對該種情況,考慮在素質拓展訓練方法上優化,根據教學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項目形式,如引入集體項目活動跳繩,根據學生性格特點與身體素質分組,每組10人,各小組要求在一分鐘內完成50次跳躍。初期每組學生均會表現出混亂狀態,配合度較低,甚至有絆倒現象,而在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間的配合度提升,團隊意識因此得到強化。另外,素質拓展項目活動中,可取不同主題,根據主題完成活動,如主題選擇“同舟共濟”,各小組均有塑料地毯九塊,小組隊員站到地毯面上后,其他組可采取不同方式將地毯塊數量減少,在此基礎上比較地毯面上時間,學生積極性被調動,取得的訓練效果理想。
(四)加快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體育教學引入素質拓展項目,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如掌握扎實的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同時需對素質拓展訓練的內涵、內容、意義以及實施方法充分了解。盡管當前素質拓展訓練已成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但如何保證應用效果是大多教師需考慮的主要問題。高職院校可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在包含體育專業知識的同時,應融入素質拓展訓練知識,必要時可聘請專業素質拓展機構人員,通過對體育教師指導以及經驗分享,強化教師綜合技能。另外,對于每次素質拓展訓練活動,教師應從中總結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總結經驗,完善拓展訓練內容與方法,這樣可進一步完善拓展訓練方法。若條件允許,高職院校也可考慮與社會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鼓勵在校教師與企業員工加強溝通交流,必要時由教師親自到企業中學習。這種方式,既能保證教師綜合素質提高,且為后續素質拓展項目訓練活動的開展提供師資力量保證。
(五)創新課程測評體系
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是學生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的重要保證。素質拓展訓練活動與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不同,一般為一課時或分多個階段完成項目,所以在課程測評體系上應優化。以往課程評價采用的模式主要停留在終結性評價模式上,主要強調對學生最終的理論成績、專項技能考核成績進行整合,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與課程開展效果。這種方式很難適用于素質拓展訓練中,所以需進一步做好評價體系優化工作,在評價內容上,可取訓練前后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前后的行為表現、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項目情況等作為指標,而非局限在理論或技能考查層面。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因個體差異,包括身體素質、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在各項目活動中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評價過程中切忌采取“一刀切”方法,即使部分學生表現較差,仍需以積極鼓勵性話語為主,幫助學生總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方法。這種評價方式下,學生很容易從訓練、評價活動中獲得積極體驗,更積極參與到訓練中。
總之,素質拓展訓練活動的開展是提高高職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引入素質拓展訓練活動時,應正確認識素質拓展訓練的基本內涵與意義,結合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現狀,采取有效的活動開展策略,包括明確素質拓展訓練內容與流程、強化學生安全教育、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加快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創新課程測評體系等。這樣才能使素質拓展訓練效果發揮到最大程度,推動高職體育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養的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許淑萍.素質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教學的應用分析[J].田徑,2019(1)
[2]馮占賓.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
[3]李森.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與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23)
[4]張竹.高職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的作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1)
[5]肖軍.淺析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18)
[6]李臘梅.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與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3)
[7]韓亞非.基于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與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3)
[8]劉冬瑩,杜金蕊,王學爽.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醫學高職體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1)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