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紅
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催生了在線旅游社的出現,它們在推動旅游事業火熱發展的同時,對傳統旅行社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從網絡時代背景出發,加強旅行社的戰略轉型,成為傳統旅行社的首要任務。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各行各業均必須與互聯網充分融合,才能實現發展與新生,旅游行業同樣也不例外。近年來,OTA成為旅游行業的熱門,伴隨著旅游人次的不斷增加,OTA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就以攜程為例,全年凈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68億元,同比增長39%。相比之下,旅行社的發展情形并不容樂觀。盡管在巨大的旅游需求下,旅行社的整體銷售有所增長,但實際利潤卻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這對旅行社的良性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對當前的旅行社而言,盲目地坐守線下網點,已經無法應對市場的變化,從互聯網的角度出發,推動戰略轉型的深入開展,不僅是有效克服當前運營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旅行社經營效益的客觀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旅行社是從事旅行業務的企業,以提供各種旅游服務為主營內容,常見的有旅游者代辦出境、為旅游者提供各種有償服務等,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旅行社可以分為組團社與接地社兩大基本模式,前者為出發地組織游客的企業,后者則是旅游地接待游客的企業,二者具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關系。現代意義上的旅行社出現于改革開放后,并且隨著旅游經濟的持續火熱,旅行社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截止到2017年,我國旅行社總數已經突破2.8萬家,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旅行社存在整體規模偏小的現象,上市公司旅行社僅有5家,凈利率僅有3%左右。
當前旅行社發展的內部環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從有利的一面而言,旅行社是相對成熟的企業機構,內部治理水平普遍較高,規章制度較為完善,具有一定的旅游行業從業經驗,其次,從不利的一面而言,我國旅行社多數為中小旅行社,市場抗風險能力有限,在互聯網戰略轉型中存在著不小的難度。
總體而言,旅行社發展的外部環境是健康向上的。首先,我國經濟正處于中高速發展階段,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穩步提升,在可以預見的范圍內,旅游經濟仍將持續火熱,旅行人次也將不斷增加,這從整體上奠定了旅行社的發展局面;其次,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旅行社入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旅行社入網的難度大為降低,旅行社可以借助互聯網戰略轉型以實現發展目標,提高發展效能。當然,旅行社在發展中同樣面臨著嚴重的競爭,既有來自旅行社行業內部的競爭,也有OTA層面的競爭。
組織結構的優化是互聯網+環境下旅行社戰略轉型的先決條件。傳統的旅行社架構方式多以業務為中心,圍繞業務開展的實際需要設置相應的部門,各部門的自主權限相對較低,特別是在采購行為以及產品決策中,需要旅行社的主要負責人在商議后審批,而商議的具體方式則以每周一次,或者十天一次的例會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難以滿足互聯網+環境下旅行社的發展需求。因此,旅行社需要重構組織架構,以戰略轉型為目標,設置專門的事業部BU制,以一個個分散的業務縱隊來負責不同業務單元的開展,保持了各業務縱隊的靈活性,能夠有效克服傳統旅行社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旅行社需要賦予BU負責人最大限度的自主權限,允許其在統一的戰略規劃下制定相應的發展方案,采用橫向縮短匯報線,提升決策的時效性。

在旅游經濟持續火熱的宏觀環境下,傳統的業務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旅行社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從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出發,開拓增值業務成為旅行社提高盈利水平與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首先,旅行社需要高度重視互聯網在旅游產業鏈重塑中的作用,借助互聯網拓寬旅游產品的覆蓋區域,克服傳統旅行社發展中存在著的區域壟斷限制,是旅行社的產品營銷渠道多元化,推動旅游交易自由化發展,這對旅游市場的繁榮也有著重要的價值。其次,重視個性化旅游產品的定制。當前,旅游經濟已經進入散客時代,從消費者的期待心理出發,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旅游產品,是維系消費者的根本舉措,傳統旅行社必須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不斷創新旅游產品體系,以差異化的旅游產品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入網是旅行社互聯網戰略轉型的關鍵步驟,一般來說,旅行社入網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利用第三方旅游平臺,將旅行社的產品發布到大型的第三方旅游平臺中,以拓展旅行社的營銷渠道,第二種則是自建平臺。盡管自建平臺對旅行社的運營能力以及企業規模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打造綜合性的電商平臺是旅行社互聯網戰略轉型的必然要求。目前,市場社能夠幫助用戶自建B2B平臺的系統為數不少,比較典型的有小強ERP,旅行社可以借助相關的ERP系統,從旅行社戰略發展的角度出發,構建綜合性的電商平臺,推動旅游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無縫銜接。在電商平臺的構建中,需要以功能建設為中心,從功能設置的角度出發,來提升綜合電商平臺的用戶粘度。
無論是對傳統的旅行社而言,亦或是對互聯網背景下戰略轉型的旅行社而言,產品與服務都是構成旅行社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旅行社戰略轉型中,必須將優化旅游產品服務作為轉型的核心內容,以提高用戶滿意度作為轉型的主要目標。首先,就產品設計而言,旅行社要結合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強化產品設計的科學性,盡可能杜絕產品設計中的歧義內容,提高產品的精確性,同時,加強設計中的風險控制,降低因產品問題導致旅行社效益受損的現象;其次,就服務提供而言,旅行社要堅持人性化的服務理念,從客戶至上的角度出發,不斷提升服務的質量。比如在產品預定中,需要增加常用退款退貨以及日期修改等基本功能,又如,在與旅客的糾紛中,旅行社要以相信客戶為主要原則,構建合理化的賠付機制,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
互聯網時代的帶來,對旅行社發展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它不僅需要旅行社從網絡信息技術的角度出發,來創新產品的營銷渠道,推動產業鏈的整合,也需要旅行社全體職工具備互聯網思維,能夠從互聯網時代的宏觀背景出發,優化崗位工作,推動旅行社戰略轉型目標的實現。對此,旅行社需要加強員工的互聯網思維培養,一方面,利用好員工大會或者主題教育機制,對全體員工進行常態性的互聯網教育,特別是對于產品設計人員、銷售人員、客服人員等,更要落實好互聯網教育,另一方面,將互聯網思維的培養融入到崗位工作中,根據崗位工作的特點,推行互聯網+崗位的工作流程塑造,以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與特點作為崗位工作優化、發展的先決條件,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
對現階段的旅行社而言,戰略轉型是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互聯網則是戰略轉型的核心,旅行社需要立足于網絡時代的背景,多方面采取好戰略轉型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