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2020年,陜西省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將基本建立,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將逐步完善,醫療健康信息在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居民之間將實現共享應用,醫療健康服務業全面發展,醫療健康服務供給更加優化可及、智慧精準,醫患關系更加和諧,“互聯網+醫療健康”成為社會服務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19年,省級醫院將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2020年,省內三級醫院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并逐步延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寧夏回族自治區審計廳、財政廳、扶貧辦三部門聯合發力,通過建立聯合督查機制、實行情況通報制度、完善公告公示制度、強化追責問責機制等措施,加強扶貧資金監管。據介紹,三部門建立聯合督查機制,每年適時組織一次聯合督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各級扶貧資金主管部門定期召開工作會議,通報扶貧資金監管工作開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財政、扶貧部門及時向審計部門提供與扶貧資金分配、撥付相關的數據信息,審計部門及時將扶貧審計結果反饋給扶貧資金主管部門,由各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協助督促有關問題的整改落實。
近日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長江青海段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長江流域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重點水域實現全面禁捕,保護區建設和監管能力顯著提升,保護功能充分發揮;重要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重點地區生態環境修復取得實質性進展,水生生物資源恢復性增長。《實施意見》提出,主要任務是開展漁業水域生態修復,開展瀕危物種保護行動,加強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執法監管。到2035年,全省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生生物棲息生境得到全面保護,水生生物資源顯著增長,水域生態功能有效恢復。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慶市人民政府、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簽署了《支持長江大保護共同推進重慶國家儲備林等林業重點領域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確定投資190億元、融資150億元,在重慶市先期實施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500萬畝,打造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建設和長江上游生態保護。按照協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揮組織協調優勢,制定實施林業發展戰略、政策、規劃和項目管理辦法。重慶市政府發揮政府主導優勢,制定和出臺有利于促進重慶國家儲備林建設等林業重點領域發展相關制度政策。國開行發揮融資融智優勢,引領資金、設計投融資方案和創新項目建設管理模式。
近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四川省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培育世界500強企業2戶、中國500強企業10戶以上。此前,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公司已提出在2020年率先成為首個川企“世界500強”的目標。培育一批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千億企業,是四川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之一。《意見》貫徹中央、省委相關部署要求,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提出在提升質量效益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明確了實現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企業體系進一步精干、資本功能進一步放大、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等5大目標。
內蒙古建立健全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在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對預防和解決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問題作出系統的制度安排。據介紹,長效機制包括應急周轉金、工資保證金、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實名制管理、工資專用賬戶和按月銀行代發工資、現場維權信息公示、聯合執法檢查、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等8項基礎制度。另外,自治區發改委等44個部門簽訂了聯合懲戒備忘錄,對納入黑名單管理的單位和個人,由相關部門實施30條懲戒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