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昱
近年來,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或者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呈逐漸增多的趨勢[1]。臨床上,糖尿病的主要表現為高血糖,造成該病的主要原因為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是生物作用受損導致。長期患糖尿病將導致人體眼、神經、腎、血管及心臟等各種組織慢性損害及功能障礙[2]。目前,尚沒有完全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常通過多種治療手段,同時輔以多樣性護理的方式,對該病進行控制治療。對糖尿病患者施以多樣性護理,對其身體機能恢復具有較明顯價值。我院隨機選擇1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常規和多樣性護理,以考察多樣性護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身體康復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本醫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0例中,隨機選擇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施以多樣性護理方式,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颊呔懦文I病、精神認知障礙者,并依據患者自愿原則,簽訂知情同意書。觀察組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47.25±4.37)歲;病程2~15年,平均(8.55±1.82)年。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49.54±5.41)歲;病程1~17年,平均(9.26±1.15)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施以糖尿病常規方法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從飲食、用藥、日常生活習慣等方面予以指導。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之外,對患者施以多樣性護理,注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心理指導、親情護理等。健康教育主要就患者文化水平及認識能力,采取多樣化方法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病理、發病機制及常規治療方法的教育。采用的教育方法包括一對一講解、舉辦知識講座、播放影像資料等形式,使患者進一步認識糖尿病,主動克服日常不良生活習慣,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飲食指導則是對患者講解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法,對易誘發糖尿病的高危食物和飲食習慣進行分析,對肥胖患者要鼓勵他們主動減肥,幫助他們制定合理的運動減肥方案,要指導患者采取合理的進食方式,少食多餐。心理指導是對患者情緒進行干預。糖尿病患者因為長期患病,身體機能受到很大損傷,容易產生急躁悲觀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了解患者情緒及心理特點,指導患者調養身心,通過加強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方式,調整自身情緒,避免大喜大悲。親情護理就是采用和患者拉家常、談心的方式,拉近和患者之間的情感距離,從而使患者主動遵從醫囑,配合治療[3]。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護理3個月后,對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PBG)水平進行測定,對比兩組之間差異。同時使用中文版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藥物療法等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各指標評價總分為2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變化的比較 兩組患者經3個月的護理,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比較(mmol/L)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滿意度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者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 例(%)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癥狀有兩種,一種是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另一種是缺乏無力,過度肥胖。糖尿病若不及時控制治療,患者會由于長期高血糖引發視網膜病變、腎病、口腔潰瘍等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發病的誘因主要包含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資料顯示,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著明顯的遺傳異質性,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2型糖尿病存在著線粒體基因、胰島素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等多種基因突變的現象[4]。環境因素主要是指當前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壓力過大,導致飲食無規律,暴飲暴食,缺乏運動引起肥胖而造成的。有糖尿病病史的家庭成員和過度肥胖人群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對糖尿病的治療,控制血糖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對糖尿病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時候,從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心理指導、親情護理等方面對患者施以多樣化護理,拉近了患者和醫護人員的關系,增進了患者的滿意度,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對于有效控制血糖含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數據結果也證明,對患者采取多樣性護理方式的觀察組,在患者血糖控制和滿意度評分上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施以多樣性護理方法,對于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作用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