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輝 李淑玲
近年來,鄭州市金水區柳林鎮第四小學以“自由呼吸,詩意修行”為辦學理念,以“靈性成長,自由翱翔”為校訓,著力打造“靈性教育”,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經過不斷實踐,我們將課程建設作為學校文化內涵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提煉出“靈動課堂”理念。
一、“靈動課堂”的內涵
“靈動課堂”是根據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即在課堂上讓孩子的大腦、雙眼、雙手、嘴巴、學習空間、學習時間等靈動起來。教師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通過恰當合理的教育方式,促使學生身心得到自由而健康的發展——讓孩子的頭腦靈動起來,讓他敢想、能想、會想;讓孩子的雙手靈動起來,讓他敢寫、能干、會畫;讓孩子的眼睛靈動起來,讓他多看、能看、會看;讓孩子的嘴巴靈動起來,讓他敢說、能說、會說;讓孩子的學習空間靈動起來,讓他敢問、善思、能辨;讓孩子的學習方式靈動起來,讓他展示、表達、成長。總之,就是要讓整個課堂教學“活”起來。
1.讓課堂有“靈”可“動”
“靈動課堂”是智慧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三導”:一是引導。教師在了解學生原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向。二是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及時出現,指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是疏導。當學生在獨學、對學、群學等環節遇到難題時,由教師進行知識梳理、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并能前后貫通、靈活運用。
2.讓課堂因“動”而“靈”
“靈動課堂”是學生參與的課堂。首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與主體。教學是為了學生,也必須依靠學生,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這是基本的教學策略,也是“靈動課堂”的特質。其次,禮讓有序,全員參與。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學困生都有機會,都能感受到平等與尊重。最后,入情入境,合作探究。學生主動探究,教師積極為學生的探究創設教學情境。有情境、有探究的課堂,就是“靈動課堂”。
“知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現實教學中,我們既要注意到課堂中教師的主導,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既要將課堂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動起來,還要鼓勵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相結合,激起探究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探究、在探究中成長。
二、“靈動課堂”的原則
1.立足學生學情
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組織教學,緊貼學生心靈,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認知規律,勿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原創思維”,珍視課堂上生成的寶貴資源。
2.關注真實體驗
讓課堂教學回歸現實生活,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并了解生活。例如,在教學《里程表一》時,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營造一定的情境,如在旅游中策劃沿途的地點,測算行走路程;讓學生查看火車或地鐵路線圖等,讓學生了解里程表的含義、作用。
3.創設自然氛圍
教師要創造自然成長的氛圍,使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自然習得知識。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有沖突、有疑惑、有思考,這是“靈動課堂”的收獲。
三、“靈動課堂”的實施策略
1.動靜結合,形式多樣
教學內容體現出一定的開放性,容易形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學習的有機結合。例如,在教學《1千米有多長》時,教材上提示讓學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先走一走、量一量,感知10米有多長,再推測100米有多長,然后進一步推測1000米有多長。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安排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從家出發,沿著一個方向走1000米,用自己的方式記下表示1000米的長度。然后,再從家出發向另外一個方向走1000米,在走之前先預估這次會到達哪里。等到行走結束后,再感受一下預估和實際的差別有多大。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兩次校外親身體驗進行交流,最后達成共識,共同感知1000米有多長。這樣的課堂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實踐性,可讓學生在多次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加深對長度的認識。
2.貼近生活,學用結合
教材中設計的各種活動情境主要是通過圖片展開的,教師要注重引申,以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學用結合。例如在教學《時間與數學》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如果想讓奇思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望爺爺、奶奶,選擇哪一天更合適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先自己探究,然后再小組交流。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再向全班進行展示。學生只有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豐富內容,靈性發展
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實踐中,教師應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讓每一節課都多姿多彩,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例如,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各年級教材都提供了一些精彩的案例(課文),但教師不能讓學生僅僅學習書本上的文章,還應依托課文進行拓展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擴大知識面。
總之,“靈動課堂”是在教師主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充滿活力的課堂;“靈動課堂”是在問題引領下,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探索的課堂;“靈動課堂”是師生在互動中,共同構建靈動和諧的課堂;“靈動課堂”是在自由狀態下,靈光閃耀、趣味橫生的課堂。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靈動課堂文化形態背景下探究分享式教學的實踐實施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17-HJYY-292)
(責 編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