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宋登學 楊八九 程涌
摘 要:注漿法加固具有施工靈活、成本低的特點。某礦運渣橋部分橋墩建在渣子坡上,橋墩基礎承載力達不到要求。本文將注漿施工工藝引入到該礦山渣子坡橋墩加工工程中,確定了注漿加固的基本工藝參數,并在現場成功實施注漿施工,有效的提高了橋墩基礎承載力,確保了某礦運渣橋的穩定。
關鍵詞:注漿;加固;渣子坡;橋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5.087
某礦山運渣橋建在坑口渣子坡上,渣子坡主要由人工填碎石組成,上部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設計要求。按照正規方法應采用超挖、回填、夯碾、必要時采取換土的方法進行橋墩基礎處理,但是處理成本高。注漿法加固有著方便、成本低的特點[1、2],本文在充分考慮現場施工的可行性,提出了采用注漿法對橋墩地基進行加固,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可以有效提高橋墩穩定性,橋墩注漿加固方案主要如下。
1 注漿設計
1.1 注漿材料
綜合考慮現場地層特性,設計漿液的適宜配方為: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6~1。
1.2 注漿工藝
(1)孔口注漿:在澆筑橋墩基礎時,預埋內徑為70mm或90mm的鋼管,待基礎混凝土養護到規定強度后,利用基礎作為止漿墊,對下臥層進行注漿加固處理。(2)注漿方式:采用分層循環注漿,第一輪注漿結束后,養護2天左右時間,向下掃孔,直到松散碎石體頂面,再進行第二輪注漿,如此循環直到設計注漿深度(8~10m)。(3)埋置鋼筋:注漿達到設計深度(8~10m)后,開展最后一輪掃孔,孔內埋置鋼筋,并灌入較濃的水泥漿(水灰比為0.5),埋置鋼筋需伸出基礎約0.5m。
1.3 注漿參數
(1)注漿壓力:通過計算得到基礎抬升所需的力為12.34MPa,為了避免在注漿過程中基礎產生抬升,設計注漿壓力不得超過2.5~3MPa。(2)漿液擴散半徑:考慮到注漿孔的布置,設計每個注漿孔中漿液擴散半徑為1m。(3)注漿量:松散碎石體孔隙率取0.4,漿液的水灰比取0.8,考慮到地層的孔隙率比較大,設計注漿壓力取2MPa。設計每孔每個循環的注漿量為300L。
1.4 注漿過程監測
為了在基礎產生抬升時能夠及時調整注漿施工,在注漿段內設置經緯儀對橋墩的某一特定點進行時時監控,觀測基礎的豎向位移。
1.5 注漿結束標準
單孔注漿只要滿足下列三個因素之一時即可結束:一是注漿量達到設計要求,二是注漿終壓達到設計要求,三是基礎產生抬升。
2 注漿施工
2.1 現場實際施工變更
在實際注漿施工過程中對注漿方案進行了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
(1)注漿管:原注漿設計為孔口注漿,而現場情況為一次性打入注漿花管5m,注漿管下部2.5m范圍內預先打間距為100mm的小孔。(2)注漿孔:原設計注漿孔為9個,現場注漿孔只設置了5個。
2.2 注漿站布置
根據現場的施工情況,注漿站布置在四個橋墩中間,布置一次注漿站可以對四個橋墩進行注漿處理。
2.3 注漿孔及注漿管
根據礦山的建議,對原設計中的注漿孔的設計進行了變更,選擇原橋墩基礎上預留的9個注漿孔中的5個進行鉆孔,埋置注漿花管,注漿管總長5m,下部2.5m打孔,孔間距10cm,孔成梅花型布置。
2.4 注漿材料
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漿液水灰比0.7。現場配制漿液時首先啟動攪拌機,向攪拌桶內注入高度為45.5cm的清水,接著倒入5包水泥,攪拌時間不少于1分鐘。
2.5 注漿施工過程
(1)注漿準備:布置注漿站—堆放水泥—水源供給。(2)注漿過程:①向攪拌桶內注入規定量的水(高度45.5cm),開動攪拌機;②向攪拌桶內放入規定量水泥(5包),開始攪拌,時間不得小于1分鐘;③打開攪拌桶閥門,傾倒攪拌好的水泥漿倒入儲漿池;④開動注漿泵,注漿過程中應注意不斷攪拌儲漿池中的水泥漿,避免水泥析水、注漿泵吸頭阻塞等現象,盡量使注入的水泥漿均勻。(3)注漿次序及注漿量:按照順序進行對角跳注,每孔注入水灰比為0.7的水泥漿4桶(1噸)后注下一孔。從已有的施工進度來看,每天可以注漿32桶(8噸水泥),即兩個橋墩的1,2,3,4,5號注漿孔分別注入1噸水泥,次日注下一個循環。設計每個注漿孔注入水泥漿16桶(4噸)。在實際注漿施工中,注漿量應根據地層以下碎石的孔隙情況來定,從目前情況看,對于0號橋墩,由于下部碎石的填埋時間較短,并且地面幾乎很少有車輛的碾壓,基礎下部碎石孔隙較大,注漿時壓力一直上不去,因此需要多注幾輪。設計每個注漿孔注入水泥4~6噸,直到壓力增大到1.5~2MPa為止。當注4,5號橋墩時,由于碎石填埋時間較長,且地面長期受到來往車輛的碾壓,地層下部碎石孔隙較小,注漿壓力上升較為迅速,因此,注漿量適當減少,每個注漿孔注入水泥4噸,直到壓力增大到1.5~2MPa左右。(4)注漿壓力控制:注漿過程中,應隨時控制注漿壓力的輸出,根據混合器處壓力表示數調整注漿泵壓力輸出。當混合器處壓力表示數較小時,減小注漿泵壓力輸出(2.5~3MPa左右);當混合器處壓力表示數較大時,適當加大注漿泵輸出壓力。
3 結論
本文針對某礦山渣子坡運渣橋墩基礎需要加固的實際問題,提出了注漿加固方案,并對注漿加固方案進行了設計與實施,主要得到以下2點結論:
(1)論文中的注漿加固工藝參數可行,能夠滿足現場橋墩注漿加固要求;(2)注漿方法在處理某礦渣子坡橋墩時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了加固成本。
參考文獻:
[1]劉紀良,于飛,劉洪剛.底板注漿改造治理邊界水患技術研究[J].山東煤炭科技,2013(02):184-186.
[2]張紅巖.馬麗散對巷道頂板離層區的加固作用機理分析[J].煤炭技術,2007,26(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