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雛帆
摘要:在市場經濟發展日益穩定的形勢下,資產證券化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成為相關人員熱議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文章在闡述資產證券化內涵和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當前資產證券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成熟因素,就如何優化資產證券化發展進行探究。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供求關系;制度制約;優化策略
資產證券化發展首先需要具有穩定的現金流,確保資產流通的安全、穩定,可見,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經濟供求規律,在資產證券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市場的供給支持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約影響,當前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運行存在較大的阻礙。為此,文章就怎樣優化資產證券化進行策略探究。
一、資產證券化發展概述
資產證券化主要是指將缺乏流動性、沒有達到預期發展目標的現金流資產匯集起來,打造一個資產池,通過結構重組將這些資產轉變為能夠在金融市場上流通和出售的證券,為企業融資發展提供重要支持。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實質是通過對資產風險和收益的結構重組,將證券化的金融資產未來現金流收益權轉給投資者,由投資者對資產進行重新分配。
資產證券化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優勢:第一,能夠降低金融發展門檻。企業發展在需要融資的時候要證明自己有能力還錢,結合金融學風險越高、收益越高的理論,籌資者在發展的過程中會要求通過更高的利息來抵賬風險。資產證券化的出現能夠為企業融資發展提供重要支持,表現為應用未來的錢作為保證來獲得當前融資,由此降低了有資金需求企業的貸款門檻。第二,靈活性。資產證券化在我國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個方面是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長期性、投資大、資金回籠慢的工程,債主在房貸的時候面臨的風險較大。資產證券化的出現能夠通過將證券化的金融資產未來現金流收益權轉給投資者的方式來消除借貸者隱患。
二、資產證券化在我國運行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認識偏差
資產證券化是對不能立即兌現但是具有穩定收益資產的重新組合設計,并將其轉變為可發行證券的過程。資產證券化適用的資產必須是能夠在未來帶來收益的基礎上考慮。但是我國銀行不良貸款較多,因而,資產證券化可實施對象的界定面臨問題。
(二)法律制度上的障礙
第一,特定目的載體的法律制度障礙。特定目的載體以金融中介的形式將信用市場和資產市場流動資金聚合在一起,規避了資金應用風險。法律對特定目的載體的界定深刻影響資產證券化運行成本。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存在法定資本制的增加加大了資產證券化成本;信托制度和基金制度不完善;企業發行債券資格被限制等問題。第二,擔保制度不完善。我國擔保權益制度不完善,無法保證資產支持證券持有人的擔保權益。同時,缺乏動產擔保制度,擔保權益履行和執行繁雜,增加了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成本。第三,會計制度和稅收制度障礙。資產證券化交易過程中會涉及到以資產出售或融資為發展目的的不同程度交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解決涉及到的會計稅收問題,而會計稅收處理關聯問題較多,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對資產證券化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三)技術障礙
第一,基礎資產要求上的障礙。資產證券化對資產要求較高,結合這些要求,現階段,我國可被作為證券化的資產主要集中在銀行信貸資產。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對于每一家銀行發展來講,每一種抵押貸款規模都難以達到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規模要求。第二,抵押貸款市場發展萎縮。資產證券化最早是以按揭貸款證券化為主要內容,但是按揭貸款證券化的發展則是需要擁有一定規模的抵押貸款。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個人抵押貸款發展較為緩慢。
三、資產證券化發展優化策略
(一)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資產證券化發展的監督管理
資產證券化發展是一項系統化、復雜化的工程,參與機構較多,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資產證券化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引導各部門、各機構密切合作,促使資產證券化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首先,政府部門要轉變固有發展理念,將資產證券化看做是解決資產流動性問題和拓展新型融資方式的途徑,減少不良資產的出現。其次,政府部門需要打造資產證券化關聯機構和監督體系,實現對資產證券化發展的監督管理,并相應的制定和資金支付結算相關的規定。
(二)開展離岸資產證券化
離岸資產證券化主要是指利用設立在國外的SPV,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來籌集資金。受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的制約影響,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金融創新業務在國內市場發展不可避免的會面臨一些問題和障礙。離岸資產證券化支持下的大部分業務流程是在國外完成的,符合資產證券化發展法律法規,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有效規避發展風險。為此,在發展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可以以離岸資產證券化為基本突破口,首先運作一些適合的資產,之后在積累一定經驗之后再將資產證券化的工作重點轉向國內資產證券化市場。
(三)加強資產證券化相關配套市場環境建設
第一,通過打造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住房抵押擔保和保險機構來更好的推動住房抵押證券化發展。第二,打造規范的中介機構,幫助廣大投資者能夠更為及時、準確的了解到資產證券化相關信息,提升證券市場的公開度和透明度。第三,協調發展國債市場和債券市場,為資產證券的有效流動提供重要支持。
(四)進一步規范我國資產評估業信用評級制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資產評估機構逐漸增多,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質量不高,社會影響力較小。為此,需要相關人員加快建立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資產評估機構,并在資金評估機構運行管理中設置統一的標準體系和信用評估制度。對于已經建立完成的資金評估機構,需要結合社會發展需要對其進行改革,加快組建中立性的、經營發展自負盈虧的資信評估機構,減少非市場因素對資信評估機構運行的干擾,增強評估準確性。
(五)制定資產證券化相關財會稅收制度
在資產支持證券交易的創新發展下,原有的財會方法不再適應復雜的金融環境。為此,需要相關人員結合金融市場發展,加快制定完善的資產證券化會計準則,優化資產銷售的會計處理,從而更好的發揮出資產證券化的社會價值。在資產證券化會計準則中對稅收會計管理問題做出了更進一步的明確,對資產銷售會計處理進行了重新規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資產證券化是近幾年以來世界金融領域發展最快的金融工具,對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國在加入國際世貿組織以來,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加大。資產證券化的運行對經濟環境和法律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局限的影響,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發展存在一些局限。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相關人員結合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背景、發展特點、發展問題,結合實際積極思考優化資產證券化發展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孫奉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現實思考與路徑選擇[J].財經研究,2001,27 (9):43-51.
[2]付麗.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現實思考及決策[J].經營管理者,2012 (7):52-52.
[3]陳鴻祥.重啟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制度障礙與路徑選擇[J].武漢金融,2012 (12):39-41.
[4]王書琪.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理性分析和現實思考[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2.
[5]王保岳.資產證券化風險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