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庸小說作為武俠小說的經典,其成功之處是多方面的,本文研究了金庸小說的創作特征,從金庸小說的創作內容、情節、語言、情懷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和探討金庸小說在內容上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情節上變幻莫測、引人入勝,語言上精彩紛呈、匠心獨運,情懷上寬容慈悲、彰顯人性,這些都是金庸小說在創作上的獨到之處,體現和寄寓了金庸先生對于人生、社會、人性等的深刻洞察和體驗。
關鍵詞:金庸小說;創作特征;研究
作者簡介:由帥(1987.3-),女,吉林省人,本科,青島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現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5-0-01
1、引言
一代宗師金庸先生前段時間剛剛駕鶴西去,在此對金庸先生小說的創造特征進行剖析,一方面是為了緬懷金庸先生,另一方面是為了弘揚金庸先生的創作藝術和高超技巧,為今后小說的創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金庸小說在創作內容上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融歷史、地理、人文、國學、人情、風俗等一體,儒家、道家、佛教等交叉貫通,展現給讀者立體化、多層次的廣闊畫卷,使讀者流連忘返,沉醉于金庸先生所構建的俠義道德和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本文從金庸小說內容、情節、語言、情懷等幾個方面來分析和研究其創作特征。
2、內容上博大精深、包羅萬象
金庸小說在創作內容上囊括了歷史、地理、天文、詩詞、武術、音樂、書法、繪畫等一系列生活的各個領域,可謂是包羅萬象而又博大精深,于天地造化之中構筑了金庸小說五彩斑斕的色彩。金庸小說將天地萬物信手拈來而化為妙趣橫生的文字,并將其藝術地進行再現和重生,這在當代小說家中無人能望其項背。金庸小說以真實的歷史背景為依托,經過鬼斧神工般的藝術加工,使小說人物與歷史完美和諧地共處共生。金庸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一部編年史,書中記錄了風俗傳統、日常生活、人文地理景觀、醫學知識等等。作為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對每個動作和招式進行了精雕細琢,并將道教、佛學、中國傳統哲學等有機地融入了武術之中,更令人叫絕的是,對音律精通的金庸先生將音樂、舞蹈等也融會貫通到了武術之中,使中國武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3、情節上變幻莫測、引人入勝
金庸小說在情節布局上變幻莫測、引人入勝。金庸小說的開頭部分尤其被人推崇,神筆懸疑,一下子令讀者置于云霧繚繞之中,然后不斷跌宕發展與演進,情節變得愈加撲朔迷離,人物沖突更加激烈,跌宕起伏令讀者欲罷不能。金庸小說對于神秘詭譎氣氛的渲染和營造尤其擅長,扣人心弦,時而令人膽戰心驚,時而令人好奇心爆棚。對于秘境絕景的描寫也是金庸小說的一個特色和特長,以此來烘托和暗示情節的發展,運用之妙匪夷所思,想象力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
4、語言上精彩紛呈、匠心獨運
語言是小說的重要生命力所在,是內容、情節和思想表達的載體。金庸小說在語言運用上精彩紛呈、匠心獨運,時而質樸如玉,行云流水,時而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共賞,時而詼諧幽默,妙筆生花。《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中的周伯通、《碧血劍》中的黃真、《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等都有屬于自身特征的獨有語言,金庸小說中人物的語言有時惜墨如金,簡潔的近乎苛刻,有時揮毫如潑墨,啰嗦的近乎胡攪蠻纏。金庸小說語言上的匠心獨運源于其對人生的深刻體驗和洞察,是為刻畫人物而服務的,正是這種匠心獨運的語言應用,給讀者留下了數十個在腦海中有深刻印象的耳熟能詳的小說人物,每個人物又都代表了一種人生與情緣,寄寓著金庸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5、情懷上寬容慈悲、彰顯人性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刻畫和塑造不在簡單地劃分為好人和好人、正義和邪惡,而是將復雜的人性和二面性融入到了人物塑造之中,體現了金庸小說在創作情懷上的寬容慈悲、彰顯人性,即使在武林當中人人喊打、人人得而誅之的大奸大惡之人,在出場時也會令讀者感受到他們的可愛和可憐之處,同時對于正人君子的塑造也不忽略缺點和不足,這樣展現給讀者一個有血有肉、真實豐滿的人物。金庸對于小說人物的創作是以深刻的人性洞察為基礎的,從而才能以理解、包容和慈悲的胸懷來描繪生活中的蕓蕓眾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金庸小說既不同于一般的通俗文學,也不同于一般的高雅文學。金庸作為一位小說創作大師,在他的筆下,生活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善惡得到了一覽無余的展現,善惡難分、是非難斷,是人生中經常所處的一種常態,透過作者對生活敏銳的洞察,也仿佛看到了其對生活的困惑和無奈。
此外金庸小說作為武俠小說的經典,它把俠義文化提高到了一個新層次,即將人性的復雜性融入到了俠義之中,不單單是傳統小說所描繪的救國救民、除暴安良,它將人性與俠義相結合,于是出現了不同的俠義,有正面,也有反面,深刻地體現了金庸先生對于人性、社會、人生的深刻理解。
參考文獻:
[1]蔡綠茹.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蘊涵之中國文化解讀[J].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04).
[2]馬琳,馬春燕.金庸武俠小說敘事中的民間文學元素研究——以《射雕英雄傳》為例[J]. 嘉興學院學報. 2018(02).
[3]于志晟.金庸小說對古典小說形式的繼承與創新[J]. 文化學刊. 2018(05).
[4]高傳利.《荷花淀》的重要藝術特質——寫意[J]. 語文建設. 2016(10).
[5]黃燕.金庸小說中武功名稱與文化意蘊[J]. 語文建設. 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