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辰
摘 要:文學作品是一種藝術形式的體現,它是時代的產物,是時代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從當代多元化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可以看出文學作品的種類有很多,它們的產生與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有關,文學的產生不單單是簡單化的作品,而是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著一定的推動作用,是藝術形式的體現,是審美的一種意識形態,也是人類在抒發自己感情過程中,特殊的感情表達手段。文學作品中是存在感知形象的,文學中的思想是具有一定價值觀的,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對文學作品的思想以及所存的審美方式進行分析與論證,以便于充分的了解文學作品的中心思想,充分理解文學作品中的內在價值觀,實現文學作品的規范化發展,創造出更有利的文學價值,將文學藝術在我國發揚光大。
關鍵詞:文學作品;思想存在;審美方式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5-0-01
無論任何一種文學作品的產生,都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一般情況下創作者在文學作品創作的過程中都是從生活角度出發,進行不斷的深思與創作的,可以說文學作品的產生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內涵的,在我國文學作品多元化發展時期,中國市場上出現很多不同種類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的產生推動了文學現代管理分析和應用模式的發展與應用,文學作品的多元化不僅能豐富欣賞文學作品人的世界觀,同時還能夠影響其審美價值。
一、以情感展現文學作品之美
優質文學作品的產生是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所形成的時代產物,在時代背景的作用下所產生的認知情感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性,該差異性的產生是隨著現代文學多元化的發展而隨之出現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對于情感的展示必須具有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展示出應用的效果和作用,從而檢驗出實踐效果。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是社會發展的體現,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而從文學作品的實際性出發考慮問題,文學作品類型的不同,思想感情的表達是十分豐富的,以至于形成一種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審美方式,以該審美方式去完成文學作品的閱讀。現代文學中,關于文學作品中審美特征的展現多以情感為主,許多經典文學中的思想,其情感強烈、真摯,澆灌、燃燒著創作主體,讓創作主體的情感和評價得以提升。
二、良好的形象文學作品思想審美展示的有效途徑
當代優質文學作品的產生,離不開當下人們對文學作品的審美與認知,在眾多文學作品當中,以良好的影響寄托自身情感的文學作品數量有很多,這些文學作品也反映了當下的發展,當下的文化背景,這也是時代的產物,是情感的宣泄。通過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直接有效的表達創作主體是文學作品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從文學作品中內在主旨思想上進行詮釋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擁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維模式,通過自身的情感寄托從而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在雙方情感上達到共鳴,而在藝術創造角度來說,不同的文學作品,在其主觀與客觀的審美形象的統一,還是在假象與真實之間的統一,穩定和不穩定因素的統一,作為矛盾的統一體,在其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要在吸引讀者注意力的同時,也要借助一定的外在因素來展示其獨特的內在思想,如何進行適當的表達中心也是難點所在,所以,在文學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應當將綜合的因素考慮進去,進行不斷的揣測,在多元化的文學時代,如何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審美意識,這是文學作品在創作中的必然條件。可以說,只有建立起正確的審美觀,才能創作出更優質的文學作品。
三、合理有效的理性應用是思想審美的深入體現
在文學文化的表達形式方面是多種多樣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眾多藝術品中一種特殊的表達形式。首先,文學作品應當符合現代生活發展的趨勢,符合人們的思想觀,價值觀,并且對人們未來的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文學作品中用思想審美來展示文學作品的獨到之處,這也是讀者們十分認同的。復核文學作品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社會文學作品。其新型式與應用的途徑都能夠滿足當代人的文學審美觀。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發現文學審美思想的重要性,這些對于未來文學作品的創作都起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在理性的對于世界的認知是,思想情感的正確表達的基石,在文學創作過程中我們應當從鑒賞的角度出發。站在鑒賞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也是對文學的感性認知。也是用來傾聽和領悟社會生活中文學的形象,文學情感的重要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文學作品中能夠起到主要支撐作用的是思想的審美,該支撐點直接影響著文學作品的發展,可以說思想審美這種綜合控制的方式在文學多元化發展時期是極其重要的,能夠影響文學時代的發展,推動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發展,高水平的文學作品需要站在綜合角度去考量問題的所在,在該標準下創作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文學作品,必須將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思想,審美方式展現給讀者,每部作品的內容創作背景都不同,具有時代的背景,時代的意義,所有其思想價值觀上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文學作品的內容應在感知和鮮明的藝術形象背景下表達出來的,文學作品中涵蓋主體的支撐點,應符合讀者的審美觀,應從誠摯、健康、濃厚的感情方面來完成作品的創作。
參考文獻:
[1]劉紅梅.文學作品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意義探究[J].文理 導航(上旬),2017(06):5-6.
[2]王學海.當代文學的焦慮關注與歷史期待[J].中文學術 前沿,2016(01):127-135.
[3]何恒軍,鞏慶強.切忌盲目對文學作品主題思想做多元化解讀[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Z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