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摘 要:杜甫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歌創作者,其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時期,“文以言志”,杜甫的詩歌也反映了其重要的文學思想與社會意識。本文從杜甫的詩歌創作入手,詳細分析了杜甫詩歌中包含的文學思想,并詳細的分析了杜甫的文學思想跟他的創作之間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杜甫;文學思想;解析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5--01
杜甫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歌創作者,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時期,因此在杜甫的是做當中也反映出了唐王朝衰敗時期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和變化。通過分析杜甫詩歌當中的文學思想,有助于了解杜甫本人的創作特點以及文學理論,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文章中的文學價值觀
作者對于文學的價值認知,對于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創作作品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杜甫對于文化發展規律具有非常深刻的認知,同時對于文學與社會政治之間的密切關系也十分的了解,正是有了這些明確的認知,才能夠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效果[1]。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說“不廢江河萬古流”,標明了好的作品能夠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再加上杜甫本身擁有懷才不遇的社會生活經歷,因此對于文學的社會能動性具有朦朧的認知,認為“文章一小技,于道未有尊。”杜甫的行為和思想主要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思想的社會責任感非常強,例如說杜甫經常會稱自己為“儒生”和“老儒”等。杜甫特別重視文學作品的社會作用,主張創作出能夠反映社會現實的詩,通過自己的創作來讓更多的讀者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正是基于這種創作思想,杜甫的詩作也更加具有時代感,例如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通過這種色彩鮮明的描寫來反射出當時的社會腐敗畫面。
二、杜甫的審美觀
杜甫的創作當中雖然沒有專門描述美的內容,但是通過評價他的創作,能夠了解其中以意境美、內容美和形式美的文學審美觀。意境也就是客觀與主觀的相融合的產物[2]。我國古代的作家大部分都非常重視創作中的意境。例如說評論李白的詩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還有評價公孫大娘的舞是“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可見在杜甫非常推崇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杜甫的創作中大部分都非常重視文學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系,內容和行駛時相互影響的,一種完美的文學表現形式,需要很好表達的內容襯托。杜甫把文學的內容和形式有效的統一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審美標準,并在自己的創作當中通過擠擠時間來力爭完美,從而形成了更多的絕句。
三、杜甫創作論
杜甫的創作之所以能夠傳神,主要是由于在他自己的創作認知當中,他認為文學的最高境界是“詩神”,也就是通過作品來表現出世界萬物的固有神態。在杜甫的創作當中經常會提到“神”這個字,例如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或者是“詩應有神助,吾得及春游”。這些詩句都代表了作者創作出了非常高超的已經,讓作品達到了一種精絕的程度。杜甫的創作當中提倡了需要重視文學語言的琢磨和分析,通過錘煉文學語言來讓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例如說在《水檻遣心二首》中“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中,一個“出”字就把魚和下雨這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系在了一起,并結合使用一個“斜”字來生動的描繪出燕子飛翔的姿態。詩歌是一種語言藝術,因此在詩歌的創作過程中,為了能夠抒情需要重視聲音的節奏,從而形成不同的韻律。杜甫在創作過程中隨著創作內容的變化也會使用不同的韻律,把自己的情緒能夠更好地抒發出來,讓詩更加具有感染力。
四、杜甫的文學發展觀
唐朝是我國文學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不同文學思想斗爭非常激烈的歷史發展時期,不同的作家都對于前人留下的文學遺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杜甫也同樣擁有自己的主張[3]。他主張批判地繼承和發揚前人的優秀成果,并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杜甫的《偶題》當中,他認為“前輩飛騰入,余波綺麗為。后賢兼舊制,歷代各清規。”在具體的作品創作過程中,杜甫主張把作品當中沒有生命力的部分去掉,轉變成為具有真實性和抒情性的風雅。杜甫提出需要用全面發展的觀點來評價作者,既能夠看到不同作者早年的文章風格,同時也能夠看到作者后期的藝術成就和藝術成績。
五、杜甫的文學借鑒觀
作為一名優秀的作者,需要借鑒和學習其他的作家作品。因此杜甫也非常重視向其他的作家來學習和借鑒,從而取得了集各家之所長的重要創作成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是杜甫稱贊自己的詩句,但是很多人即使讀了萬卷書,但是也沒有下筆如有神,可見其中有很多的東西并沒有吸收和理解。杜甫主張要多讀書,并能夠準確地把握書籍當中包含的思想和內涵,并把這些知識能夠融合為自己的知識來應用。通過向不同年代和不同創作風格的作者學習,杜甫也擁有了更加淵博的學識。
結語:
總而言之,杜甫的文學思想是相互影響合適相互促進的,杜甫的創作對于我國文學的發展產生的影響非常大。雖然杜甫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理論家,但是他的創作中帶有非常強烈的時代感,因此對于現代文學思想的發展依然能夠起到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高瓊燕.杜甫的文學思想簡論[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2):61-64.
[2]陳明明.淺析杜甫詩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學功用[J].語文建設,2012(22):59-60.
[3]余春麗. 杜甫文學思想探微[D].中央民族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