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友是人際關系形成的第一步,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青年承擔著民族文化交流的重任。分析中俄交友文化差異,能促進中俄青年的有效交際,能夠突出語言文化內涵,也能促進兩國文化與經濟的進步。本文將從不同角度分析中俄青年交友文化的異同。
關鍵詞:中俄;青年;文化
作者簡介:裴月華(1996.6-),女,漢族,,吉林師范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俄語口譯。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5--02
引言:
人際交往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中俄兩國關系的友好穩定發展,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兩國互派留學生的數目不斷擴大,中俄青年間交流不斷深入擴展。但由于不同的歷史條件和民族特性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彼此的生活、學習、文化環境截然不同,使中俄青年間交友存在諸多差異。本文對中俄的青年交友文化方面的異同給予簡單介紹分析。
1.中俄民族文化對交友文化的影響
(1)中華民族文化對交友文化的影響
自古代佛教的影響到近代西方列強的入侵,任何艱苦情況下都未能阻斷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和平的民族,從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到新時代中國的外交策略都是最好的證明。這些思想使中國人與生俱來“中庸之道”的德行,注重維護和諧局面,極力維護集體利益,求同存異,過猶不及,保持人際關系和諧。
中華民族自古受孔孟之道的影響,無論在生活中還是人際交往中要注重仁禮一體。人際關系主要起始于家庭成員和親朋好友之間的親情,中國人看重感情,人際關系是靠感情而延續的,常常相互尊重、以誠相待、共同進步。
同時,由于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的統治,雖然經近代和現代文明的推動和改造,有了很大的改革和進步,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經40年改革開放中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落后的封建殘余思想對中國現代人的生活還有著些許的影響,值得我們警醒。
(2)俄羅斯民族文化對交友文化的影響
俄羅斯民族具有千年歷史,同樣多災多難,但從歷史發展看,卻稱得上是一個好戰的民族。從俄羅斯地圖上不難看出,幾代沙皇向東西方侵略擴張的歷史,從古代一個小公國發展成為橫跨亞歐大陸的大帝國。戰爭的殘酷培養出俄羅斯民族極端、暴力、豪爽的性格特點。
俄羅斯因其橫跨亞歐大陸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東西方文化在斯拉夫民族的基礎上充分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結構和雙重的民族性格。俄羅斯民族發源于歐洲,但是與熱情大方的西方國家相比,俄羅斯人表現得非常冷漠和謹慎,仿佛與他們碩大的體型和灑脫的性格格格不入。在西方對初次見面的人報以微笑表達的是尊重對方的含義,但在俄羅斯恰恰相反,對陌生人微笑是極大的不尊重,他們認為嚴肅才是認真對待的正確表達方式。因而他們這種特殊的性格導致人際圈比較狹小,只會和少數人建立親近朋友的關系,而且確立友誼之后會十分忠誠于朋友,表現出強烈的深厚性和持久性。
2.中俄青年交友的相同之處
(1)網絡
近些年互聯網飛速發展,智能手機的不斷創新興起一大批交友軟件,網絡社交成為主要的交流方式,更能為青年接受和使用,比如中國的微信、俄羅斯的VK都可以隨時進行聊天、視頻、更新動態,甚至實現跨國交流。因為網絡具有匿名性、跨時空性的特點,消除了現實社會中的身份地位,擴大了青年交往的深度和廣度,使青年交友的對象更加多樣化,利用這些平臺,朋友間更能無障礙交流情感和友誼。
(2)酒
中國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席?!敝袊藷崆楹每?,這個特點在酒桌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大部分朋友之間的感情交流需要在酒桌上得到升華。中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是禁酒的,因此從大學開始的青年交際生活幾乎離不開酒,它起到了人際關系“潤滑劑”的作用。
而俄羅斯人歷來以嗜酒聞名世界,對他們來說,不喝酒的男人不算真正的男子漢。俄羅斯青年喜歡和朋友找個氣氛優雅的小酒吧,邊聽音樂邊聊天。大學生則經常從超市買點啤酒和零食,晚上在寢室里點上幾根蠟燭,幾個人靠在床上徹夜聊天。與中國在飯桌上熱熱鬧鬧的聚會不同,現代的俄羅斯青年無論吃飯還是喝酒更喜歡優雅安靜的氛圍。
3.中俄青年交友文化差異之處
(1)聚會
在慶祝節日或紀念日時,或當自己有好事想與朋友分享和慶祝時,中國青年常用請客吃飯的方式聚會,對朋友和同事來說,在一起吃飯是非常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因為在飯桌上可以暢所欲言,深入了解彼此的性格特點,傾聽各自對未來的憧憬。
而俄羅斯青年不會在飯店聚會,他們更喜歡邀請客人到自己家里或者周末一起去野外烤肉,每當慶祝節日或社團聚會時,他們喜歡自己帶著在家里腌好的肉、香腸和燒烤工具找一個野外的山中燒烤,關系特別好的朋友還會帶上家人一起去。
(2)慶祝生日
在俄羅斯是不能提前或拖后慶祝生日的,他們相信生日當天過得如何,下一年就會過得如何。我在交換到俄羅斯學習的一年中,遇上了四個室友過生日,每一次其他人都樂此不疲的準備驚喜:偷偷買好生日蛋糕,在快到零點的時候把壽星引到外面,用氣球和彩紙布置房間,零點一到把壽星請進來和每一個朋友擁抱送上祝福。之后,朋友們坐在一起分享蛋糕,配著茶水聊天到深夜。
而中國青年過生日不是很在意是否當天過,一般會挑一個輕松的時間,壽星請客吃飯,邀請朋友們來一起慶祝、分享喜悅,朋友們帶來各自準備好的禮物、蛋糕等。
(3)見面問候方式
俄羅斯青年與朋友見面時通常使用握手禮,握手是俄羅斯人最重要的禮節之一,代表了問候的含義。男士只與男士握手問候,一般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除非女方先伸手。
而中國青年性格直率熱情,見面問候時一定要用語言表達出來,叫出對方的名字或昵稱,如果是比較熟悉或長時間沒聯系的朋友,雙方一定會噓寒問暖,以表示關心。同齡人通常用擁抱來表達親近的感情,而對前輩和長輩才會用握手的方式表示尊敬。這與俄羅斯人的問候方式不同,表達的含義也截然不同。
(4)女士優先
俄羅斯人對女士很尊敬,對他們來說,尊重女性、照顧女性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在任何場合,不論年齡大小,男士會主動接過女士脫下的外套、替女士拎提包、讓女士先行、為女士開門等,這些都受歐洲西方文化的影響結果。在中國,青年受到的傳統教育是尊老愛幼,對男女差異不是很重視,雖然在需要力氣時男士會挺身而出,但在尊重女性、照顧女士方面,值得中國青年多向俄羅斯人學習。
在現階段國際背景下,中俄關系的穩定與發展,不僅關乎中俄兩國人民的福祉,也關乎世界的穩定、和平和發展。青年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是兩個國家建立信任的基礎,青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兩國友誼不斷深化發展的前提。目前,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俄語專業,每年都增加赴俄留學生人數;在俄羅斯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走進孔子課堂學習漢文化,來中國旅游感受中國文化。中俄青年之間多種多樣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廣泛,在享受不同文化帶來的不同感受的同時,我們要認識和了解兩國青年交友文化存在的差異。通過中俄青年的交友文化差異的分析,能促進青年人更清楚了解彼此間文化的差別,相互尊敬、取長補短、相互兼容,增強青年間的了解和溝通,促進發展兩國青年間友誼的建立、發展和鞏固,進一步加強兩國間友誼,并為各自的國家建設及世界和平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于佰春. 俄羅斯人的性格[D]. 世界文化, 2002.
[2]湯洵,張晶. 俄羅斯經濟轉軌模式選擇的文化因素[D]. 黑龍江工程學院, 2008.
[3]邸小霞,王運芳. 東西方雙重文化影響下的俄羅斯民族個性[D].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