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婧 連鷗 陳淑怡 李雙雙 吳雨鑫
摘 要:"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不僅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更是當代大學生的個人夢。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國家的未來,是實現偉大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角色。進行這一項目的研究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找到正確的人生目標,同時可以使大學生在學習的路上“不忘初心”,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為“中國夢”的實現增添一份力量。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中國夢;調研;措施與建議
一、前言
中國夢,是中共十八大召開以來,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戰略思想。習總書記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它的最大特點是把國家、民族、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大學生應在了解中國夢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實現個人理想。
通過大學思政課程的學習以及對國內政治熱門話題的關注,進行這一項目的研究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可以弘揚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在學習的路上“不忘初心”,同時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為“中國夢”的實現增添一份力量。
二、調查形式
本次調研采用網上調查問卷的形式,主要通過隨機發送調查問卷鏈接來統計信息。
三、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所派問卷有202份,有效樣本為202份,在樣本中,本科生194名,研究生共8人。其中,男性84人,女性118人。
數據直觀地反映出在校大學生或多或少都對“中國夢”有一定了解。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大學生對于時政熱點的了解途徑增多,在“通過什么途徑了解中國夢”這道多選題中,大家主要選擇了新聞媒體、學校的思想政治課和宣傳講座,側面反映出大學生有較高的思想覺悟,能密切關注時政熱點;國家和高校對于思想政治建設比較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氛圍良好。
習總書記認為,國家、民族、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應該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在關于“怎么認識心中的中國夢”這一話題的探討中,同學們都深刻理解了習總書記的這番話,并表示贊同。因為選擇了國家、民族、個人層面的選項占比都達到了80%以上。選擇“體育強國”的同學只占59.4%,這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沒有真正認識到體育強國和文化強國以及中國夢的聯系。2014年8月,習近平在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致辭時提到“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體育文化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提高軟實力也推動中國夢的實現。
從同學們對于中國夢能否實現,以及多久才能實現的猜想中,可以得出中國夢的實現確實存在一定難度,但是大學生普遍對于中國夢的實現前景比較樂觀,認為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一定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但是阻礙中國夢實現的因素有很多,認為是經濟發展與資源不協調所導致的占比最多,達到60.9%,認為科技創新與文化實力較為薄弱的占49.5%,以及貧富差距過大的占43.6%。也有少部分人認為,產業結構不合理,國家尚未完全統一,國際社會動蕩不安,普通民眾對于中國夢實現的積極性不高,教育體制存在問題以及環境污染嚴重都是阻礙中國夢實現的重要因素。所以大部分同學都認為,中國夢的實現至少還需要二十年。
同學們普遍表示,中國夢的提出及宣傳不僅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努力學習知識,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還能提醒大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祖國的發展問題。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能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是同學們的一致愿望,這也是實現中國夢和個人夢最直接最現實的方法。也有很多同學希望通過關注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公益活動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自我價值。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早日成家立業,以此增加國民幸福值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一項有力舉措。
最后我們還請參與調研的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個人夢。有同學希望學習多國語言,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也有同學表示要把興趣當成職業,能夠妥善處理好人際關系,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綜合來看,當代大學生的中國夢圍繞的主要是“學習”,“工作”,“個人”,“提升”,“知識”等五方面的關鍵詞展開,這其中,努力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占據了最主要的部分,其次則是對工作的展望,再者就是個人的成長與提升。當然,有些實際的同學則明確表示,空談誤國,更應該注重實際行動。
四、加強大學生對中國夢了解的措施和建議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人的力量,尤其是作為中堅力量的青年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曾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這表明黨對青年的重視與期望,同時,這也意味青年承擔著實現中國夢的重大使命。其中,大學生更是青年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主力軍。要實現中國夢,當代大學生必須深刻領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現實意義;深刻認識自身在實現中國夢中的重大作用;應該全面發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積極投身于實踐,敢于承擔責任;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代大學生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十九大精神,明確“中國夢”的具體內涵。
對于加強大學生對于“中國夢”的了解和認知,我們總結了如下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力度,了解“中國夢”的內含
在如今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梢砸揽繉W校廣播、微信、微博對“中國夢”進行宣傳,將一些當下時政熱點做成專欄;也可以將一些影片,例如《復興之路》等進行節選后播放。各個學院可以進行周期性的宣傳講座或進行一些討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成立一些相關社團,讓社團配合學校進行宣傳工作,落實在學生群體中。定期舉辦知識競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樂于了解“中國夢”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感受到“中國夢”對于自身的意義,明白中國夢是中國人民的夢,也是每個人的夢。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和使命感。
(二)注重課堂教育,引領學生學習最新理論
“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也是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傳統的教育傳承過程。這就要求高校開展思政教育課應該引領學生將“中國夢”和“個人夢”想結合,失去“中國夢”這一培植的土壤,個人理想終將無法成長。高校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如愛國主義精神,進取精神和包容精神,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樹立良好的知行觀。
(三)努力提升自我,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我,將來更好地報答祖國。我們不僅應該具有時政熱點敏感度,關心國家大事,了解國家未來的努力方向。還要愛護國家的公共設施,同一切破壞國家統一和威脅國家公共安全的行為做斗爭,配合政府等國家機關的工作。更應該具有社會公德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時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而奮斗終身。
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這一方面,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將知識融入社會實踐中。在日常生活中,要敢于吃苦,艱苦奮斗,砥礪前行。遇到困難和挫折要勇于解決,自強不息。
中國夢的實現最強大的力量來自人民,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給中國夢注入活力。這強調了創造,創新和創業的重要性。在新時代背景下,創新能力是時代的要求。高校建設離不開創新,學術也離不開創新。許多高校都有一些創新創業項目,也有很多創新型人才。在這種環境的推動作用下,學生可以將“中國夢”的個人夢和創新思想相結合,創造出新發明和新發現,推動實現“中國夢”。
五、總結
此次研究在內容和思路上都有所創新。從文化視角——“中國夢”角度研究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應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在調研中,借鑒了很多治國理政文化方面的資料,也引入了當代大學生對于這個話題的更多回答,例如中國夢在當代大學生身上的體現。將此兩點結合,希望引起社會對于大學生“新聲音”的關注。
作為當代大學生,仍要加強自我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較強的法紀觀念,不斷形成堅強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做到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相統一,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相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終身。
參考文獻:
[1]關于“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是這樣描繪的-新華網?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29/c_1120016588.htm [OL].2016.11.29.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11.
[3]張繼明.中國夢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4):111+114.
[4]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理論-人民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130/c40531-29678241.html[OL]. 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