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朱莉
摘要:瑤族女書是世界文化遺產里一朵不可被復制的奇花,它是專屬于女性的文字,這種文字在過去被在當地婦女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女書已經慢慢不再被當地婦女廣泛使用了。而瑤族女書的出現和衰落都和瑤族女性的感情觀密不可分,本文主要探討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并由此分析其變化的深層次原因。
關鍵詞:瑤族女書;產生;衰落;感情觀
一、瑤族女書產生的客觀因素和廣西瑤族女性的早期感情觀
(一)瑤族女書產生的客觀因素
首先從地理因素來分析,瑤族女書產生地區是大多數聚居在廣西,廣東,湖南的山嶺匯聚交界的地區。據歷史記載瑤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這個民族自秦漢后幾乎一直在遷徙中。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一些和漢族等先進民族接觸較多的瑤族,由于受到了漢族的先進的文化影響,其自身的民族文化變化也比較大。
其次,從文化因素來分析,女書作品中大多沒有關于天災人禍的描寫,而最常見的記錄是“走日本”的悲慘經歷,以及親人去世的痛苦。這證明女書流行的地區沒有太嚴重的經濟問題。當地女性雖然也處于社會底層,但她們幸運地享受了少數民族相對的自由。這種淳樸又寬容的文化背景給提供讓女書生存傳承的沃土。
最后,從女書流傳區域的傳統習俗來看,這些地區至今還有著濃厚的瑤族意識和習俗。比如他們有專門的祭盤王,斗牛等的特俗習俗,而哭嫁,唱歌堂,不落夫家,打花帶,吹蘆笙這些傳統的婚嫁習俗也一直保留較好。這些較為特殊而且相對自由的習俗都可以被認為是女書產生的條件。
(二)從瑤族女書產生的客觀因素分析廣西瑤族女性的早期感情觀
第一,友誼至上,婚姻認命
由女書產生的客觀條件可見,女書的使用者具有比較復雜的人文歷史背景,在女書的流行區域里形成了可能既有漢俗又有瑤俗的獨特的地方文化,這也造就了當時當地的女子既開放也保守的感情觀。女子之間的如果有心意相通的朋友就可以認“老同”,她們可以和自己的“老同”用書寫女書信件的方式互相安慰互相打氣,有了純粹的心靈摯友的陪伴讓她們在舊時代卑微的社會生活里也可以過的相對沒那么悲慘和絕望。由此可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婦女特別是瑤族婦女可以享受較大的交友自由,她們也非常重視同性好姐妹之間的情誼。因此可推測,女書的使用者并不認為愛情和婚姻是人生唯一的追求,反而用女書去締結超越愛情和親情的友情,用來達到自身的精神世界的愉悅和完整。
第二,抒發情緒,關注自我
瑤族女書的出現可以讓相隔遙遠或者不方面時刻見面的人也可以傳達感情,這應該是當時女書婦女創造女書的最大動機。有了這么神奇的文字,女子們便可以在她們鎖定的朋友圈里訴說自己的喜樂悲苦,盡情地發泄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必擔心長輩,丈夫或者其它不相干的人的看法,因為這些文字是專屬于女性的。在女書中我們看到了當時婦女生活里的種種悲哀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因此推斷女書讓過去的女子可以有機會緩解心里的苦悶,她們心理健康相對良好,和同時期漢族婦女相比,比如那種因感情不順而投河自殺的悲慘事件就很少發生。
二、瑤族女書衰落的客觀原因和廣西瑤族女性的現代感情觀
(一)瑤族女書衰落的客觀原因
女書是女性用女性文字寫出了女性之情感和心聲,在歷史長河里留下了令人驚艷的作品。但是女書僅限于局部的女子間流傳的獨特方式也恰恰局限了它自身的發展。從女書的內容上看多數是女子之間的苦情訴說,基本沒有關系到主流的經濟,政治或文化的主題,沒法編成教科書去大面積傳播;從女書的流傳特點來看,過去多用手抄,刺繡等方式傳唱或單獨教授,沒有廣泛的傳播的印刷,而且很多女書所有者去世時往往焚燒書稿,這種人去書亡的習俗使女書的傳播受到了局限,繼續傳承的困難極大。
新中國成立后,社會變化巨大,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各民族的婦女都享有了和男性一樣的話語權,婦女也不再受到壓迫,同時也不再需要過去那種單獨的隱秘的傾訴情感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更便捷的交流方式,那么女書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意義,其傳承和生存不可避免的出現危機。
(二)從瑤族女書衰落的客觀原因分析廣西瑤族女性的現代感情觀
過去女性的愛情婚姻都沒有自主權,而在現代社會里少數民族婦女和漢族婦女一樣都受到先進文化和觀念影響,受教育程度整體提高,接觸外界的機會也很多,所來以用女書來結交朋友和維持情感的方式肯定是逐步消亡的。瑤族女性在交友婚戀的感情觀念只會越來越接近現代社會的標準,但一些傳統的喜慶的婚嫁習俗應該還會保留和延續,那些習俗可以凸顯她們的少數民族特色。
三、結語
女書作為女子在過去的重要情感依托和出口,它真實的反映出了歷史上瑤族女性的感情觀。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使女書的傳承失去了存在的土壤,現代的女性也不會再訴求于女書去傳遞和表達情感,所以傳統意義上的女書時代已經結束了。
參考文獻:
[1]宮哲兵.江永女書是甲骨文時代的古文字嗎[J].永州:零陵學院學報,2003 (1).
[2] 李君.湘南桂北女書文化圈中的女性民俗[D]. 中南民族大學,2012 .
[3]李慶福.女書文化研究二十年綜述[J].廣西民族研究,2003 (02).
[4]遠藤知枝,黃雪貞.女書的歷史與現狀[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