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泓陽
摘要:中國近代開端與洋務運動,在19世紀后半葉,世界各國開始并逐漸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在各國開始發展起來,而在中國,清政府已經失去了對整個國家的管理能力,為了改變中國內憂外患的現實情況,部分思想先進的學者組成了洋務派,洋務派開始主張學習和引進西方的先進文化和先進技術。洋務運動對中國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關鍵詞:近代化;洋務運動;中國近代
隨著全世界各國的科學技術和政治文化的發展,資本主義在各國開始發展和成熟。西方各國的技術和文化都達到了發展的一個高點,此時的中國科學技術依然十分落后,政治時局也極不穩定,文化更是封閉腐朽,為了改變中國落后的現狀,中國出現了一批向西方學習的洋務派,這批先進的學長,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先進設備,還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使中國在各個領域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對中國的近代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一、洋務運動時的國際情況
在19世紀的后半葉,全世界都展開了適應本國國情的近代化運動,歐洲和美洲的國家主要在當時開始開展工業革命,資本主義開始萌發[1]。英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先后完成了工業革命,而俄羅斯、意大利和德國也隨之進行工業革命,發展資本主義。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的發展日益蓬勃。此時的世界發展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工人階級成為了當時主要的階級,引領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眾多的科學技術得到突破,世界成為了一個先進的開放的世界[2]。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制度成為了一種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各個國家相繼建成完善。
二、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世界格局的變化,促使中國也開始改變。在19世界60年代,中國的國情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中國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對整個國家的管理能力,世界各國力量也開始對中國政府施壓,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內憂外患,中國出現了一批務實的洋務派。他們主張改革,主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改變中國落后的社會現狀[3]。洋務派在技術上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引進西方的先進設備,在政治和文化上也主張引進西方的思想和文化,甚至是主張改變中國現有的體制,引進先進的主義制度。然而,作為洋務派的首領曾國藩和李鴻章等人,雖然主張引進國外的先進思想和技術,為了提高中國現有的綜合實力,改變中國內憂外患的現狀,但實質不過是為了維護清政府已經腐敗的統治,但是洋務運動一系列的改進措施依然對中國造成了深刻的影響[4]。
在工業方面,洋務派大力購進國外的先進設備,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的引進,是中國開始進入機器化的時代,中國開始由部分機器替換人力,大大降低了人力負擔,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中國的學者也不斷的學習和模仿,嘗試著親自制造機器,發展中國自己的工業。同時,中國傳統的生產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洋務派開始發展商品,商品經濟開始在中國發展起來,在鴉片戰爭時的資本主義并沒有在中國現實中發展起來。
在軍事上,洋務派也主張要實現自強的口號,大量的從海外購進先進的軍事設備,創辦了一系列的軍事機械所,在軍隊中開始了新式的訓練方式,改良了軍隊現有的設備。洋務派的一系列活動讓中國的軍事實力得到極大的提升,把軍隊培養成更加貼近世界的先進水平[5]。在此同時,洋務派也創立了學習海外的海軍,在國家的海防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組建了當時規模極大的海軍戰隊。洋務派的運動提高了中國在海事上的實力,為中國之后大戰海上貿易提供了可能。
而洋務運動對中國最為深刻和久遠的影響主要還是來自文化和思想上。洋務派當時帶領中國的優秀學者完成了大量的世界優秀書籍的翻譯,將翻譯出的書籍傳播到當時的中國,中國的學者開始接受來自西方的各種先進思想,這些思想沖擊著中國當時腐敗落后的文化[6]。中國思想開放和先進的學者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這種開放不僅讓中國的學者得到極大的思想解放,也激發了文學創作者的創作源泉,洋務運動也是中國近代文化的一個開端。
三、結束語
洋務派為了維護清政府已經腐敗的統治,主張引進國外的先進思想和技術,為了提高中國現有的綜合實力,改變中國內憂外患的現狀,洋務運動一系列的改進措施依然對中國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在工業方面,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在軍事上,大量的從海外購進先進的軍事設備;文化和思想上,也引進了大量國外的優秀書籍。洋務運動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對中國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對中國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都形成了極大的變革。
參考文獻:
[1]白子龍.淺議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J].山西青年,2017 (1).
[2]蔣宇航.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深刻影響探究[J].祖國,2017 (21):70-70.
[3]關成剛,歐陽躍峰,趙玉民.以“小切口”呈現“大歷史”——《晚清西學東漸——以西醫東漸為視角》教學設計[J].歷史教學,2017 (6):62-66.
[4]成璐.論丁日昌在洋務運動中的歷史作用[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9 (3):37-40.
[5]劉兆豐.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探析[J].赤子,2017 (32):15-15.
[6]陳婷.晚清西方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