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國
摘 要:課堂提問作為一項課堂輔助教學技能,能夠幫助教師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教師的核心教學素養。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初中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與方向,物理是一門邏輯思維較為復雜的學科,注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際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性發展。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需要將培養學生的思考、動手、創新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凸顯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維,設計新穎、有趣、直觀的課堂提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構建生動活潑的物理課堂,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才能達到課堂提問的最高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提問;教學研究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了鞏固所學物理知識與充分掌握物理概念,并將其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相互討論,從多方面看待問題,才能達到排除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障礙、掌握物理學習精髓的根本目的。當學生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對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觀點進行相互交流,思維方式逐漸得到不斷發展與完善,能夠充滿信心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得到對物理知識更深層次的認知與理解。由此可見,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有義務承擔起精心設計物理課堂提問的教學責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當中。
一、利用提問將復雜的知識進行分解,深化學生理解
初中學生年紀尚小,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不足,物理作為一門靈活性學科,需要學生打通思路、活躍思維,這樣才能深化對知識的認知。當代教學認為:有效互動必須建立在雙方主動、共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必須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開展提問工作。由此可見,高效的課堂提問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狀態進行切入,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將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用直觀、簡潔的方式進行分解表達,環環相扣地拋出問題,讓學生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漸到達問題的本質,即物理定義與概念。將復雜的問題進行簡化開展教學,不但能緩解學生對物理的恐懼心
理,還能有效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的預期目的。
例如,我在教學“串聯和并聯”這一課時,發現由于學生對概念模糊,在解決這一課時往往分不清串聯、并聯的區別,造成了解題錯誤的后果。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深化學生對串聯與并聯的概念區分,我在課堂導入提問的過程中先聯系學生的生活,提出了如下問題:“假如你有一串串聯起來的燈泡,其中有一個壞了,這串燈泡通電是什么結果?”經過學生自由討論后,再拋出第二個問題:“假如你有一串并聯起來的燈泡,其中有一個壞了,這串燈泡通電又是什么結果?”學生對兩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對結果進行討論交流,將一個模糊的概念用對比的方式呈現出來,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還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抽絲剝繭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構建物理演示實驗情境進行提問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幫助學生直接觀察定義與概念形成過程的重要輔助工具,而教師的演示實驗能為學生構建生動形象的課堂情境,使提問更有生命力與生活源頭。所以,為了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需要設法將提問過程情境化,利用實驗演示過程將問題拋出,讓學生跟著教師的實驗過程一步步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好的問題情境能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產生代入感與認同感,調動學生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問題提出的時機,把握好示范實驗所展示出效果的時間進行切入性提問,能使學生更快進入到思考問題的狀態,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教學“物態變化”這一課時,我在課堂中為學生演示“水的沸騰”這一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水的汽化過程。我在實驗過程中根據實驗步驟依次向學生提出問題:在安裝實驗器材時,我問學生“為什么要隔著石棉網給燒杯中的水進行加熱呢?”在實驗過程中,我又問學生“要如何熄滅酒精燈?”在實驗過后,我再對整個實驗進行總結性提問“這是水的哪種形態變化?”學生思維跟隨著我的實驗逐步得到深化,用更全面、多角度的眼光來思考、看待問題。同時,將多種物理知識聯系起來,為學生構建系統、整體的物理知識框架。
三、問題設計要注意層次性、全面性
每一位學生所受家庭教育不一樣,成長環境也各不相同,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會直觀反饋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導致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進度都各不相同。物理是一門對思維邏輯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提出更貼合學生當前認知能力的問題,針對性地促進學生解決自身物理學習上的不足,并對其進行加強性訓練與記憶。由此可見,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我們要發揮自身教學藝術素養,在問題設計時要注意層次性、全面性,對于物理水平較差的學生,以鞏固學生基礎為主,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反復訓練與復習,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印象,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對于物理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需要以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為主,提出更多具有建設性的問題,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總而言之,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懂得如何去“教”,還要懂得如何去“問”,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探索有效提問的方式,利用問題調動學生的熱情,使學生的思維風暴充分活躍起來。為了有效提高課堂提問效率與質量,教師在提問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思維,設計層次性、建設性、全面性、分解性的課堂提問,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才能使物理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龍晨.“提問有方”才能“教之有效”:談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設計[J].中華少年,2017(19).
[2]陳桂芳.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