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友
摘 要:時代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也為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多嶄新的思路和方法,這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也更貼合時代對于學生教育與人才的要求。它們主張采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用多元化的方法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增強教學的有效性,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核心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初中數學;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關的數學知識,養成健全的數學思維,而且還要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升核心素養。新課標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讓他們學以致用。如何在新形勢下,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性,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成為了廣大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只有對某些問題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去主動了解和學習相關的知識,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研究中去,所以教師不妨將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拿到課堂上去,以此來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學習和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授七年級下冊“概率初步”的時候,我在上課之初,先拋出了一個問題:“你們見過六月飛雪么?”學生聽到我的話很驚訝,一是不明白我一個數學老師為什么要提一個語文的問題,二是確實不明白六月飛雪是怎么回事??吹酱蠹乙荒樀拿H?,我開始為大家講授鄒衍的故事,故事很快講完了,我接著問大家:“這個現象在數學中被叫做什么?”學生搖搖頭,不明白故事與數學有什么關系?!斑@個現象就叫做小概率事件?!蔽医o大家解釋。“那什么是小概率?”學生好奇地問,看到大家都用求知的眼神看著我,我開始為大家講述概率的相關知識。
二、信息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更好的體驗,更舒適的生活,還對教育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促使新型的信息化教學正式走進課堂,成為初中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將一些比較難以理解和記憶的概念具象化,而且還能夠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圖形變化用動畫的方式模擬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加深他們的印象,促進他們抽象思維的形成。
例如,在教授七年級下冊“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章的時候,我在上課最初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一個活動的“點”,接著利用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原理,用這個點規律地運動形成了各個圖形,并且運用多媒體手段將這些圖形“折疊”“旋轉”以及不同面的正反方向的“拆分”,通過這樣的手段,加強學生對于這些圖形的理解和記憶,幫助他們認識這些圖形的特點,讓他們在腦中呈現出立體的模型,促進他們抽象思維的形成。
另外,多媒體還能將一些復雜的概念具象化,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比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投影與視圖”的時候,我在上課之初,直接為大家放了一段皮影戲,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投影以及相關知識的了解,幫助他們進行記憶。
三、合作學習法,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如何讓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成為了當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分組合作學習法的提出,解決了這個問題,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它的出現不僅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情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促進了學生競爭合作意識的覺醒,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授九年級上冊“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時候,我在上課之初先帶領學生復習了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接著就讓學生通過平行四邊形的計算方式,推導出菱形及矩形的計算方式。學生聽到我的話,馬上開始行動起來。經過周密的討論和研究,他們慢慢得到了正確的答案,找到了正確的推導過程。我對他們在小組內的表現進行了表揚,接著便開始了后續的教學。
四、分層教學法,讓每個學生學有所獲
分層教學法是在正視學生之間差異的基礎上,對于不同的學生的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方法的一種方式。它主張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 ,并且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側重點的教育,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例如,對于那些敏而好學的學生,教師要側重于方法的教授,讓他們在學會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對外擴展,幫助他們健全數學思維,完善他們的數學學習方法,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應該積極鼓勵,著重教授他們基礎知識,引導他們學會簡單的運用。而對于那些“學困生”來說,教師一定要不遺余力地引導,幫助他們學會基礎的數學知識,讓他們感受到重視和成功,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數學學習上來。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教師一方面要懂得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學習借鑒好的思路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成績,促進他們的全面
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嗣兵.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之我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3).
[2]高明松,劉冬.關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