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艷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課件集豐富的色彩、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能夠生動、直觀、及時、準確地傳遞大量的社會生活信息。將多媒體課件有效地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能夠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學習空間,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分析了教師如何將多媒體課件有效地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使之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初中;道德與法治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是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社會生活為道德與法治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讓道德與法治課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多媒體課件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能夠創設圖文并茂的視聽情境,因此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將其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使之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它一般只占用幾分鐘的時間,但是若能充分利用好這幾分鐘的時間,就能使得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效的課堂導入就像磁鐵一樣,能夠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課堂伊始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同時,多媒體課件能夠在短時間內圖文并茂地呈現知識信息,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導入新課。
例如《遵守規則》,這節課的題目簡單明了,我們通過題目的字意就能判斷出這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但是照本宣科地念教材,只會增加學生的反感,而不會加深學生敬畏規則的意識。我們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如下新聞案例:某某人因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被正常行駛的汽車撞傷,誰負主要責任呢?某某人因為擅自出入野生動物園而被老虎咬傷,老虎傷人誰之過呢?等等,讓學生通過課件中呈現的具體新聞案例來展開新知的學習。
再如《網絡改變世界》,在這節課的課堂伊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這樣的信息:截至2017年,手機網民規模達8億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在實體店購物時選擇用手機支付方式。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互聯網背景下的微課學習方式,呈現互聯網背景下的跨地區會議,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網絡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的變化,進而讓學生展開新課的學習。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相關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社會背景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要一改往日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方模式,讓學生在相應的案例分析中高效地構建相關知識體系。而多媒體課件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呈現大量信息,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其來呈現相關案例,從而省去一定的板書時間,讓學生用更多的時間來分析題目,解決題目。
例如《法不可違》,在教學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這樣的案例:王強(化名)在某網吧上網時,因其盜用他人賬號上網被管理員發現而被趕出網吧。王強一直對此事耿耿于懷,5天之后,王強帶著5名社會青年到該網吧,對當日趕王強的網吧管理員拳打腳踢,將其打成重傷,并將勸架的另一名網吧管理員打成輕傷。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迅速抓獲犯罪嫌疑人王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以上事件說明了什么?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的案例,文強于2008年任重慶市司法局局長,2009年因涉黑問題被紀檢部門調查,之前他破獲了1992年的重慶警匪槍戰案,
破獲了1994年的中國第一盜案,破獲了2000年的殺人惡魔張君案。然而文強家藏過億資產,為至少6個黑社會提供保護。2010年,文強被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文強的悲劇,又說明了什么?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案例展開深入學習。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差異性的練習題目,因材施教
從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一刀切的練習題目,會讓優秀生因為題目太簡單而教案自滿,會讓學困生因為題目太難而降低學習興趣。為了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解決道德與法治問題的成就感,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層次性的練習題目,讓班級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展開練習。
例如學習完《尊重他人》這節課,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層次性的練習題目。其一是四個選擇題目,前兩個是基礎知識點的選擇題目,后兩個是需要一定理解分析能力的題目,如我們常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為( )四個選項比較類似,讓學生選出最精準的解釋觀點。其二是案例分析題目。即呈現一個相關案例,然后出示若干道練習題目,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展開練習。
總而言之,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要將多媒體課件科學地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使之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沙麗娜.信息技術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的應用[J].文存閱刊,2018(1).
[2]胡小娟.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道德與法治課堂[J].好家長,2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