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彪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獲得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了解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運用最恰當的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研究
一、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
1.教師要在教學內容上,合理確定教學內容
教師要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給孩子一個完整、明確的教學課堂目標,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講解每一節新課之前,都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應該合理地安排每一節課的內容和信息量,要針對高低年級學生進行劃分,不同年級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不一樣,因此,教師進度也要區別對待。
2.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重點和難點進行區分
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的疑難、重點進行劃分,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一些基礎內容,就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內容,然后根據尖子生和后進生再區別對待,針對尖子生教師要突破難點,提高尖子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通過這些難點,讓這些拔尖的學生進行突破,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再創新高。針對一些后進生,教師在講解新課的時候,盡量多回顧以前的知識,把以前學習的知識跟新知識串聯在一起,這樣可以讓這些后進生把以前不懂的知識回顧一遍。教師在課下留作業的時候,也要區別對待,除了給尖子生留一些除基本練習以外,還要留一些拓展題型,幫助他們多學習疑難知識和突破學習能力,中等生可以留一些平時跟新知識相符合的相應的練習題,后進生可以留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這樣就能在班級的教學中掌握平衡,使得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積極性,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
1.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建立愉悅的課堂氣氛
(1)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展示,給學生觀察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之后,看到了什么?這些圖片都涉及哪些知識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多媒體課件,然后教師再進行提問,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是紛紛舉手回答,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師生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氣氛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注重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相處的融洽性
教師在課堂上面帶微笑,以快樂的情緒感染每一位學生,讓學生一種親切感,使得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教師要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同學,讓每個孩子都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參與老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同學,做到不厚此薄彼,不偏袒優秀的同學,不對學困生有偏見。對于家庭困難和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都要想方設法給予他們幫助。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幫助,還要幫忙給學生申請,幫助他們減免一些費用。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及時的指導,幫助他們多復習以前的舊知識,一點點地幫助他們補回來,爭取趕上大部隊的步伐。
2.巧設問題情景,科學引導
在學習新知識以前,教師要把新內容設置得更有創意性,給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要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可以自己動手進行操作。教師在講解數學問題時候,可以先設置一個情景,利用圖片、幻燈片等形式,在創設情景上,教師要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根據這樣的情景,讓學生進行思考,引出知識點,待學生好奇心正濃的時候,教師可以直接進入主題,講解新的知識點,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還大大促進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
三、重視課后與課堂的緊密銜接性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就是前后聯系比較緊密,課后復習都是以做練習題為主。教師應該多留一些開放性的作業來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由于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師留的作業應該注重系統化和關聯化。學生在學習應用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這道應用題聯系同類應用題,從而發現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找出這類題型的解答方法。因此,教師要重視相關部分知識的課后復習,正是注重課后復習,才能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總之,想在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效果,我們就必須在教學的整個環節中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好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做到運用自如,多方結合,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延軍.試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6(26).
[2]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