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林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一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積極地開展作文教學,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讓他們通過寫作來表達自我。然而,目前許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狀況并不樂觀,存在著學生不會寫、不想寫、不敢寫的現象,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對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進行分析,并研究相應的對策,以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對策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創新意識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的理念和方式都比較落后,往往注重字詞、格式、修辭手法等知識層面上的內容,而忽視了學生寫作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且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作文成績,還用一套固定的作文模式來要求學生進行寫作,以至于作文教學中的“模板化”現象嚴重,學生的作文刻板生硬,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和真情實感,這種方式難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甚至容易導致學生對寫作產生反感情緒,嚴重影響作文教學的效果。
(二)學生缺乏寫作興趣
寫作是人們通過文字來表達內心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如果學生沒有寫作的興趣,也就沒有想表達的東西,寫出來的作文質量自然不會很高。然而,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的現象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并不少見,許多學生在看到作文題目的時候,感覺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怎樣去寫,最終呈現出來的作品不過是一些東拼西湊的文字,或者是用重復性的語言來湊字數。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在選定作文題目的時候出現了問題,題目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或生活基礎,無法引發學生內心的情感共鳴,學生無法從既有的生活經驗當中找出相關的內容,自然也就無語可寫。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教師習慣于以大人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作文,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創造性,使得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不是自己想表達的,而是教師想看到的,以至于有些學生雖然愛好寫作,但對作文課卻沒有興趣。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也是作文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教師應當讓學生在平時多閱讀一些優秀的作文,積累寫作的素材、寫作方法以及寫作的角度和觀點。學生在吸收大量信息的基礎上,就能夠逐步形成自己的認知和觀點,并產生表達的欲望,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幾篇其他的著名童話故事,如《小紅帽》《丑小鴨》等,讓學生通過充分的閱讀感受童話故事的寫作風格和藝術特點,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創作一篇童話故事,從而使學生寫作時能夠有正確的思路和角度,提高作文的質量。
(二)選擇合適的作文主題
合適的作文主題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因素。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經驗較少,對事物的認知也比較淺薄。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刻板地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教學,也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選擇。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生活環境、心理認知水平等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以確保作文主題能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他們的聯想。在選擇作文主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學生感興趣的點在哪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一方面能讓學生感受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翁,從而產生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選擇的作文主題是與他們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相契合的,有利于提高他們寫作的動力和作文的質量。
(三)將作文教學融入生活
優秀的作文離不開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學生只有在生活中經歷一定的事情,形成一定的感受,才能產生豐富的情感和有深度的思考,繼而將其通過寫作的方式呈現出來。然而,大部分的小學生沒有刻意觀察生活和記錄生活的意識,以至于雖然平時經歷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但在腦海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寫作的時候大腦中仍舊是一片空白。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放學回家后先拿出日記本,回想一下今天一天發生了哪些事情,自己有什么新的收獲和認識,然后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寫作文的時候就可以作為一個素材庫使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學生語文水平和思維能力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對當前的作文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和總結,找出其中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不斷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水平,促進學生寫作興趣、寫作能力及語文水平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小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課外語文(上),2017(5):115.
[2]曹軍韜.簡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