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乃佳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到來,我國保險金融領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和銷售新型保險產品,可以提升保險行業整體的服務水平。互聯網擁有包容性特征,可以實現行業轉型,變成了我國保險業進步以及壯大的主要方向。本文分析了“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且基于此,提出了相應的策略,期望為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發展
一、“互聯網+”概述
“互聯網+”是市場經濟運轉的新型態勢,其可以對現階段存有的行業進行升級以及創新,增強每個領域與互聯網技術間的有效結合,調動其活力,經過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實現最為理想的經濟形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其價值充分體現在產業挖掘方面,有效提升產業的發展速度。在新型機遇前,我國保險金融領域應該明確其發展情況,有效轉變經營手段,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資源共享,創設一個新型的保險金融平臺,推動我國“互聯網+”環境中保險金融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運營模式有較大的漏洞,整合資源的能力偏弱
“互聯網+”時代,我國保險金融行業不斷發展,并且崛起了多種運營辦法,主要包含互聯網平臺、第三方電商以及中介等,每個模式都擁有自身獨有的優勢與劣勢。如中介經常存在的問題便是產品缺少創新性,且銷售的規模有待提高;互聯網平臺存在的問題是市場缺乏規范,導致其運轉效率降低;第三方電商存在的問題是資金運轉方面的問題,缺少全面的監督與管理。因此,應該把各個運轉經營手段具備的優勢條件進行有效結合,建立與我國現階段經濟機制符合的新型運轉手段,進而促進我國保險金融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企業有效整合資源的技能有待提高,與傳統保險企業進行對比,其銷售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在我國保險市場當中,互聯網保險金融占據較少的市場份額,因為其缺少良好的銷售途徑,并且沒有做好相應的宣傳,許多客戶并不了解保險金融產業,其交易主要是在互聯網中進行,客戶很難對其信任,導致互聯網保險金融的滲透程度非常低,對其持續發展產生著制約作用。
(二)互聯網保險的產品單一化,創新性較低
現階段,我國保險金融企業的產品存有許多問題,包含客戶忠誠度有待提升、保險時間非常短等,保險金融企業的險種與產品較為單一,具備比較強的同質性,造成險種發展出現不均衡的現象,客戶經常選擇的保險種類是意外傷害、車險以及萬能保險等。與此同時,各個保險金融企業所推出的產品種類比較很大的趨同性特征,其中車險的比例最大,第二是理財保險,第三是意外保險。由于互聯網保險金融產品存有失衡現象,對我國保險金融企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與此同時,對其產生影響的另一個因素主要是創新性能比較低,保險金融產品的場景化不強,缺少金融與非金融之間的有效結合,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少保險金融相關產品的情境化開發,沒有把客戶的實際習慣以及需要當作是重點內容設計保險種類,導致傳統保險與互聯網保險金融之間在險種與性質方面類似,只是轉變了銷售的途徑,并且因為互聯網技術具備的虛擬特點,沒有辦法讓客戶對其險種進行信賴。二是在對互聯網保險金融產品進行設計的時候,如果沒有和其他場景進行有效結合,在現階段的信息時代當中,人們的消費需要越來越多樣,應該注重不同領域的結合,或者是相同行業不同方向的結合,設計出和人們實際需要相符合的保險金融產品,提高保險金融產品在金融市場當中的占有份額,有效提升“互聯網+”時代當中保險金融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三)互聯網放大了傳統保險的風險,信息安全無法保證
“互聯網”背景下,保險金融與傳統型保險進行比較,其在監督與管理上的問題缺少邊界性,與此同時,由于保險金融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監管部門所面臨的挑戰較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互聯網的特征是不被時間與空間所制約,其是互聯網所擁有的優勢條件,然而,互聯網保險的劣勢便是沒有辦法和客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無法仔細解釋保險有關條款,容易發生糾紛問題。除此之外,互聯網擁有范圍寬泛、影響巨大以及傳播速度快等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營銷的風險。第二,互聯網保險金融使用網絡渠道交易,其與傳統型保險進行比較,在核對投保人信息方面存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于健康保險而言,甚至發生騙保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道德方面的風險問題。當代社會的保險金融業務對互聯網信息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并且對于信息技術方面并不專業,導致容易出現信息泄露情況,沒有辦法對信息安全性與可靠性進行保障。
三、“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行業應對發展問題的策略
(一)創新運營模式,加強資源整合
在“互聯網+”大環境之下,保險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將線上與線下兩方面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可以創新其運轉方式,這也是促進我國保險金融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此背景當中,保險金融企業應該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將線下的保險金融客戶進行轉換,把客戶資源全面整合起來,這樣客戶可以在線上購買相應的保險產品。加強差異管理,全面提升保險金融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應該采取有效的對策。第一,在“互聯網+”背景下,保險金融企業應該增強與電商以及互聯網平臺企業間的合作,利用其流量和規模優勢實現保險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第二,促進保險金融領域的互聯網化,根據保險種類與客戶的不同,在網絡上銷售種類較為簡單的保險,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客戶的購買門檻。第三,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對產品進行自由組合,提供差異化產品服務。在“互聯網+”環境中,保險金融企業應該根據信息優勢條件,利用同一種產品中集中滿足客戶的實際需要,對不一樣的客戶進行差異化管理,進而提升客戶的感受,促進現代化保險金融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借助大數據創新互聯網保險金融行業
“互聯網+”環境下的保險金融企業與傳統型保險企業對比,其優勢條件體現在數據信息收集與分析等方面,經過數據分析可以明確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并且使用相應的對策。保險金融產業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與水平,增強風險管理。因此,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互聯網+”背景下,使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降低保險金融存在的風險問題。在傳統條件下,保險金融企業存在的風險識別很難保證客戶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收集客戶的具體信息,并且對客戶的消費情況進行分析,建設一個真實且全面的誠信檔案,進而降低風險問題的出現,促進我國保險金融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第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保險金融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得以提升。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掌握客戶的行為習慣,并且對其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分析。第三,“互聯網+”時代中的通信技術可以讓保險金融企業的服務手段產生變化。傳統保險企業為了得到客戶的反饋,會使用電話回訪等辦法,然而此辦法的效率低且容易對客戶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通過互聯網通信工具進行自助式回訪服務,可以提高服務效率并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進而可以根據客戶的評價為他們提供更理想的服務,建設一個良好的循環系統。
(三)加強信息安全管理,降低互聯網保險風險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保險金融可能沒有辦法和被保險人直接接觸,而且保證客戶信息的準確性以及隱私十分重要。因此,互聯網保險金融企業一方面應該增強數據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如與現代化信息企業展開有效合作,這樣可以填補保險金融企業信息方面存有的缺陷與問題;另一方面,保險金融企業也應該使用電子簽名手段鑒別客戶的真實身份。如果客戶信息被泄漏,非常容易造成金融事故問題的出現。與此同時,保險金融企業應該廣泛使用電子簽名技術,與公安機關相關系統進行對接,這樣可以在線上對客戶信息進行驗證,并且建設完善的防護外網,有效隔離互聯網,進而保證客戶信息內容的真實性以及安全性,并且對其進行監控。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保險金融領域的發展與壯大,并且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促進其進步。雖然保險金融在具體發展的時候存在許多問題,但可以通過整合資源、創新運營模式,利用大數據信息進行創新,保證數據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降低風險因素的出現,促進“互聯網+”背景下的保險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穎慧."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發展困境與突圍方式分析[J].消費導刊,2017(23):55-56.
[2]任曉聰.“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發展困境與路徑探尋[J].管理現代化,2016,36(5):11-13.
[3]寇長嶺.互聯網金融時代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的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J].經濟,2016(10):25.
[4]高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其法制監管[J].中州學刊,2015(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