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浩
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 浙江溫州 325000
中職汽修專業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中職學校汽修專業依舊沿用傳統教材知識,沒有隨著汽修行業技術的革新而更新,這不僅影響著汽修專業教學的時代性,也影響著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當前,許多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材都是沿用20世紀老式車型維修技術,對機械設施的描繪筆墨過多,缺少新知識,或者是新知識只是一帶而過。當前,汽車零部件制作微型電子技術已滲透到每個環節,汽修專業教材內容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缺乏現代汽車新技術內容,嚴重制約著中職汽修專業的發展。另外,由于汽修專業教師自身條件以及能力限制,在教學過程中完全依據某種教材進行教學,課堂教學照本宣科為主,教材內容落后,已經很難適應新時代汽車技術發展需求。當今,汽車技術迅速發展,如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講化油器式發動機,教材沒有呈現相對應的改進,學生畢業以后很難適應汽修專業發展。
目前,一些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師比較稀缺。由于汽修專業比較熱門,學習汽修專業的學生比較多,導致一些中職學校師資力量與學生數量不匹配,教師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當前,許多中職學校汽修專業教師招聘兩極分化,有的教師學歷比較高,但是缺乏實踐經驗,有的教師有實踐經驗,但是,學歷難以滿足中職院校招聘要求,汽修合格的專業教師很難招聘,導致教師隊伍建設相對滯后。一些中職學校教師自身沒有汽車維修經驗屬于相關專業或相近專業轉行而來,或者從學校畢業直接進入中職學校,企業的實踐經驗缺乏,經歷過系統的師資培訓的教師比較少,缺乏“雙師型”骨干教師,理論水平尚可,然而實踐經驗有待提高。
針對我國中職教育的現狀,及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應基于“學生為中心,實踐加理論”的原則推進汽修專業教學改革,真正達到“教室和車間統一;學生和學徒統一;教師和師傅統一;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改革要求。建設規范的、標準的、先進的實訓基地,培養出高素質、現代化的技術型服務型的汽修人才。
要培養出高素質、現代化的汽修人才,首要條件是系統、全面地學習和掌握汽修相關的專業知識,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時,還應有1到2年的頂崗實習,以積累一點實際的工作經驗和能力。然后,到相應崗位上培訓、鉆研、學習、探究,如此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才可成為與時俱進的、社會需要的汽修人才。具體而言,可從這幾方面落實教學改革:1.營造與現代汽修企業相符的專業教學環境。中職院校可把企業車間運作模式和環境引用到實訓教學中,創建和生產、維修、管理等一線相似的真實的或模擬的環境。基于汽修崗位對職業技能的基本要求,汽修專業的實訓基地應根據汽修企業的整體布局、架構營造出相應的職業環境,設立維修車間、接待區、配件庫等,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仿佛進入4S汽修維修公司。同時,專業教師可多開展和專業相關的實踐教學,如此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專業的認識,還能讓他們在幾乎真實環境中得以成長和發展。2.專業教師教學應符合市場需要。在理論和實踐統一化教學環境中,專業教師不僅僅需要開展必要的理論教學,還應留出更多時間到現場進行教學、演示、指導、糾錯等,而學生也可在現場聽課、模擬操作、交流、互動等,可通過小組開展學習活動,多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實現合作學習,一同提升。而這就要求專業教師不但要有良好的理論教學技能,還要具備熟練的實踐操作、演示等技能,也就是“雙師型”專業教師。此外,專業課程教師還應能熟練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能制作教學課件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汽車結構、工作原理、維修保養等內容上更為直觀、具體,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達到專業知識的融匯貫通。3.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師隊伍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中職汽修專業教學改革,首先要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任課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經驗,還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在這方面,中職學校要提高教師隊伍建設,對教師進行嚴格考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將教師送到相關企業進行培訓,使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同時,可以派一些優秀教師去高級學校進行深造,使教師能夠掌握最新汽車技術,了解本行業最新發展動態,以便于在課堂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結構,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內容,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迅猛,汽車數量逐年遞增,中國汽車工業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給汽車維修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時代的發展,中職汽車維修專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便于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使學生畢業之后能夠快速適應就業崗位,適應專業技術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