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明
溫州市龍灣區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溫州 325024
英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語言,提倡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因此,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的機會,還要創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合作等方式,使他們在做中學,學中做,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前五分鐘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整節課的成敗。而好奇心是培養創新意識的起點,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會對知識的探求產生濃厚的興趣,強大的動力,并點燃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和新鮮感。因此,教師要隨時準備一些新鮮、有趣的東西,如配上手勢、表情、繞口令或唱歌等,使學生不斷產生好奇心,推動英語學習進程。在教學中,我經常用英文歌曲導入,通過欣賞、聽唱英語歌曲,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美的體驗中學習英語。學生因體驗到學英語的成就感而激動不已,內心無比喜悅,則會渴望再多學一點。當然,歌曲的選擇不是隨意的,我們盡量選擇與本節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歌曲來學習。例如:在學習Jobs這一話題時,我用瑞典歌手Darin Zanyar的bewhatyouwannabe這首歌來做導入,歌詞中涉及到了多種職業,如 doctor,actor,lawyer,singer……并提問“What Jobs arementioned in this song?”通過回答該問題,幫助學生回顧了一些已學的表示職業的單詞,并很自然地過渡到新課中,這樣,就能在非常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讓學生全身心都進入到學習英語中。
成功的英語課堂應該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學到的語言材料。生動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在餐館點餐為例:我準備了服務員的職業裝、菜單和托盤,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服務員和顧客,進行點餐操練。這種活動,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表現欲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可以“模擬”職業體驗,讓他們在“做中學、學中做”,遵循了學以致用的原則,語言交際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使學生在掌握基本交際句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語言實踐能力。
表面上看,小組競賽是競爭,實際上,它要求小組成員相互支持、團結協作,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活動,使每個小組成員達成學習目標。中職學生天性活潑,好表現,好勝心強,渴望成功,小組競賽活動可以因勢利導,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表現欲望,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上Food這一話題時,我設計了分小組搶答活動,看哪組寫出有關食物的單詞多,哪組就獲勝。為爭取小組獲勝,學生積極性很高,誰也不甘落后,連那些平時不認真聽講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組內積極討論,踴躍參加,整堂課下來,比較充實,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有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氣氛活躍,師生互動良好,課后作業的完成率也相當高。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因此,中職英語教學活動要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力求活動激趣,樂中求學,通過激發興趣,激活教學活動,以趣促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創造地使用教材,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使英語課堂更輕松、愉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